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汉字或给加划线字注音。(4分) jiàn赏 chóu谢 摇曳 华裔
|
|
| 2. 难度:中等 | |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2.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3.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4.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5.《己亥杂诗》中“ , ”两句,诗人移情于物,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并用新奇的比喻,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6.无限河山泪, 。(夏完淳《别云间》) 7.问渠哪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
|
| 3. 难度:中等 | |
|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看着眼前张张笑脸和一枚枚奖章,她不禁触目伤怀,喜极而悲。 B.由于山体滑坡,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C.当电影《2012》里每一个微弱的生命不断殊死挣扎时,那种生离死别使人感觉到我们似乎太渺小了,渺小得无与伦比。 D.我们说话、办事,都要实实在在,不要故弄玄虚。
|
|
| 4. 难度:中等 | |
|
下列加线的词语删除后对句意影响不大的一项是 ( )(3分) A.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B.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C.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D.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
|
| 5. 难度:中等 | |
|
找出下面画线句子中有语病的两句,并修改。(4分) 自我市开展“创建卫生城市”以来,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大投入,不断加强管理,②着力实施宿迁“蓝天、碧水、绿地”,努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③市民环保意识不断落实,环境质量持续改善,④影响民生的环境问题逐步解决,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序号: 修改: 序号: 修改:
|
|
| 6.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完成题目。(5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字为线索,行踪是从 (地点)起,至 (地点)终,绕湖而行,观赏风景。尾联中的“ ”一词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3分) 2. “几处早莺争暖树”中的“几处”可以改为“处处”吗?为什么?(2分)
|
|
| 7. 难度:中等 | |
|
文言文阅读(14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西湖游记》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4分) ①月色入户。户: ②念无与乐者。 念: ③盖竹柏影也。盖: ④怀民亦未寝。 寝: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安可为俗士道哉!
3.(甲)文中,“闲人”一词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
4.这两段文字都写了“月景”,请找出相关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并说说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4分) 甲文写月的句子: 乙文写月的句子: 写法上不同点:
|
|
| 8. 难度:中等 | |
|
名著阅读(13分) ①保尔来到大海边。 ②在遥远的地平线上,航行的轮船冒出一片片黑烟,像黑云似的散步在大海的上空。一群群海鸥尖叫着在大海上飞翔。 ③现在,他身体彻底垮了,失去了重新归队的希望,他该怎样对待自己呢?他终于使巴扎诺娃吐露了真情。这个女医生告诉他,前面还有更可怕的事情等着他。怎么办?这个恼人的问题就摆在面前,逼着他解决。 ④他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活着还有什么用呢?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生活得有价值呢?又有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呼吸吗?当一名力不从心的旁观者,看着战友们向前冲杀吗? ⑤就这样成为队伍的累赘吗?他想起了基辅无产阶级的领袖叶夫格妮亚·博什。这位久经考验的女地下工作者得了肺结核,丧失了工作能力,不久前自杀身亡。她在简短的留言中解释了这样做的理由:“我不能接受生活的施舍。既然自己成了党的病患,我认为继续活下去是不必要的。”把背叛了自己的肉体也消灭掉,怎么样?朝心口开一枪,就完事了!过去既然能够生活得不坏,现在也应该能够适时地结束生命。一个战士不愿再受临终前痛苦的折磨,谁能去责备他呢? ⑥他的手摸到了口袋里光滑的勃朗宁手枪,手指习惯地抓住了枪柄。他慢慢掏出手枪。 ⑦“谁想到你会有今天?” ⑧枪口轻蔑地直视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到膝上,恶狠狠地骂了起来:“你算什么英雄,纯粹是冒牌货,老弟!任何一个笨蛋,随便什么时候,都会对自己开一枪。这样摆脱困境,是最怯懦、最省事的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对懦夫来说,也不需要更好的出路。你试过去战胜这种生活吗?你尽一切努力冲破这铁环了吗?你忘了在诺沃格勒—沃伦斯基附近,是怎样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枪藏起来吧,永远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1.这段文字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作者是(1分) 2. 第②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是 (2分) 3.第④段和第⑧段中画波浪线的文字分别表现出保尔怎样的心理?(4分) 第④段: 第⑧段: 4.选文中的保尔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对生命获得了什么样的深刻认识?请用选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5.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了解,你知道保尔后来又遭遇了哪些磨难?他是怎样面对的?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4分)
|
|
| 9. 难度:中等 | |
|
阅读《风筝的心》完成下列各题。 (16分) 风筝的心 朱成玉 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可是我的城市上空却空空如也。莫非是与这城市积下了太多的仇怨,连云都躲藏起来,不肯给城市的 天空一点梦想的色彩吗? 而我依然仰望,寻找那些飞翔的痕迹,寻找那只要一点点风就可以抖擞起精神来的风筝。 再次见到风筝,是在三月最破败的小巷。一些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欲要飞翔的念头,被一群孩子们嫩小的手提着,轻轻地,飘在一人多高的风里。 孩子们必须奔跑,因为只有奔跑才可以带来风。 老人们说,放风筝可以放掉人心中所有的烦恼和晦气,只剩下美好的愿望。人们相信,这些用心灵里最珍贵的情愫扎出来的梦想之鸢,可以把种种美好的愿望传达给上帝。 小时候没有卡通没有电脑,却有广阔的草地放风筝。如今,孩子们有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却再也腾不出时间和空间纵情奔跑,纵情释放他们的梦想。所有的时间都被各种补习培训填充,所有的空间都被钢铁水泥占领。在这个简陋的巷子里,我看见风筝精疲力竭仍无法飘过城市的额头,气喘吁吁仍无法惊动半点尘俗。 孩子们在巷子里终于跑累的时候,其中一个把风筝举过头顶叹口气说,有风多好,有风它就能飞上天空了。另外几个孩子也如泄了气的皮球,蹲到地上,不停地抱怨着——风都哪儿去了? 风都哪儿去了?孩子的话让我不禁一怔。风,被高高密密的楼群阻隔在外面;风,被机器的轰鸣赶往别处;风,藏在遥远的记忆里;风,躲进有歌谣的童年。小时候,我的风筝可以放得比云朵还高。在那么高的天空上,我的风筝和白云窃窃私语,那是我儿时最美丽的花篮,一直在我的记忆里晃来晃去。 风筝飞不起来,然而它们却是这座城堡里唯一长着翅膀的鸟了。它们醒着,心怀世界上最单纯的愿望:只要一点点风,只要一点点可以飞翔的天空。 天空不冷清,风筝不冷清,冷清 的只有风筝的心。风筝,这春天里的邮票,何时能为孩子们邮寄来春天? 不知为什么,看着这些无法飞上天空的风筝,我的心里异常难受。尽管这是一些廉价的风筝,用最普通的材料制成,大概两三块钱就可以在任何一个商店里买到,但我还是希望它们能飞起来。这种希望点燃我心中隐匿了许久的渴望飞翔的念头。我对孩子们说,“明天早晨在这里等我,我领你们去一个可以让风筝自由自在飞翔的地方。” 那个晚上,我挑选了最结实的竹签和最漂亮的桃花纸,精心制作了一个美丽的风筝。这是对童年的牵挂。我尽可能地将生命中所有美丽的色彩都绣到风筝的翅膀上,再扯一根长长的思念的线牢牢拴住它。我知道,我的童年不会走得太远 。 风筝上的那些花朵,鲜艳得就像那群孩子的脸。我仿佛听见了风筝在说:给我一点点风,给我一点点与梦有关的颜色。 第二天一大早,我带上亲手制作的风筝领着孩子们去了广场。广场上人头攒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打开风筝,小心翼翼地打开自己,然后奔跑、奔跑,风来了!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 我手中的线轴飞快地旋转,我的风筝追上了云朵,正在向它打听童年的消息。很多人站在那里不再走动。很多人仰起了头。很多人高声喊道:“快看,多美的风筝!”那一刻,我感觉到,适合风筝飞翔的风来了。那些安静的、优雅的心灵回来了。其实,它们从来就不曾丢失,只是有待呼唤。 1.本文围绕“风筝”主要记叙了哪两件事?(4分)
2.“风筝,这春天里的邮票,何时能为孩子们邮寄来春天?”一句中两个“春天”的含义是什么?(4分)
3.作者在文中提到自己小时候放风筝的情景有何作用?(2分)
4.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赏析下面一句话。(3分) 在这个简陋的巷子里,我看见风筝精疲力竭仍无法飘过城市的额头,气喘吁吁仍无法惊动半点尘俗。
5.文章结尾说:“其实,它们从来就不曾丢失,只是有待呼唤。”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
|
| 10.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世人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 请以“渴望得到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500字。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