| 1. 难度:中等 | |||||||||||||||||
|
根据拼音在四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为四川雅安地震灾区人民qí福,再大的地震,震不倒万里长城,再大的灾难压不垮伟大的中华民族,中华儿女心手相连,血mài相通,让我们xié起手来同舟共济,重建家园。四川雄起,伟大的中国jué起! ——摘自“新浪微博”
|
|||||||||||||||||
| 2. 难度:中等 | |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一项是(2分) ( ) A.什么是快乐?教材列举了三种意见:一是清闲,二是创造,三是享受。 B.人民日报批某些“抗日神剧”罔顾公共理性,指出革命题材不能太娱乐。 C.“现在生产的是什么产品?这个药是用来做什么的?”胡主席问道。 D.2013年5月12日是“防灾减灾日”,主题为“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
|
| 3. 难度:中等 | |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最近,有不少日本人把户口迁移到了钓鱼岛,妄图把钓鱼岛从中国分裂出去,这真是自欺欺人。 B.全国推选文艺新人活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C.我市部署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 D.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教学楼房倒塌事故,教育局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
|
| 4. 难度:中等 | |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⑴—⑷每题1分,第⑸题4分) 1._____________,计不旋踵。 2. ,不尽长江滚滚来。 3.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野芳发而幽香, 5.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
|
| 5. 难度:中等 | |
|
名著阅读:(6分) 1.《格列佛游记》作者是英国作家___________,格列佛最后一次航海来到 国,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2分) 2.“孙悟空一调芭蕉扇”是《西游记》中的著名章节,请借助阅读经历,完成下面两小题: ①简要说出“调芭蕉扇”中,孙悟空智取芭蕉扇,采取的两个措施(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偷梁换柱”是中国古代战争经常用到的一种计谋,例如《西游记》第25回“镇元仙赶捉取经僧,孙行者大闹五庄观”时,因悟空打了人参果树,师徒四人被吊在了柱子上,后来悟空用木柱换下了师徒四人而逃走,就采用这个计策。你能再简要列举运用这一计策的故事情节来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6. 难度:中等 | |
|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某班级学生举行社会热点问题调查,某一小组的成员就H7N9禽流感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他们查找了相关资料,发现: 材料一:目前3例确诊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材料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H7N9禽流感病毒的食品安全预防措施提示称,H7N9禽流感病毒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为预防感染,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不喝生水。 1.阅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里有些同学谈H7N9禽流感色变,整日忧心忡忡,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作为小组成员的你该如何劝说他们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很多饭店里,禽鸟已经销声匿迹,可等H7N9禽流感过去,食用禽鸟的现象又会死灰复燃,你能设计一条宣传标语,来保护野生禽鸟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7. 难度:中等 | |
|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注释】?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丁宁:拟声词,频繁的啼鸣。 1.诗中描写春景的两个词语是 、 (1分) 2.诗中的三、四句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全诗,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8. 难度:中等 | |
|
阅读文言文《徐文长传(节选)》。(共14分) 徐文长传(节选)[明]袁宏道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其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1.文言词语解释 ⑴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4分) ?大试辄不利 ( ) ?胡公皆许之 ( ) ?介胄之士膝语蛇行 ( ) ④了无忌惮 ( ) ⑵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例:总督胡梅林公知之 A.居庙堂之高(《岳阳楼记》) B.间令吴广之次所旁(《陈涉世家》) C.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2.划分下列句子的停顿(划两处)(2分) 而 文 长 以 部 下 一 诸 生 傲 之。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 译文: (2)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译文: 4.结合具体内容,请简析徐文长的性格特点。(2分)
|
|
| 9. 难度:中等 | |
|
阅读《强震为何再袭四川?》一文。(10分) 2013年4月20日早晨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在巨大的天灾背后,很多人疑问为什么这一次依然是四川受难?之前有一种说法是“汶川地震已经把几千年积累的应力释放完了”,那么雅安这次的大地震为何还会发生? 找一张中国地图,大致看看四川省的结构。西部多山区,中间是盆地——这可能是我们对这个“天府之国”最为直观的印象。把视角切回到四川历来大大小小的地震上,如果将震中所在的位置投影在地图中,大致能发现——这些地震发生的地点,大致都排在西部的山区里,而且似乎平行于山区——盆地的交界线而呈线性分布。至于盆地中央,虽然会遭到地震的影响,但很少是直接的震中区域。 经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投图步骤,可得出第一步推论:四川的地震,与它西部那排最靠盆地的“山”有着相关性。这条俗称做“山”的地形,正是著名的龙门山大断裂——它是一条贯穿岩石圈的巨型地壳断裂系统,南北延伸越500公里,宽达70公里。于是,科学家们研究龙门山断裂带中岩石的应力场发现,有一股强大的应力撕裂了它,而这股应力,则来自西南方向的更高一阶的地域——青藏高原。 应力场分析表明挤压应力来自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提供了巨的应力场,持续不断地压迫它东部边缘的四川盆地,以至于在前锋形成这么巨大的断裂系统。根本原因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正面碰撞。这两个大陆之间的相撞堆出一个巨大的土堆,放在我们人类的视野下,便是巨大空前的高地势——喜马拉雅山系与青藏高原了。龙门山断裂带中多发的地震,就是来自青藏高原方向的应力场持续对地壳提供挤压应力,当地壳中的岩石实在不堪应力的重压而破碎、断裂时,巨大的能量释放,以机械波的形式传遍四周,便构成了惨烈的地震。 龙门山是山区与盆地两个地质体的接触带,由于对刚性客体来说,默认其力作用在两者交界的边缘,因此,山与盆接触的前锋带,便成为了应力场释放其机械力的集中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地震便多发了起来。 (摘自新浪微博,有删改) 1.文中画线句中的“大致”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内容回答问题:为何四川多发地震?(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以“强震为何再袭四川?”为题,有何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10. 难度:中等 | |
|
阅读杨绛的《人不炼,不成器》一文。(10分) ①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②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他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看得到的实情。谚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说的都是以上道理。 ③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训。最理解他的弟子曾参,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 ④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⑤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为了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 1.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说说文中第②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语段应当放在哪两段之间?理由是什么?(4分) 要求世界和谐,首先得治理本国。要治国,先得齐家。要齐家,先得修身。要修身,先得正心。要摆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诚意,也就是对自己老老实实,勿自欺自骗。不自欺,就得切切实实了解自己。要了解自己,就得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有自知知明,才可修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11. 难度:中等 | |
|
阅读张秀芝《27瓶黄泥咸鸭蛋》。(20分) ①我当了20多年的狱警,几乎每天都能见到各式各样前来探监的人,他们给服刑人员带来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而给我留下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位叫“李大山”的服刑人员的母亲带给儿子的礼物——27瓶黄泥咸鸭蛋。 ②这件事发生在20年前的一个初夏,一天,我正在监狱大门口值班,迎面走到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肩上还挑着两个黑漆漆农村泡菜用的那种陶瓷坛子。老人对我说,她是来看儿子的,两个坛子里全是用黄泥腌制的咸鸭蛋——“大山平时在家时最爱吃的!” ③我知道李大山,他是因为工地上的老板拖欠自己工资,一怒之下,将对方砍成了重伤,结果被判入狱4年。服刑期间的他,情绪一直不稳定,非常不好管理。 ④按照规定,探监时给服刑人员送点东西完全是可以的,但要把这两个坛子送进去却很有难度。因为根据要求,所有送到服刑人员手上的东西都必须要经过严格的筛查,像坛坛罐罐这类东西,极易被服刑人员改造成锋利的凶器,藏在身上惹事,因此是不允许被送入的。“奶奶,按照管理规定,这两个坛子是不能送到你儿子的手中的。”我无奈地对老人说道。听我这么一说,老人一下子瘫在地上:“干部同志,求求你一定让我把这些咸鸭蛋带给大山,他吃了就一定会好好改造的。” ⑤然后,老人便开始向我讲诉了这两坛咸鸭蛋的来之不易——得知儿子被判入狱后,住下乡下的她,并计划着要去数百公里之外的监狱去探望儿子。因为儿子最爱吃自己腌的黄泥咸鸭蛋,她决定带些过去。但是,之前她辛苦攒下的钱,全拿去赔偿医药费了,已经身无分文了。为了凑足路上的盘缠,60多岁的她在深秋的冷风冷雨里,赤脚赤手地下到藕田里,帮人扒藕,整整扒了一个月……之后,她开始上山去寻找最好的黄泥,好用它们腌制出最美味的咸鸭蛋。做完了这一切,在第二年的初春里,她上路了,肩上挑着两个陶瓷坛子——里面存放着七八十个咸鸭蛋,外加好几斤重的潮湿黄泥巴。她舍不得花钱坐车,决定一路走到儿子那去。她算好了日子,走到监狱大约需要花半个多月的时间,等走到儿子那里,鸭蛋正好完全入味腌好了,到那时儿子就可以直接吃了…… ⑥听完了老人的这番讲述后,我就更加犯难了,只好请示上级,上级听后也很感动,给出的答复是:“让她换个其他的东西来盛放咸鸭蛋,比如,软性的空塑料饮料瓶之类的。”老人得到这个消息后,顿时又来了精神,连忙说:“我这就去找!”然后便迅速地挑起两个坛子,兴奋地一步步地走开了。 ⑦再次见到老人,是在一个多星期后,这次她带来的是27个大大小小的塑料饮料瓶,每个里面都装着好几个用黄泥包裹的咸鸭蛋!原来,10多年前的当时,空塑料饮料瓶还远不像今天这般随处可见,因为当时喝饮料的本来就少,再加上监狱地处偏僻,更是难道能看到别人丢弃的空饮料瓶。为此,老人一直走到最近的一个小镇上,好在那里的垃圾堆里寻找,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将这27个瓶子集齐,装上坛子里的所有咸鸭蛋。 ⑧当李大山看到母亲摆放在桌上上的27个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饮料瓶时,并听完我的讲诉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他扑通跪了下来,朝着母亲离去的方向大声哭喊道:“娘,我一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去!” ⑨老人临走时让我对她的儿子带句话:“好好改造,明年,妈还会来送黄泥咸鸭蛋。” 节选自2012年第34期 《环球人物》 1.根据上下文,分析文章第③段的作用。(4分)
2.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6分) ⑴请你说出你对第⑤段中划线词语“正好”的理解。(3分)
⑵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第⑥中的划线句子。(3分)
3.文中作者多处提到“27个大大小小、的塑料饮料瓶”有何作用?(4分)
4.本文塑造了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我们的语文课本中也有许多这样的父母,请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解的父母之爱。(6分) 【链接】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
|
|
| 12. 难度:中等 | |
|
作文(60分) 请以“走过风雨”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