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2013学年广东省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选择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风sāo   旁wù             B.bǐng进  xiè渎

C.ruì智  yuán落            D.扶yè      léng驾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好公民,我们要格尽职守。

B.人们世代交替,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杯黄土。

C.我们要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复辙。

D.全中国人民对日本政府的“购岛”行为怒不可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词语恰当的一项

①那颗种子曾遇见了这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荫,教会她怎样  生命。

②故宫博物院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最   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③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   的搏击。

A.敬畏完美心惊肉跳

B.敬重完整惊心动魄

C.敬重完美心惊肉跳

D.敬畏完整惊心动魄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B.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C.上了初三之后,他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有没有健全的体魄,是能够成为接班人的前提。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①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②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③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⑤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生命分别择选。

A.②⑤④①③

B.④①⑤③②

C.①④⑤②③

D.③②⑤④①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陈涉世家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选出对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为佣耕(若:假若)

B.第令毋斩(藉:即使)

C.至陈(比:等到)

D.今闻无罪(或:有的人)

2.选出下列句子中的“而”与“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夺杀尉

B.民殷国富不知存恤

C.佣者笑应曰

D.收攻蕲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用土)筑成高台并在台上宣誓,用(被杀死的两个)军官的头

祭天

B.天下苦秦久矣:天下老百姓苦于秦王朝的压迫统治很久了

C.等死,死国可乎:等着死亡,不如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4.选出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明了陈胜看不起一起耕田的同伴,自己立志要出人头地。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首次对不平等的阶级地位质疑,加以否定。

C.在“亡(逃跑)”与“举大计”同样是死的情况下,陈胜做了“举大计”的抉择,表现了他斗争的决心和政治远见。

D.司马迁把陈胜列入“世家”,充分肯定了陈胜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领袖的历史地位。

5.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注重对话、心理描写是本文的特色之一,作者既能根据人物不同身份和处境写出对话的语气,又能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

B.“天下苦秦久矣”一句中的“苦”“久”二字,抓住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点明了起义的必然性。

C.本文选自《史记》,这是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光。

D.文章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但他急功近利。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默写或按要求填空。(每小题2分,共10分)

1.足蒸暑土气,           。    (《观刈麦》)

2.浊酒一杯家万里,           。 (《渔家傲》)

3.           ,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4.           ,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

5.《岳阳楼记》中表明作者范仲淹远大政治理想的句子是:         

 

四、其他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综合性学习。(5分)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我不但浇灌禾苗,荡涤了灰尘,也浸润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多情的心。所以我的身影一再出现在各类文学作品中。虽然这些作品的情调不同,但作家们都一致地把我看做是烘托气氛、抒发情感的得力助手。请你从学过的课文(当然包括诗歌)中找出一句写“雨”句子,并简要赏析。

1.句子:                         。(2分)

2.分析(提示:从烘托气氛、抒发情感等角度,50字左右)

                              。(3分)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小题。

(一)绝 唱

①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却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我只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去。

②诚然,荷花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我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③诚然,荷花的红、荷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少女。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亭亭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认为了。

④那是十多年前的十一月,我独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时,无意之间,却被蓦然呈现在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的倒影中间,是一池残荷——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些景象,我顿时感到自己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世界。

⑤“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你从中可以发现一种美,那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而是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充满自信和孤傲的凄美。

⑥它是满池桔梗残叶,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但它却表达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和圆明园留给人们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地的莲子,又会吐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⑦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风雨声中听残荷”吧!去听它的精神,去听它的力量!

1.本文表面上写的是“残荷”其实并不仅仅是“残荷”,这是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第②③段描写了“接天莲叶无穷碧”和“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情景有什么作用?(3分)

3.品味下面句子的妙用。(3分)

它粉粉的、淡淡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少女。

4.文章最后一段写道“去听它的精神,去听它的力量!”读完全文,你“听”到了残荷的什么精神和力量?(3分)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二)谈 自 立

①常言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庇护在大树底下的小树苗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同样,人也是如此,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

②自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有发展的前途。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自立本领就很强。他十三四岁时为了建造实验室,常常到车站卖报,同时还在自己的后院里种植蔬菜,收获时再拿到市场上去卖。他用这些钱为自己建造了一间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他的发明也层出不穷。由此可见,自立对一个人的成功多么重要,要想成才,先得自立。

③相反,一个人如果不自立,样样都依赖别人,那么他是不会成大器的。球王贝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能成为球王,而我的儿子是不会成为球王的。”他说的话是有道理的。贝利能成为球王是因为他有很强的自立本领,而他的下一代却在富足的环境下产生了依赖的心理,缺乏吃苦的精神,这就决定了球王的儿子永远成不了球王。

④球王贝利认识到了这一点,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庇护子女的现象却十分严重。含辛茹苦的家长们为子女们样样操心,尽力为子女们减轻一切负担,然而这却使不少少年养成了过度依赖的坏习惯。殊不知我们当代的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历史的重任。视子如宝的家长们,你们应该还自己子女一份自由,让他们自立,为他们将来建设祖国打下基础。

⑤自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想成才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摆脱别人的庇护去自立吧!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第②、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3.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

4.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你是如何摆脱别人的庇护而自立的。(3分)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三)名著阅读

(A)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街坊邻居并郑屠的火家,谁敢向前来拦他。

  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B)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板过来,喝到:“调戏良家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得是高太尉之子高衙内。

原来高俅新发迹,不曾有亲儿,借人帮忙,因此过房这阿叔高三郎儿子在房内为子。本是叔伯兄弟,却与他做干儿子,因此,高太尉爱惜他。那厮在东京依势豪强专一爱淫人家妻女。京师人怕他权势,谁敢与他争口?叫他做“花花太岁”。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软了。

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原来高衙内不知她是林冲的妻子;若还晓得时,也没这场事。见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

众多闲汉见斗,一齐拢来劝道:“教头休怪,衙内不认得,多有冲撞。”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瞅那高衙内。众闲汉劝了林冲,和哄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

1.以上两段文字均节选自哪部古典名著?作者是谁?(2分)

2.自己的妻子遭人调戏,身为禁军教头的林冲不打;素不相识的金翠莲被郑屠欺负,鲁提辖竟三拳打死了他。请分析其中的原因。(3分)

3.A段文字中鲁提辖打死了镇关西后躲到哪里去了?他得到了谁的帮助?(2分)

4.B段中林冲是该部作品刻画较为成功的人物之一,其绰号是什么?请你写出另外一个与他相关的故事情节并简述主要内容。(3分)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题目:我成长,因为有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自选角度。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八、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附加题(共1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6分)。

漂母赐饭

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尝从人寄食,人多厌之。尝就南昌亭长,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觉其意,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信既贵,酬以千金。

1.翻译句子。(3分)

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2.读完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九、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4分)

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首句中的“乱”字极富表现力,凸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夕阳箫鼓几船归”是全诗的精华,请作简要赏析。(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