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2013学年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其他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我已感受到随名家之笔神游名胜的美妙:随谢大光,我好像听到了鼎湖山小溪róu màn的流淌声;随柯蓝,我仿佛看到了黄山旭日pēn bó而出的壮观;随杨朔,那被鱼鹰激起的漓江涟漪又似乎在我的心湖里漾开。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就让路途当中出现阻塞吧,让它出现好了!有障碍,才有生活;要是没有的话,水便毫无生气地流入大洋了。

B.说起黄山,人们很容易想起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C.热心肠的船家必然会指点着江山,一路告诉你那些山的来历:什么象鼻山、斗鸡山、磨米山、螺蛳山……等等,大半是由山的形状得到名字。

D.学了第一单元的几篇课文之后,你不禁要问:大自然怎么会这样神奇美丽的呢?为什么会有人为了一点私利,就忍心破坏它呢?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B.他们原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好邻居,由于产生了一点小误会,那天放学后便分道扬镳,从不同的路线回家了。几天过去,误会解除了,他们又和好如初。

C.这里的溶洞非常美丽,而且出人意料。令游客们叹为观止

D.马英九大有登峰造极、力攀台湾政坛最高峰、抢攻大位之势,是台湾党派中的强势人物。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每空1分。)

1.                      ,春风不度玉门关。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4.《桃花源记》中,读“                                     ”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世外桃源中老人小孩的和谐幸福。

5.《岳阳楼记》中,读“                                  ”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仁人那不变的开阔的心胸。

 

四、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名著阅读活动。(6分)

武松道:“第一件,要你便离了快活林,将一应家火什物随即交还原主金眼彪施恩。谁教你强夺他的?”蒋门神慌忙应道:“依得!依得!”

1.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__(人名)写的《________________》(作品)(2分)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依然在实践着他说的“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请写出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并分析这一情节表现了保尔怎样的精神品质。(4分)

                                                                              

                                                                              

 

五、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研究气象与物候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农业生产以及学习与工作都会带来很大的益处。学校最近进行了一次这方面的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你也积极参与其中。

1.【活动一:古诗探奇】阅读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探究诗中所描绘的山区物候现象与我们平原地区有什么差异,并简析形成这种差异的因素。(2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2.【活动二:合理安排】星期五傍晚放学时,小明看到彩霞满天,兴奋不已。他打算赶紧回家先完成各门功课的作业,然后星期六一大早就可以和家人一起出门做一次一日游。小明这样的安排是合理的,因为他懂得谚语“                                      ”中所蕴含的天气知识。(2分)

3.【活动三:帮助同学】班上有好几个同学在默写古诗词时“燕”“雁”不分,常常犯低级错误,痛失“爱分”。请你用物候学的知识,把“燕”“雁”区别开来,并各举一个例句,帮助他提高默写的正确率,好吗?(4分)

                                                                              

                                                                              

                                                                              

 

六、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赏读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按要求答题。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2分)

                                                                            

2.请赏析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2分)

                                                                           

                                                                                  

3.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2分)

                                                                             

 

七、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明朝刘基写的文言短文《芮伯献马贾祸》,完成题目。(14分)

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哓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注释】①哓(xiāo):嚷叫。②贾:“买”的意思,在此引申作招致。贾祸,招致灾祸。③荣夷公:周厉王的宠臣。④谮:诬陷,中伤。指恶意诬陷伤害。⑥渎:渎通“黩”,贪污。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4分)

①王欲无(       )                ②贾祸也(         )

献之           (       )      ④遂谮王 (         )

2.选出与例句中划线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

例句:今以师归献马焉

A.尔知王之渎货启之

B.则弛然

C.乐亦无穷也

D.戍死者固十六七

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   (2分)

周 厉 王 使 芮 伯 帅 师 伐 戎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  (4分)

(1)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5.故事的结尾芮伯被逐,有人说他是咎由自取,你认为呢?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八、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说明文《低碳经济》(有删改),完成题目。(10分)

①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此举对于正处在高速发展期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②面对这样的挑战,发展低碳技术成为必然,但是,“低碳经济”的技术手段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外对低碳经济的深入研究还不够。显然,如何发展低碳经济,获取低碳技术,对中国来说,也只能是小马过河,靠摸索来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但是有一条主线是一定的,那就是坚定不移地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③在可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当中,太阳能以不受季节限制、没有区域局限性、经济环保等一系列优点,成为传统能源的最佳替代者。中国蕴藏着巨大的太阳能资源,而且开发空间极大,为太阳能利用和规模生产提供了条件。据调查,中国太阳能保有量占整个世界的76%,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年生产量是欧洲的2倍,北美的4倍,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并仍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而且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会得到普及和推广,为发展“低碳经济”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我国太阳能行业的精英企业也在为这一目标的达成做着不懈努力。

④目前尽管中国的能源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但中国正在迎接一场清洁能源的革命。国际非赢利机构气候组织在8月1日发布了一份题为《中国的清洁革命》的报告。报告中提到,在政策激励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开始踏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低碳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提供者,并且正在创造绿色工作机会和发展关键低碳技术等方面赶超很多发达国家。

⑤笔者认为在中国低碳技术的发展上主要还是把注意力放在太阳能领域,我国无论是在太阳能的利用上还是在太阳能技术发展速度方面,都在赶超世界强国,并且太阳能成本目前来说是最低的。太阳能作为“低碳经济”发展中最优质的能源,其利用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低碳经济的前进步伐。

1.根据文本,请你给“低碳经济”下个定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无论是在太阳能的利用上还是在太阳能技术发展速度方面,都在赶超世界强国,并且太阳能成本目前来说是最低的”一句中,划线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议论文《文化需要相互凝视》,完成题目。(10分)

①当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万千瞩目的时候,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偏见和不平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位美国汉学家翻译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找到美国一家出版社。出版社认为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恐怕不卖钱,建议将书名改为《上海小姐》,可以考虑出版。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要是换一个同样优秀的英语作家,出版社就不会轻易要求把他作品的名字改掉。

②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如何做到相互平等地凝视与对话,并且保持自己的尊严,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

③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在一次中美文学论坛上,一位知名的美国教授在演讲中说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语气不无轻慢。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坦诚陈述了她的批评和看法,那位教授也由此意识到自己的轻率和偏颇。这种争论之后的和解,让双方都有收获。那天论坛结束时大家都舍不得离开,最后是一位美国汉学家主动走到大厅弹奏钢琴,让琴声作为这次交流的结束。

④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原因很多。首先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还有历史原因,一边是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一边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也有技术原因,汉语太美太难掌握,世界上精通现代汉语的学者相对还太少,这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另外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西方学者也容易从某种印象出发作出主观的判断。这样的现实,并非一日形成。

⑤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间常会有一些误解,但绝大多数不是恶意。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充满惊异和好奇,但普通外国民众对中国、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中国应该向世界打开自己,特别是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文学、文化的交往,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而是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尊重彼此的不同。

⑥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中国作家应该潜心地而不是花哨地,诚实地而不是用讨某一个“他者”喜欢的心态去创作。老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更踏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部。只有酿出好酒,才能“走出去”。2006年中国作协启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是即兴的展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一两次论坛和书展就能够万事大吉。它需要我们更自觉,更有耐心和耐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需要相互凝视,相互对话。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化需要相互凝视”这一观点的?(3分)

                                                                                 

                                                                                  

2.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3分)

                                                                                  

                                                                                  

                                                                                    

3.结合文意,正确理解“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一句的含义。(4分)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阅读散文《向一棵树鞠躬》,完成题目。(20分)

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竞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②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③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④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⑤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⑥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⑦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⑧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1.第②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6分)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②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3.文章写榆树,却花了较多笔墨去写“老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4.文章第④段中说:“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联系有关生活实例,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九、作文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作文(60分)

逢喜事时,好心情给人幸福甜蜜;遇挑战时,好心情让人自信乐观。给自己一份好心情,生活中处处盛开艳丽的花朵;给别人一份好心情,人世间时时洒满明媚的阳光……请以“给自己一份好心情”或“给别人一份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

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2、书写要求工整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 ;   

3、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4、文中若需出现人名,可用化名代替。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