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
| 3. 难度:简单 | |||||
|
下面句子中,表述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3分)
|
|||||
| 4. 难度:简单 | |||||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
|||||
| 5. 难度:简单 | |||||
|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
| 6. 难度:简单 | |||||
|
下面一段话的顺序被打乱,调整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 ②蝉是大自然的一队合唱团,以优美的音色,明朗的节律,吟诵着一首绝句。 ③绝句该吟该诵,或添几个衬字歌唱一番。 ④ 这绝句不在唐诗选,不在宋词集,不是王维的也不是李白的,是蝉对季节的感触,是它们对仲夏有共同的情感,而写成的一首抒情诗。 ⑤也许,是一首抒情的边塞诗。 ⑥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打,有雷声,蛙声,鸟鸣及蝉唱。 ⑦诗中自有其生命情调,有点近乎自然诗派的朴质,又有些旷远飘逸,更多的时候,尤其当它们胸臆之中,似乎有许多豪情悲壮的故事要讲。
|
|||||
| 7. 难度:简单 | |||||||||||||||||
|
读下面两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里,4分) ①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xī( )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piē( )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②哪知老境却如此tuí( )唐!他触目丧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 )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
|||||||||||||||||
| 8. 难度:简单 | |
|
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3.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陆定一《老山界》) 5.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 ”与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6.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 ,也不会 。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
| 9. 难度:简单 | |
|
《长城》专题阅读。(5分) 学习完“长城”专题后,在你的再三恳求下,爸爸决定带你去游览长城。登上雄伟的长城,爸爸看到的是一块块城砖,而你看到的则是一首首诗,是一个个动人的传说,是一篇篇不朽的赞歌。请你为爸爸做一次导游,吟诵一句诗或谚语 : , 。讲述一个传说: 。在你的带动下,爸爸兴致大发,决心在城墙上刻字留念。你应该怎么劝说他呢? 。
|
|
| 10. 难度:简单 | |
|
名著阅读。(2分) ①筑路 ②骑兵队征战 ③打工 ④双目失明写作 ⑤做电厂工人 ⑥被捕蹲监狱 ⑦疗养院治病 ⑧被喜剧性释放 将保尔所做的主要事情排序:
|
|
| 11. 难度:简单 | |||||||||||||||||||||||||||||||||||||||||
|
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6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齐鲁青未了”是作者乍一见泰山,惊叹“夫如何”之余的揣摩之景。 请你发挥想象,描绘这一景色。(30字左右)(2分)
2.作者在这首诗中炼字极为生动,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哪里。(2分) 3.“会当凌绝顶”中的“会当”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
| 12. 难度:简单 | |
|
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16分) 【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选自《石渠记》)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乃记之而去。 (选自《小石潭记》) 【注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泉水名。 ②箭:小竹。 ③庥:同“休”,休息。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4分) (1) 民桥其上 ( ) (2 )逾石而往有石泓 ( ) (3)北堕小谭 ( ) (4)心乐之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2分)
(2) 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2分)
3.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简要概括。(4分)
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为何有这样的变化?(4分)
|
|
| 13. 难度:简单 | |
|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5分) ①地球有各式各样的衣裳,五颜六色,绚烂多彩,而且会随岁月的更替而改变。 ②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冬天暖和,夏天凉爽。这是因为水所能吸收容纳的热量特别多,使1立方厘米的水升高1℃所需的热,足以使3000多立方厘米的空气或是5立方厘米的花岗岩也升高1℃。当阳光强烈时,水把大量的热吸去,起到了降低气温的作用;当天气转冷后,水又把热陆续放出来,使气温不致降得太低。 ③地球上约有71%的面积遮盖着蓝色的衣裳,而在大陆上又有大约1/5的土地穿着黄色的衣裳。这是沙漠或半沙漠地区,它使那里的气温热时特别热,冷时特别冷。不是雪中送炭而是火上浇油,起着与海洋相反的作用。在沙漠中,昼夜温差常常达到好几十摄氏度。 ④黄色衣裳之所以产生这种效果,一方面由于它本身吸收容纳热量的能力比水要差许多,同时也因为它不能像海洋那样经常把大量水蒸气输送到空中,使那里的空气保持比较潮湿的状态。 ⑤ 。它拦截阻挡着太阳射来的热,同时也阻挡地面的热向宇宙中散失,假使没有大气,被太阳照着的地方就太热,而晒不到的地方又太冷了。空气中还含有水蒸气,其含量越多,吸热能力就越强,所以海洋上潮湿的空气比沙漠上干燥的空气更能吸热保暖,调节温度。 ⑥在高山上,空气稀薄,水蒸气的含量也少,热量来的虽多,去得也快,到了一定程度,支出更超过了收入。那里常常终年被积雪所掩盖。 ⑦两极也是终年穿着白色衣裳的地区,那里因为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阳光是斜射的,阳光在大气中旅行的路线长,沿途被拦截阻挡掉的热就多,所以到达地面的热量少,因此两极的气候严寒。地面得到的热量已经少了,白色的衣裳更将这些热大量反射掉。刚落下的白净的雪能把射到地面的90%左右的热反射回去,这就使温度更低了。 ⑧包括两极和高山地区在内,地球上约有1/10的陆地终年穿着白色的衣裳。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穿上白衣裳的地区就更多了。这些白色的衣裳对地球上的气候有重要的影响,我国气象学家吕炯等已发现,北方海洋的结冰量和我国长江流域旱涝现象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至于那种面积广大的终年积雪的地区,更是冷空气的制造厂,广泛地影响着天气的变化。 ⑨能够使地球上冷暖干湿更加适合人类需要的,是绿色的衣裳。植物掩盖着地面,掩盖得最密的是森林,它对改善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惜的是,和我国辽阔的领土面积比较起来,森林面积显得太少了。 ⑩地球的衣裳和气候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我们必须要使它穿得合适。这是有可能做到的,目前也正在做。修水库、扩大水田是为了使陆地上有更多的地区穿上蓝色的衣裳;黑化冰川,使白色衣裳变黑的工作也已开始了。还有更多的为大地剪裁衣裳、描龙绣凤的工作要我们进行。我们一定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 1.阅读全文,请拟一个能概括文章内容的题目。(2分)
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选择一种,说说它的表达作用。(4分) 说明方法: 、 表达作用: 3.请根据上下文的语言特点,在文章第⑤段的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句子。(2分)
4. 文章第⑦段“阳光在大气中旅行的路线长”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旅行”而不用“经过”?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5. 文章第⑩段写道“还有更多的为大地剪裁衣裳、描龙绣凤的工作要进行,我们一定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请你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仿照本段画曲线的句子,写下你可以为地球“裁剪衣裳,描龙绣凤”的行动。(写出两点即可)(4分)
|
|
| 14. 难度:简单 | |
|
阅读《兄弟》,完成题目。(16分) 兄 弟 ①春旺和福生是兄弟,春旺是哥,福生是弟。 ②春旺不大喜欢福生,因为他一直觉得爹娘偏心,对福生好。小时候村里家家都不宽裕,偶尔有了好吃的,爹娘总是由着福生吃,还反复对春旺说:“你是哥,多让着弟弟。”春旺二十岁的时候,爹娘叫他把福生带去打工,春旺心里不情愿,可拗不过爹娘,还是把福生带了出来,不过春旺告诉福生,自己所在的城东工地不要人了,把福生介绍到了城西工地,那个工地有他们村里的大牛。春旺让福生有事找大牛,别往自己的工地跑。大半年了,兄弟俩就见了两次面,每次见面福生总告诉春旺,他在公司很好,让春旺不要担心。 ③中秋节到了,春旺的工地活儿多,没有放假,但发了月饼,一共四个,四个品种。春旺拿起一个最贵的肉馅儿月饼,喜滋滋的。他闻了闻,口水差点儿流出来。他忍不住三口就吃掉了这个月饼。因为吃的快,他没吃出月饼的滋味,只是觉得特别好吃。春旺想自己是哥,过节还是该去看看福生。 ④吃过晚饭,春旺就出了工棚。春旺想自己不能空手去见福生,得带月饼,就一个就行。春旺挑了一个最便宜的椒盐月饼,然后往城西走去。 ⑤半路上,春旺遇到了福生。春旺问:“你去哪里?”福生说:“哥,我正准备去你那儿,在这里遇到你就太好了!”福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月饼说:“哥,这是我们公司发的月饼,给你一个尝尝!”春旺一看,正是刚吃过的那种很好吃的肉馅儿月饼,他说:“福生啊,哥也发了月饼,也给你带了一个!”说着从口袋里掏出那个椒盐月饼,一把塞给了福生。福生捏着春旺给他的月饼,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⑥春旺和福生在街道找了个地方坐下来。春旺抬起头看看天上的月亮,福生也抬起头看看天上的月亮。春旺说:“爹娘也在看月亮吧?”福生说:“肯定在看!他们肯定很想我们!”春旺说:“吃月饼吧。”福生说:“好,吃月饼吧。”春旺随口问:“好吃吗?”福生说:“好吃。”福生也问:“哥,好吃吗?”春旺说:“好吃,真好吃!”春旺这回可吃出味儿了,他吃得很香。他看到福生像自己一样,也吃的很香,不免尴尬地笑了一下。春旺等福生吃完月饼就说:“回去吧,太累了,明天还得干活。”福生点头说:“回吧,明天还得干活呢!” ⑦三天后,大牛来找春旺,说要跟他借点钱,给他上大学的儿子买电脑。尽管春旺不情愿,可是自己才发了工资,况且大牛是村里人,不借说不过去,只得把工资借给了大牛。大牛接过钱,兴奋地说:“太谢谢了!我知道你们哥俩都是好人!前几天中秋,公司什么都没发,福生去超市花十块钱买了两个肉馅儿的月饼,非要送我一个。”春旺听得愣住了。 ⑧送走大牛,春旺走到一边,捂着脸留下了眼泪…… ⑨两天后,福生进了春旺所在的工地,住进了春旺的工棚,福生的床挨着春旺的床。睡觉,两人顶着头,挨得很近很近。 1.哪件事使春旺对福生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用一句话概括回答。(2分)
2.春旺把福生介绍到城西工地,这对下面情节安排有何作用?结合具体情节回答。(3分)
3.根据具体情景,回答下面问题。(4分) (1)兄弟吃月饼时,为什么福生总附和着春旺说话?(2分)
(2)春旺看到福生像自己一样吃得很香,为什么会“尴尬”?(2分)
4.分别分析下面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4分) (春旺)说着就从口袋里掏出那两个椒盐月饼,一把塞给了福生,福生捏着春旺给他的月饼,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5. 请展开想像,根据要求填空。(3分) 半路上,春旺遇到了福生。 (1) 。春旺问:“你去哪里?”福生说:“哥,我正准备去你那儿,在这里遇到你就太好了!”福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月饼 (2) 地说:“哥,这是我们公司发的月饼,给你一个尝尝!”春旺一看,正是刚吃过的那种很好好吃的肉馅儿月饼, (3) 。他说:“福生啊,哥也发了月饼,也给你带了一个!” 要求:(1)填写一个描写福生动作的句子;(2)填写一个描写福生神态的词语;(3)填写一个描写春旺心理活动的短语。
|
|
| 15. 难度:简单 | |
|
作文(60分) 与德高望重、博学睿智的智者同行,或许你能得到一次心灵的启迪;与积翠如云、鸥翔鱼游的大自然同行,或许你能感受到一次灵魂的涤荡;与慷慨无私、真诚以待的好友同行,或许你能收获到一份从未有过的感动…… 请以“与你同行,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要求不少于600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