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2013学年江苏南京溧水孔镇中学七年级12月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默写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用课文原文填空。(10分)

1.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2.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3.正入万山圈子里,                      。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4.               ,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5.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6.                  ,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7.何当共剪西窗烛,                     。  (李商隐《夜雨寄北》)

8.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9.                ,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0.《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植物的变化描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                        。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的一项是        (      ) (2分)

A.祷告(dǎo)          宽恕(shù)         怦怦(pīng)

B.贮满(chǔ)          供给(jǐ)          劫掠(jié)

C.卓越(zhuó)         潜行(qiǎn)         潺潺(chán)

D.酝酿 (yùn niàng)     人才济济(jǐ)       繁弦(xián)急管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葱茏      妥当      橙澈       头衔

B.狩猎      纂夺      预兆       堕落

C.喑哑      瑟缩      虐杀       匿笑

D.决别      孪生      笑柄       贪婪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A. 合上语文书,同学们的眼前浮现起花树俯仰生姿,蜂蝶轻飞曼舞的画卷。

B. 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

C. 运动会上夺标热门同学居然在终点线前摔倒了,真是骇人听闻。

D. 英语老师非常幽默,每次说一个笑话,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

 

三、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观看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4分)

满分5 manfen5.com

1.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2分)

                                                                                        

2.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从多角度思考,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2分)

                                                                                       

 

四、名著导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4分)

一只乌龟懒洋洋的在晒太阳,向海鸥抱怨她的不幸,说没有人来教她飞翔。一只老鹰飞过来,听到她的哭诉,便问她如果带她到高处,并在空中飘,肯给他什么报酬。她说:“我愿给你红海中所有的财宝。”老鹰说:“那么我就教你飞吧。”他将她抓在爪里,几乎冲上云端,突然地将爪一放,乌龟就掉在一座高山上,跌得粉碎。乌龟在临死时叫道:“这是报应,因为我在地面上行动都困难了,为什么还想飞到云端里去呢?”

1.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2.这篇小短文选自名著《           》。请用简洁的语言再概述其中的另一个故事。(2分)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古诗赏析】                          

题 春 晚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1分)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2分)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②之,何所履行③?”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④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⑥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⑦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注【解析】
①候:拜访、问候   ②称:称赞、赞许  ③履行:实践、做  ④绥:安抚

⑤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谦称   ⑥法:效法   ⑦师:学习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⑴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⑵尊君在不  不:       

⑶元方入门不顾    顾:            ⑷下车引之  引:    

2.下列各句中“之”字与“下车引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故时有物外之趣。                       B.驱之别院。

C.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邑八景之一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袁公两问绵里藏针,颇有学问,但元方两答精彩纷呈,请你说说元方第二答的巧妙之处。(3分)

                                                                                   

5.从这两则故事中,你怎样评价元方这个孩子的?(3分)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阅读相关选段,完成小题。(12分)

                                    看云识天气(节选)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层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向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说,虹在东方,就有雷雨;虹在西方,就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再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①碧蓝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它的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录下来。而欧洲人直到 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③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④探空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⑤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澜的色彩,而且还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1980年中就曾出现过 1052次“晕”,而“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 80%。

⑥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小时一36小时内会出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⑦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1.请找出选文一《看云识天气》(选段)中的中心句子:                      (2分)                   

2.选文二《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第①段从哪两个方面说明晕和彩虹的不同?(2分)

                                                                              

3.选文二《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第③段中的“这一发现”指的是什么?(2分)

                                                                              

4.选文二《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第⑤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5.请选出对选文解读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选文一《看云识天气》(选段)中,作者运用了分类别、引用等说明方法让我们明白了云上的光彩现象与天气之间的关系。

B、根据选文一《看云识天气》(选段),我们知道了华环由大变小,天气一定转向阴雨。

C、选文二《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告诉我们,晕是阳光经过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

D、读完选文后,我们知道我国对“晕”的观察、记载要比欧洲早很多。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3分)

爱的移位

孙道荣

①每晚,儿子都要回家,看望独居的老父亲。

②回到家,儿子摸摸藤椅,轻轻摇了摇,藤椅吱呀吱呀地响。儿子弯腰检查,发现藤椅一条腿上的藤条松了。这把藤椅是老父亲最喜欢坐的椅子,也是他最珍爱的椅子,他坐上面读读报纸,坐上面看看电视,坐上面打个盹,坐上面发下呆,坐上面思念母亲……在儿子的印象中,老父亲大把大把的时间,都是在藤椅上度过的。藤椅陪伴了他二三十年,也许更久,现在它有点松了。儿子赶紧找来工具,先用铁丝将藤椅的腿绑牢,然后,用旧衣裳撕成的布条,一层一层细心地缠起来,这样,藤椅就既结实,又不会伤着老父亲了。

    ③ 若干年前,年轻而勤劳的父亲总是自己动手,用木头做了几把轻便的桌椅,专门给儿子用。年幼的儿子很调皮,任何东西都会成为他的玩具,小椅子也不例外。害怕椅子太重,砸伤了孩子的脚,所以,年轻的父亲特地找来质地最轻的梧桐木,做成了几把椅子和一张小桌子,并且耐心地将每一个角,都磨圆,这样,即使孩子碰着了,也不至于弄伤他。

    ④儿子走进书房。老父亲一辈子爱书,一堵墙都是书架,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老父亲现在还经常找几本出来读读。儿子和往常一样再次帮老父亲整理、清理了书架,将老父亲常翻的一些书,移到书架的下层,这样,父亲拿起来方便,就不用自己登高去翻找了,可是倔强的老父亲,有时还是会偷偷地站在凳子上,去找一些上层的书,这让儿子非常担心,他几次“严厉”地“警告”老父亲,若是再站凳子的话,他就将书架上面几层给封死,以杜绝危险的发生。

    ⑤若干年前,儿子从蹒跚学步,到自如地奔跑跳跃,正一天天长大。但是,这个调皮的男孩,也因此造成了一次次险情。好奇心使他什么东西都要看一看,什么东西都要摸一摸,什么东西都想玩一玩。为了不伤到他,年轻的父亲只能将家里一些易碎和危险的东西,往高处藏:放在茶几上的玻璃杯,都移到了柜子上;摆在桌上的花瓶,挪到了橱顶上;放在地上的开水瓶,都藏在了厨房平台的最里层。可是,这一切反而更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他趴在桌子或柜子沿上,踮起脚尖,再踮起脚尖,然后,伸手去探,去摸,去捞,去勾……“啪!”一个玻璃杯碎了。年轻的父亲看到孩子的模样,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佯装“严厉”地“警告”他,再这样小心揍屁股。而他从没有因此打过孩子,他怎么能够阻止一颗向往、好奇、长大的心呢?

⑥将家里认真检查了一遍之后,儿子来到客厅,在沙发上坐了下来。老父亲正在看一部重播的古装历史剧,他对这种古装戏其实没什么兴趣,但他还是和平日一样陪老父亲看上一集。

⑦若干年前,儿子上中学了,学业越来越紧张,应试、升学,将儿子和全家人的弦,都绷得紧紧的,特别是高考之前那段时间,家里的空气沉闷的就像炸药,随时都会被点爆。人到中年的父亲和母亲,在家里走路,都是踮着脚尖的,生怕轻微的响动,影响了紧张复习的孩子,他们用这种无声陪伴着儿子。一次,儿子惊讶地发现,家里的电视机很久都没有打开过了,他问父亲,你们怎么不看电视了啊?父亲不屑一顾地说,电视节目越来越粗糙,越来越难看,看可就生气,不如不看。儿子信以为真。直到他高考结束那天,家里的电视机,和着父母的笑声,一起重新响了起来。

    ⑧夜慢慢深了。儿子将老父亲搀扶上床,然后,告别老父亲,轻轻带上门,回自己的家去了。

⑨若干年前,每个寒冷的冬夜,父亲都来不及披起大衣,蹑手蹑脚走进儿子的房间,将儿子蹬开的被子掖好。儿子翻了个身,又沉入甜甜的暖暖的梦乡。他不知道这一切。

(选自2011年1月30日《南方日报》,有删改)

1.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内容。(3分)

概括儿子回家为父亲做的几件事情

评点人物形象

现在的“儿子”

若干年前的“儿子”

父亲

               

帮父亲整理书架

陪父亲看电视

搀扶父亲上床   

 

细心、孝顺

 

 

      、充满好奇心

 

 

      、倔强等

 

2.品味下列语句,按要求答题。(4分)

(1)儿子摸摸藤椅,轻轻摇了摇,藤椅吱呀吱呀地响。

                                                                               

(2)家里的空气沉闷的就像炸药,随时都会被点爆。

                                                                            

3.作者插叙了若干年前的几件事情有何作用?(3分)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①节中“独居的老父亲”为下文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做好铺垫。

B.文章两次出现“‘严厉’地‘警告’”,前后呼应,但语气和情感上都有所不同:前者饱含烦躁和担心,后者饱含命令和赞美。

C.文章多处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读起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D.本文和莫怀戚的《散步》都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都以生活中的小事歌颂了人间真挚而美好的亲情,也向我们诠释了孝顺是一种爱,陪伴是一种爱。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作文题(30分)

在我们的成长岁月中,会收到很多礼物。也许,它是一盒香甜的生日蛋糕、一个漂亮的洋娃娃、一辆电动小汽车或者一本心仪已久的书;也许,它只是一抹关切的眼神、一句温暖的祝福、一个有力的臂膀或者一副温暖的胸膛;也许,它来自于你的父母、师长、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也许它并不总带给你欢笑,也会有苦涩。但都值得你珍惜!请以“礼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