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2013学年浙江省临海市九年级第三次统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书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规范工整地抄写下面一幅对联。(3分)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唐)杜荀鹤

 

二、其他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汉字。(4分)

1.我来了,雷电不xuān(   )嚷,风也不拥挤。

2.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tuí(  )废,就好了。

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nì(  )迹。

4.胸中有丘hè(  ),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将下面三句话按合理的顺序分别填在句中的括号里。(只填序号)(3分)

我们常说,一个人做事要有底气。这个底气是什么?(  ),(  ),(  )。有底气的人,不管多大的变动,也不会心惊胆战,而是显示出坚持到底的精神和持久的力量。

①是自己对于事物发展的把握的技巧

②是自己的独门功夫

③是自己对于事情的了解程度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亲爱的宝贝已在腹中8个月了,是个美丽的姑娘呢?还是个漂亮的小伙?

B.“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太不了解它们了。

C.在这横跨中国南部的“户外采风”中,东方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酷暑、严寒、狂风、暴雨、沙尘等……越向西就越是人烟稀少。

D.种菜是我在狱中少有的能自主管理的事情。播下种子、观察生长、悉心照料、然后收获。成为这一方天地主人的感觉让我体会到一丝自由的滋味。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古诗文名句填空。(8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2.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4.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5.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意相反的语是:            

6.古诗常以景寄情。同是秋景,刘禹锡笔下的“自古逢秋悲寂寥,             ”充满了豪迈乐观之情,而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                   ”,却流露着淡淡忧伤之感。

 

五、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名著阅读。(5分)

1.请将下面《水浒传》中与武松有关的几个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只填序号)(2分)

①打虎景阳冈 ②大闹飞云浦 ③血溅鸳鸯楼 ④醉打蒋门神

2.保尔一生接触过三位对他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恋情人           ,在铁路总工厂任共青团书记时认识的革命战友            ,还有他的结发妻子           。(3分)

 

六、其他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综合性学习。(3分)

阅读下面的笑话,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画家的一位朋友来看他。

画家说:“我打算把这间房的墙壁粉刷一下,然后在墙上画些画!”

朋友劝画家:“你最好还是先在墙上画画,再粉刷墙壁!”

上面这则笑话,“朋友”改变语序就达到了幽默的效果,这句话幽默在哪里?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字词。(6分)

1.不不枝(      )

2.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3.珠可历历数也(       )

4.选贤能(         )

5.沉鳞竞跃(         )

6.余强饮三大而别(       )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16分)

查一路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离开了岑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就会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

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把整条的鱼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敞开来的时侯,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做作业;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

⑥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

⑦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着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的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

⑧同样是一个冬天的夜晚,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的时刻是那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⑨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但我们常常想念那样的冬夜,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

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选自《读者》,有删节)

1.从全文来看,题目中的“歌唱”指的是什么?题目表达了哪些感情?(4分)

2.理解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4分)

(1)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

(2)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3.第③段中写到:“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这句景物描写形象生动,请分析它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2分)

4.第④段写了孩子们的表现,请分析他们此刻各自的心理活动。(3分)

(1)大姐:                                                                  

(2)二姐:                                                                 

(3)我和妹妹:                                                             

5.结尾写到:“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这句话含义深刻,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3分)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眼界与读书(12分)

赵 畅

⑴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⑵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既立志于“中华之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冯友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

⑶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还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⑷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华尔特·司各特的诗篇”;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⑸读书不打开眼界,不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不从书籍中思考点什么、采取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那么我们读书做什么?

⑹我以为,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选自2011年3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2.第⑵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第⑷段提出了什么见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4分)

4.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

 

八、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新晴 (4分)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根据诗中的具体意象,说说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2分)

2.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九、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出师表(14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4分)

(1)遂许先帝以驱驰(      )         (2)先帝不以臣卑鄙(       )

(3)以咨善道   (      )         (4)以先帝遗德 (       )

2.下列各组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B.先帝不臣卑鄙咨臣当世之事

C.三臣于草庐之中野有麦场

D.何陋有学而时习,不亦说乎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4.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三点即可)(3分)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宋濂①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③,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④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注释】①宋濂:字景濂,明初文学家。②馔:饭菜。③间召问:秘密地召见(宋濂)询问。④茹太素:人名,时任主事之职。

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3分)

(1)然,卿不朕欺(      )

(2) 郡臣臧否(        )

(3) 景濂(        )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翌 日 问 濂 昨 饮 酒 否 坐 客 为 谁 馔 何 物

3.概括短文所记述关于宋濂的几件小事?(3分)

 

十、作文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按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传递的现象很多,如传递火炬、传递快乐、传递爱心……传递的方式也很多,这一切都给你诸多感受和启迪。传递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个过程。也许你曾经是现在仍是传递的组织者,或是参与者。请以“传递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