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2013学年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面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

A.徘(huái)益(pí)真(tì)祷(qí)

B.时(shà)绿(nèn)逃(cuàn) 刻(juān)

C.归(shěng)慢(dài)积(zǎn) 沉(dìng)

D.怅(chóu)荟(cuì)涟(yǐ)身(qī)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老师把这次艺术节活动的具体详情告诉了大家。

B.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班级网页的工作。

C.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D.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B.小沈阳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的大笑。

C.这样雅致的漆器屏风,再配上这般端正清秀的书法,确实让人赏心悦目

D.公园里的道路比较复杂,波波不久就辨不清方向了,就在他走投无路之时,一位管理人员及时帮助了他。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著名作家、翻译家巴金笔下的散文《繁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幼时记趣》中,“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的心灵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朴素情感。

C.在《端午日》中,沈复描写了许多端午习俗,主要有赛龙舟、捉鸭子等,具有浓郁的湘西风情。

D.小说《社戏》作者是鲁迅,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著有小说集《彷徨》《呐喊》。

 

二、书写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写在田字格内,4分)

“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一句像是要永远zhuì(   )在世人的嘴边边上,在春光灿烂三月天里,一出口或许就会溜出来——也许,这就是扬州的天然mèi(   )力。扬州——轻快灵妙的词儿,琅琅上口,如花wǔ(   )媚,就如琼花粉面、身姿丰润的水乡女子,婀娜着身段,每到春时,让人向往如斯,心怀荡yàng(    ),活力满满。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刻舟求剑》)

2.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3.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           。(冰心《母亲》)

4.然而当初它的芽儿,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成功的花》)

5.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6.乐观的人即使到了老年,也会用“谁道人生无再少,                     ”来激励自己。(用苏轼《浣溪沙》中的名句填写。)

7.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鲁迅《社戏》)

8.【附加题】你知道哪些有关春夏秋冬的名句,请默写。(每句1分,最多加3分)

(1)                                        

(2)                                        

(3)                                        

 

四、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名著与口语交际。(共9分)

为了研究中学生名著阅读现状,赵明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小组,他们对城乡213名九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两则材料是调查结果,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部推荐名著阅读情况:阅读人数居前五位的名著是《安徒生童话》《西游记》《鲁滨孙漂流记》《水浒传》《格林童话》。

材料二 影响阅读名著的原因:

原因

人数

所占比例

A.找不到书

70

33﹪

B.没时间

105

49﹪

C.不喜欢

38

18﹪

1.你们班级的小刚不喜欢阅读课外书,请你对他进行劝说,并根据材料一中提供的五部名著任选其中一部,自选角度,向他进行推荐。(4分)

                                                                                    

                                                                                   

                                                                                         

2.阅读材料一、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

                                                                                   

                                                                                   

3.汤姆早年失去双亲,被寄养在姨妈那里。在姨妈眼中,他是个淘气、捣蛋的孩子。在学校也是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儿童。对他离家出走历险,你赞同吗?请多角度地列举理由。(3分)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 次北固山下                           【乙】落叶

王湾                                         唐 孔绍安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甲诗的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你谈谈它妙在何处?(3分)

                                                                                        

                                                                              

2.甲乙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3分)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7分)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③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④,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不应,携妻之越。居三月,悄怆而返。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归取之(       )           (2)不得履(     )

(3)谓之曰(       )           (4)越人发(     )

2.下列划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有欲买者屦为之也

B.有买履者徙于越

C.反归取游于不用

D.置之其坐越人跣行

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4.请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鲁人不可徙越的原因。(2分)

                                                                                    

5.这两则寓言故事共同包含了什么道理?(2分)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5分)

教 诲

崔鹤同

巨象集团总部位于纽约曼哈顿,一天下午,大厦楼下的花园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聚精会神地修剪低矮的灌木。

突然,一团卫生纸抛落在刚剪过的灌木上。白花花的卫生纸在青翠的灌木上显得特别刺眼。老人抬眼望去,是坐在花园边一张长椅上的一位中年妇女扔过来的。中年女人一边嘴里对身边的孩子说着什么,一边满不在乎地看着老人。老人什么也没说,捡起那团纸丢进了旁边的垃圾筒。

这时,又一团纸飞了过来。“妈妈,你要干什么?”儿子奇怪地问。中年女人只朝老人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吱声。这次,老人仍然没说什么,走过去将那团纸放进了垃圾筒。可是,老人刚拿起剪刀,第三团纸又落在了他眼前的灌木上。如此这般,老人一连捡起了中年女人扔的六团纸,但他始终没有流露出不满和厌烦的神色。

“我希望你明白,如果你现在不努力学习,将来只能跟这老园工一样没有出息,只能干低贱、卑微的工作!”中年女人指着老人在教育儿子。

这时,老人才明白,中年女人生气是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她要让孩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而自己则成了她“现身说法”的“活教材”

老人听到中年女人的话,放下剪刀走过去说:“夫人,这是巨象集团的私家花园,按规定,只有巨象集团员工才能进来。”

中年女人掏出一张证件朝老人晃了晃,趾高气扬地说:“我是巨象集团的部门经理,就在这座大厦里工作!”

“我能借你的手机用一下吗?”老人沉思了一会儿说。

中年女人极不情愿地把手机递给老人。老人拨了一个号码,简单地说了几句话。中年女人又乘机教育儿子:“你看这些穷人,这么大年纪了,连只手机也买不起。你今后千万要努力啊!”

这时,中年女人突然看到巨象集团人力资源部的负贵人急匆匆地走过来,满脸堆笑地迎向老人,毕恭毕敬地站好。老人指着中年女人对来人说:“我现在提议免去这位女士在巨象集团的职务!”“是!总裁先生,我立刻按您的指示去办!”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应声答道。

老人走到男孩面前,抚摸着他的头,意味深长地说:“孩子,我希望你明白,虽然你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你首先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

(摘自2008年第9期《科学大众》,有删改)

1.以下是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对老人心理活动的描写,是老人对中年女人教子意图和方式方法的觉察。

B.“现身说法”是指中年女人的教子方式,她以自己为例证对儿子进行了教育。

C.“活教材”是指老人,中年女人认为这老人是不努力学习因而没有出息的典型。

D.作者有意在“现身说法”“活教材”上加引号,使它们带有了明显的否定意味。

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3分)

                                                                                    

                                                                                    

3.你认为,这位母亲在教育儿子时有哪些失误?(3分)

                                                                                   

                                                                                     

                                                                                       

4.文中的巨象集团总裁给你怎样的印象?(3分)

                                                                                       

                                                                                       

5.综观全文,对标题“教诲”应作怎样的理解?(3分)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8分)

大爱不言愁

蒋平

①自小,父母就溺爱他。由于个头长得比一般孩子高,不到9岁,父亲就让他去体校,那一年,他还不会自己系鞋带。

②体校的要求是很严厉的,一切都得自己动手,他又是里面年纪最小的,很难适应艰苦而枯燥的训练环境,经常被教练训得哭鼻子。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背着老师偷偷写信给母亲,说实在不想练了,要妈妈早点接他回去。信发出不到一个星期,母亲就在校门口出现了。

③那一回,他没有随母亲回去。母亲那一副魂不守舍、心急如焚的模样,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震撼与愧疚。他觉得,是自己的自私和娇气,给母亲和全家人带来了担忧和伤害。也从那一天开始,他改变了想法,心里有了苦闷,只和教练商量。即使是受了委屈,也只暗地里向好友倾诉。除此之外,在所有的亲朋好友眼里,他一直是阳光、帅气的模样。

  ④后来,他成为职业运动员,开始从事各类严酷和激烈的比赛。和别的运动员不一样,他只习惯向父母报喜,告诉自己工作和生活上的好消息。当取得冠军时,就在第一时间给家里打电话,和亲人分享成功的喜悦。

⑤他的比赛越打越好,渐渐地,在全国也有了名气,开始进入电视直播的视线。那一次,在一场重要的比赛中,夺标呼声最高的他,首轮即遭淘汰。走下赛场那一刻,他哭了。但他很快稳定了情绪,正愁着这次电话如何打时,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儿子,这几天吃得好吗?睡得好吗?”“很好,妈,你放心吧,我会打好每一场比赛的!”“好的,妈相信你。你是最棒的!”

⑥母亲说这话时,他并不知道,十几分钟前,父母一直在看他的比赛直播。当他泪洒赛场的那一刻,荧屏前的父母也是泪雨滂沱。就这样,在聚少离多的日子里,他给父母的电话里,都是说不尽的喜讯和快乐;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也很少提及父母,按他的理【解析】
“他们年纪大,身体又不好,受不了刺激。我又是一个公众人物,时刻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里度过,比赛有输有赢,不跟他们诉苦,就是不想让他们跟着我受煎熬,包括受到生活之外的干扰。”因而,在父母眼里,儿子永远是那个无忧无虑的、长不大的男孩。

⑦带着这样的心境,他来到了2008年8月的北京。这一次,他一路过关斩将,如愿以偿地捧得了冠军奖杯。同样是报喜,此刻,面对母亲的声音,他早已泣不成声,眼里幻化出的,尽是当年母亲来体校接他时,那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还是母亲率先打破僵局:“儿子,想说你就说出来吧,你是最棒的!”

⑧他就是林丹,北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一个习惯向父母报喜不报忧的男人。而父母,也习惯以一种默默无闻的方式,给儿子传递着爱和无忧的心境,让他顺利登上人生之巅。

1.诵读选文,结合文意说说“大爱不言愁”在文中的具体含义。(4分)

                                                                                     

                                                                               

                                                                              

2.结合选文品味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当他泪洒赛场的那一刻,荧屏前的父母也是泪雨滂沱

                                                                                 

                                                                                 

3.请说说第⑦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3分)

                                                                                   

                                                                               

                                                                                 

4.选文中第⑧段说“而父母,也习惯以一种默默无闻的方式,给儿子传递着爱和无忧的心境”,你认为在林丹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父母真的“无忧”吗?请从文中摘录相关信息谈谈你的认识。(3分)

                                                                                    

                                                                                   

                                                                                   

5.品读选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得到的人生感悟,不少于30字。(5分)

 

 

 

 

 

 

 

 

 

 

 

 

 

 

 

 

 

 

 

 

 

 

 

 

 

 

 

 

 

30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写作(63分,其中3分为卷面分)

温暖是一种心理感受,是一种温馨的心灵触摸。生活中,你是否记得一个关心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声亲切的问候……给你留下长久的抚慰?请以“温暖”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 集中笔墨写某一方面让人感到温暖的人和事,细致地表达出心理感受;

② 字数不少于500字;

③ 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