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为划线字注音(2分) ①徜( )徉 ②茅塞( )顿开 ③荟cuì( ) ④xī( )来攘往
|
|
| 2. 难度:简单 | |
|
根据课文默写(8分) 1. ,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 ) 2.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苏轼) 3.门前流水尚能西, 。(《浣溪沙》苏轼) 4. ,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王建) 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6.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王湾) 7.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纸船》冰心) 8.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社戏》鲁迅)
|
|
| 3. 难度:简单 | |
|
解释古文划线字词(5分)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 ②反归取之( ) ③遽契其舟( ) ④及反( ) ⑤明察秋毫( )
|
|
| 4. 难度:简单 | |||||
|
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①政府工作会议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完善为民办实事等重要工作作了周密的 。 ②学校正积极 运动会,各项工作都作了明确的分工。 ③如果缺少科学文化知识,就可能被伪科学所 。
|
|||||
| 5. 难度:中等 | |||||
|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
| 6.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
|||||
| 7. 难度:中等 | |||||
|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 从天边波翻浪涌地直卷到岸边,触着礁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①如同病牛一般 。 ②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停止! ③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 ④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
|
|||||
| 8. 难度:中等 | |
|
根据语境仿写句子。(2分) 生活是一首美妙动听的歌,我们要学会欣赏;生活是一艘扬帆远航的船,我们要学会驾驶; , 。
|
|
| 9. 难度:中等 | |||||
|
四时田园杂兴?春日 【宋】范成大 土膏①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②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 邻家鞭笋③过墙来。 ①土膏:指肥沃的土地。 ②一饷,片刻。饷,通“晌”。 ③鞭笋:细长的竹笋。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 10. 难度:中等 | |||||
|
幼时记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学弈① 弈秋②,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矣,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③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①弈:古代一种围棋。② 弈秋:善弈者,名秋。③为:同“谓”,说。 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4分) ① 私拟作群鹤舞空_________ ② 项为之强__________ ③使弈秋诲二人矣___________ ④ 非然也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3.翻译句子。(2分) ⑴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幼时记趣》和《学弈》中选取一篇文章,说说它给你的启示。(2分) 文章_________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11. 难度:中等 | |||||||||||||
|
往事依依 (9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了,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1.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填表。(4分)
3.“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这一句话,在这一段文字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12. 难度:中等 | |
|
父亲挑书(14分) ①重一百多斤的书压在六十多岁的父亲的肩上。 ②我几次请求父亲放下担子让我挑一气,都被顶了回来。没办法,我只得借着电筒发出的可怜的光跟在父亲修长的身子后面,背上背着装有几件衣服的旅行包和一把红色吉它,样子潇洒得要命。 ③我很清楚父亲此刻的心情。中学时我因母亲病逝,被迫从滇东北转学到滇东南就读。六年多来,父亲都是形单影只地过着独身生活,一大把年纪了,仍起早贪黑地劳作,其苦不言而喻。今年大学毕业,在众亲友的劝说下,我最后放弃了在昆明一报社工作的机会,到了离别多年的家乡。这一决定做出后,最高兴的当然是父亲了。“这回有个说知心话的地方了!”父亲逢人便说。 ④一路上,父亲重复着那句重复了很多年的话:“做人不要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鱼人。”碰上熟人问:“要干什么去?”他就抬高本来就很洪亮的声音:“秀才搬家——净是书。帮娃娃挑书到他舅舅家,请他家的客车送到城里去,明天娃娃就要到城里上班去了。”“这回算得了!”对方回敬了一声。“嗨!” ⑤农村人的“要干什么去”是路上打招呼的客套话,今晚做的事又是父亲盼了很多年的,于是,在回话时父亲便理所当然的欣慰了一番,就好像辛苦几十年就是为了等这几句让人欣慰的话从心里流出来,以至于每个字都吐得相当有力,像钉子落到玻璃上一样,发出的声音乐曲般悠扬。尤其是那个“嗨”字。只可惜,父亲的身子摇出的每一个动作,都使我联想到“蹒跚”这个词,加之脚下不时地打滑,父亲几乎是踉跄而行了。 ⑥我没有再要求父亲让我挑一气了。这个时候,即使再加上一百斤,只要是书——能照亮我的人生之路的赋予我智慧的书,父亲也会固执地把它挑在肩上。我小心地跟在后面,看着被书的重量挤压成弓形的父亲的身子,眼里溢满了一种闪亮的东西,让我觉得满天都是星星,我也像是借着这满天的星星发出的光前进了。 ⑦希望赋予人的力量是何等巨大啊! ⑧从今以后,我想我会更加珍爱这些书——即使不能为父亲做些什么。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让它像春风跟随种子一样跟着我——我忘不了这个雨夜,白发苍苍的父亲为我挑着沉重的书踉跄在一条又稀又滑的泥巴路上 。 1.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2.第②段划线句中写我“样子潇洒得要命”与表现父亲有什么关联? (3分)
3.“看着被书的重量挤压成弓形的父亲”使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分)
4.试揣摩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 (1)做人不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鱼人。(2分)
(2)我也像是借着这满天的星星发出的光前行了。(2分)
5.读完全文,你觉得父亲挑在肩上的仅仅是书吗?谈谈你的看法。(2分)
|
|
| 13. 难度:中等 | |
|
作文(40分) 要求:(1)请以“爱在我的身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要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中心突出,语言通顺。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