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2013学年江苏常州西藏民族中学初二上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选出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

A.蹿(cuān)跳尬 (gà)吊(yàn)(xī)(xū)

B.面(jiá)归(jiù)(chāi)使(pī)头

C.(chà)那空(lōu)两(qī)(qǐng)刻

D.惊(hài)箱(xiè)(piě)见(zháo)落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2分)

A.转弯摸角锐不可挡名付其实铸剑为犁

B.丰功伟绩眼花潦乱大廷广众转弯抹角

C.张皇失措围追堵截弄巧成拙   见异思迁

D.穷困撩倒束手无测一愁莫展巧妙绝论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新建的长江公路大桥所应用的桥梁技术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斜拉悬索桥。

B.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城市的美好。

C.有无坚定意志和刻苦精神,是我们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D.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没有运用比喻的—句是(     )(2分)

A.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

B.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

C.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风帆。

D.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轻轻飘在空中;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岗仁波齐神山是一个美的世界,美的景,美的人,美的情,无不令人触目伤怀

B.温家宝总理多次亲临玉树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尽早做好重建工作,确保灾区人民安居乐业

C.遨游于艺术的海洋时,美虽然有时在印象中稍纵即逝,但仍能使人感怀。

D.老师列举了许多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请选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2分)

①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②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③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④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A.②④③①

B.①④②③

C.②③④①

D.①④③②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仿照下面例句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2分)

示例: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

仿写:语文是                          ,                         ;

语文是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根据提示填空(6分)

1.《归园田居》中表明诗人热爱田园、怡然自得、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中迷失自我(画龙点睛)的语句:                               

2.李白《渡荆门送别》中“                       ,                        ”写出了他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3.树树皆秋色, ______________。《野望》

4.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苏州园林》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13分)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苏州园林》作者         ,名       ,著名的  作家、    家、      家。(2分)

2.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1分)

3.结合上下文,试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3分)

a.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 

b.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屈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c.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4.“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中“败笔”是什么意思?改为“地方”可否?为什么?(3分)

                                                                             

                                                                             

                                                                             

5.最后一句要是改为“每一个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效果会怎样?哪种说法好?(4分)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题目。(14分)

我们是一家人

秦文君

①我进中学时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②当时,学校里有位姓毛的女生,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的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饿了一顿以示抗议。母亲那时对我怀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于是,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我想就不会挨饿了。

③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心里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而且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④这样自由自在地过了半个来月,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说笑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

⑤天气忽然冷下来,我患了感冒,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出了校门就奔回家。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了下来。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⑥到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一个上午饥肠辘辘。放学回家,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递给我一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⑦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说的话,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⑧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⑨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⑩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选自《畅销书摘》2006.2 有改动)

1.体验细腻情感,回答:(4分)

(1) 第5段画线句“我的泪水掉了下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 第8段中一家人共进晚餐时的快乐与第3段中“我”感受到的“快乐”有什么不同?(2分)

                                                                               

                                                                               

2.理解鲜明形象,回答:(4分)

(1) 母亲开始坚决不同意“分伙”,可后来为什么又改变初衷答应了呢?(2分)

                                                                              

                                                                              

(2)“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母亲没有强拉我一起吃饭,而是“悄悄”地递给“我”一个面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征?(2分)

                                                                             

                                                                              

3.揣摩生动细节,回答:(3分)

请从“分伙”过程中找出一处家人一直在关注着“我”的细节,并分析其作用。

                                                                              

                                                                               

4.品味精彩语言,回答:(3分)

“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这句话对表现全文的主旨有何作用?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三峡》,完成文后题目。(共13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不见月(              )      (2)属凄异(               )

(3)林寒涧(              )      (4)虽乘奔御风不以也(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3.水的流量、流速、落差等都是修建大型水力发电站必须要考虑的因素,请你从文中找出“三峡适合修建大型水力发电站”的两个依据(先写出原句,再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说明)。(4分)

                                                                              

                                                                               

                                                                                

4.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3分)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   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

导游词:                                                                     

                                                                            

                                                                            

 

六、作文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作文:(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有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失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

请以“____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55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