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大丰市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古诗词与文学常识填空。(10分)

1.不识庐山真面目,      。(宋 苏轼《题西林壁》)

2.沉舟侧畔千帆过,      。(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草色遥看近却无。(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绿树阴浓夏日长,      。(唐 高骈《山亭夏日》)

5.         ,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志南和尚《绝句》)

6.《<论语>八则》里指出“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论语》这一题目中“论”的意思是         

7.《秋词》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其中“                                           ”两句,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二、其他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dàn  dàn,而夏呢,总是浸在苦sè的汗水里。有闲情益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梁衡《夏》)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秋波dàn dàn          苦sè      

2.给划线字注音:                  。(2分)

3.找出划线句中的一个错别字,并改正。          改为            (1分)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4分)

1.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  

2.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3.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4.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划线词语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至市(到……去)吾剑之所从坠(这儿,指示代词)

以大穰 (年)人不知不愠(表转折)

B.私作群鹤舞空(比)察秋毫(眼力)

知之乎(同“汝”,你)为秋田之害(正)

C.可为师矣(凭)必有我师(在里面)

匠师其言(按照)其塔动(担忧)

D.以金钗(赠给)二虫尽所吞(被)

学而不(满足)           默而之(记)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位于城东新区的湿地公园将成为集休闲健身、科普教育、旅游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生态公园,是大丰市人民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B.“中国达人秀”栏目因为没有任何条件限制,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都有,选手们带来的绝活也多种多样。

C.京剧“国粹”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恢弘,深受戏迷和中老年朋友的喜爱。

D.经过专家们评议,使明代永乐年间的青花瓷摘得头筹,成为盐城的“民间国宝”。

 

四、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综合性学习。(7分)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请你参与班上开展的“走过四季”语文实践活动,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让我们看风景去。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词。(2分)                                     

2.请你依照例子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两个环节。(2分)        

A.第一环节绘四季美景

B.第二环节

C.第三环节唱四季歌

D.第四环节

3.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说出你的理由并写一句有关这个季节的古诗句。(3分)

最喜欢的季节:                 诗句                                      

理由                                                                     

 

五、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名著知识。(3分)

1.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诗人,你知道他的喜剧有         ,悲剧有         

2.莫言是中国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他的作品主要利用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并且结合许多的神话,大胆创新而成功的。请你说出他的一部作品:       

 

六、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5分)

西 江 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词的上下片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2.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3分)

                                                                    

 

七、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2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溯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1.解释划线的词。(4分)

⑴乘御风(     )             ⑵多趣味(    

引凄异(     )             ⑷沿阻绝(    

2.“巴东三峡”指长江上游四川、湖北两省之间的    峡、巫峡和    峡。(2分)

3.文中与诗句“苍崖中裂银河飞,空中万斛倾珠玑”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2分)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课文百余字,写尽三峡风光,你最欣赏文中哪一句?找出来并作一点赏析。(赏析不少于10个字)(1+2=3分)

句子:       赏析:                                                     

6.如果你有机会去三峡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请说明理由。(3分)

                                                                               

 

八、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阅读《牵牛花》,完成题目。(15分)

牵牛花

①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水门汀地没法下种,种在十来个瓦盆里。泥是今年又明年反复用着的,无从取得新的泥来加入。曾与铁路轨道旁种地的那个北方人商量,愿出钱向他买一点儿,他不肯。

②从城隍庙的花店里买了一包过磷酸骨粉,掺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

③瓦盆排列在墙角,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这样,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待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因此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 ,与墙腰的部分不相称。今年从墙角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儿;而且,这就将有一垛完全是叶和花的墙。

④藤蔓从两瓣子叶中间引伸出来以后,不到一个月功夫,爬的最快的几株将要齐墙头了。每一个叶柄处生一个花蕾,像谷粒那么大,便转黄萎去。据几年来的经验,知道起头的一批花蕾是开不出来的;到后来发育更见旺盛,新的叶蔓比近根部的肥大,那时的花蕾才开得成。

⑤今年的叶格外绿,绿得鲜明;又格外厚,仿佛丝绒剪成的。这自然是过磷酸骨粉的功效。他日花开,可以推知将比往年的盛大。

⑥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有时认着墙上的斑驳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驳痕上;好努力的一夜工夫!“生之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渐渐地,浑忘意想,复何言说,只呆对着这一墙绿叶。

⑦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

1.第1段先写水门汀地没法下种,只能种在十来个瓦盆里;后又说盆里的泥无从取得新的;再写向种地人买泥不成。这样写有何目的?(3分)

                                                                               

2.作者今年种牵牛花,与往年有什么不同?(3分)

                                                                               

3.作者说“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如何理解?(3分)

                                                                               

4.文章末尾一段表现什么样的心情,试做分析。(3分)

                                                                               

5.文章题为《牵牛花》,写作的中心是不是牵牛花?为什么?(3分)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阅读《水是最好的药》,完成题目。(15分)   

水是最好的药

F·巴特曼(美国)

①我们对水了解很多,对身体内的水却知之甚少,如果我们了解水在身体内的运行,会惊讶地发现,许多疾病的病因仅仅是:身体缺水。身体缺水造成了水代谢功能紊乱,生理紊乱最终又导致诸多疾病的产生。而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简单得令你难以置信,那就是:喝足够多的水。

②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仅靠水就可以治疗:心脏病和中风,因为水能稀释血液,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阻塞;骨质疏松症,因为水能使成长过程中的骨骼变得更加坚固;白血病和淋巴瘤,因为水能够将氧输送进细胞,而癌细胞具有厌氧的特征;高血压,因为水是最好的天然利尿剂;

糖尿病,因为水能够增加身体内色氨酸的含量;失眠,因为水能够产生天然的睡眠调节物质——褪黑激素;抑郁症,因为水能使身体以天然的方式增加血清素的供应。

③人体内有一套完善的储水系统,在体内储备了大量的水,约占体重的75%。正因为如此,人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暂时的缺水。人体内还有一个干旱管理机制,其主要功能是:在人体缺水时,严格分配体内储备的水,让最重要的器官先得到足量的水,以及由水输送的养分。在水的分配中,大脑处于绝对优先的地位。人体内的干旱管理机制发出局部缺水信号后,人立刻感到口渴;警报信号越强烈,口渴就越厉害;口渴越厉害,身体对水的需求就越急迫。不可思议的是,人们往往会犯常识性的错误:当身体急需水时,我们却给它茶、咖啡、酒或用工业化方法生产的碳酸饮料,而不是纯净的天然水。不可否认,茶、咖啡和工业化生产的饮料不仅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一些对身体有益的物质。可这些工业化生产的饮料中,还含有大量脱水因子,这些脱水因子进入身体后,不仅让进入身体的水迅速排出,而且会带走体内储备的水。这就是我们越喝茶和咖啡,就越想小便的原因。由此,久而久之,我们就会麻木,水的新陈代谢功能就会紊乱,从而会表现出比“口干” 多得多的症状:它们会让你的腰疼痛,颈椎疼痛,消化道产生溃疡,血压升高;它们甚至还让你患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④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常常把简单的事物复杂化,复杂到连自己都懵懂的地步,身体缺水不仅会发出口渴的信号,还会发出各种各样的患病信号。此时,如果我们不仔细分析原因,一味地用化学药物让这些信号“闭嘴”,就会铸成大错。          (节选自《水是最好的药》一书)

1.本说明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2.举例说明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6分)

                                                                                 

3.说明文语言强调的是准确性,请你说说文中划线词的表达作用的。(3分)

不可思议的是,人们往往会犯常识性的错误:当身体急需水时,我们却给它茶、咖啡、酒或用工业化方法生产的碳酸饮料,而不是纯净的天然水。

                                                                             

4. 你的同学张明每天都会喝四五罐可乐,请你运用本文中相关知识对他进行劝阻。( 3分)

                                                                             

 

九、作文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写作。(60分)

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懂你》为题作文。其中的“你” 可以是你曾经以为逐渐疏远的亲人或者朋友, 可以是你感悟的某处风景,可以是……

要求:①文章叙述完整,富有真情实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