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古代诗词三首》练习卷(解析版)
一、书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文学常识填空。

1.《破阵子》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词人,字幼安,号__________。本词选自《____________》。

2.《观刈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代大诗人,字_________,号_________。选自《____________》。

3.《木兰诗》选自_________朝_________编的《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时的北方民歌。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田(  )   麦(    )    食(     )     下(    )

(  )    啾(   )    花黄(   )     头(    )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解释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1.昨夜见军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愿为鞍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雌兔眼迷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双兔傍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观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妇姑箪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白氏长庆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诗句默写。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3.木兰不用尚书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田家少闲月,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

6.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观刈麦》中“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对《木兰诗》一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用对偶夸张的手法,从侧面写出木兰英勇善战,战功赫赫。

B.这首诗选自宋朝郭茂倩写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的一首北方民歌。

C.诗中东、西、南、北四句排比,把木兰及其一家紧张而又周密地准备戎装的气氛完全烘托出来,他们操办急切而又井然有序。

D.这首诗对木兰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比较详细,而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却写得比较简略。

 

六、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体会下列诗句中划线词的表达作用。(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

1.沙场点兵。

2.万里戎机,关山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

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广为流传,大家纷纷赞美花木兰,请你从“诚信”的角度来谈谈木兰从军。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从古至今,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广为流传,其故事已改编成话剧、歌剧、戏曲、电视剧等,前几年美国将花木兰拍成卡通片轰动全球,赢得了极高的票房,对此请你从不同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八、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语段,做后面的题目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3.结尾一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语段,做后面的题目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衣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话的段意

2.填出相应的动词

①描写爷娘:

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

④描写木兰: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4.由选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5.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6.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