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都成了动态的景物了?
|
|
| 2. 难度:中等 | |||||
|
对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 3. 难度:简单 | |
|
给画线的字词注音。 惟余莽莽( ) 成吉思汗( ) 分( )外妖娆( ) 数( )风流人物 寂寞( )( ) 驿( )站 花枝俏( ) 更著风和雨( ) 一任群芳妒( ) 零落成泥碾作尘( )
|
|
| 4. 难度:简单 | |
|
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1.惟余莽莽_____________ 2.须晴日________________ 3.略输文采_________________ 4.俱往矣_________________ 5.数风流人物_______________ 6.犹有花枝俏_______________ 7.寂寞开无主________ 8.更著风和雨_________________
|
|
| 5. 难度:中等 | ||||||||||
|
写词,又称填词,因为词是有固定的形式和音律的,这个固定的形式和音律就是词牌名,词人有时还会给所填写的词加个词名,即题目。请完成下列图表。
|
||||||||||
| 6. 难度:中等 | |||||
|
朗读节奏停顿标志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
| 7. 难度:中等 | |||||||||||||
|
比较阅读 [甲]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②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乙]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④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揣摩品味甲乙两段文字中画线的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乙文中的下列诗句与甲文写景视觉角度相近的一项是()
3.对甲乙两段文字中划线的四个句子赏析不够恰切的一句是()
|
|||||||||||||
| 8. 难度:中等 | |||||
|
阅读测试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烧。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给画线字注音。 蜡( )象 分( )外 妖娆( ) 今朝( ) 2.词的上半阕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3.本词承上启下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词表达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有关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 9. 难度:中等 | |||||
|
阅读测试题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1.“卜算子”是_________名,“咏梅”是词的_________。词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____。 2.“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意思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