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2013学年广东执信中学七年级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酝(niàng)  然(cù)狭(zǎi) 发(jì)

B.匍(fú)落(zháo)  小(qì) 主(zǎi)

C.积(chù)发(bèng)  肥(shuò)  息(qī)

D.枯(hé) 满(zhù)蹂(lìn)黄(yùn)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玷污  悚峙  澹澹  春花秋实

B.朗润  卖弄  嘹亮  险象迭生

C.雏形  丰硕  响晴  禄禄终生

D.慷概  蜕变  缀连  梦寐以求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校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

B.屋子里放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C.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D.是否有顽强的意志是迈向成功的关键。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怡然自得(安适、愉快的样子) 可望不可(靠近,接触)

B.一丝不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死而后(已经,以后)

C.小心翼翼(谨慎,严肃)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D.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观沧海》作者是东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B.《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的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C.《秋天》为读者描写了农家生活,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D.“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告诉人们在春天的大好时光可以尽情游乐,不要急着做计划。

 

二、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古诗文默写(12分)

1.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    )(    )(4分)

A何当共剪西窗竹,却话巴山夜雨时。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C扬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E水何澹澹,百草丰茂。

F盖一癞蛤蟆,舌一吐二虫尽为所吞。

2.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8分,错1字该格不得分)

①曹操在《龟虽寿》中抒发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希望建功立业的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③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岁寒,              。(《论语》十则)

⑤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三、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综合性学习(4分)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古人靠竹简书册获取知识,今天我们则通过书本和网络杂志等多种媒体求知。请开阔视野,驰骋心灵,去发现无处不在的语文。

1.这是一个广告泛滥的时代。你在尽情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有没有对某些广告语心生赞赏之意呢?请仿照示例格式,写出你最欣赏的一条广告语。 (说明:广告语不可自编,请标明出处。)(2分)

示例: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集团)

广告语:                                   

2.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说说你欣赏的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附加题)按所给拼音提示,认真写出诗句。(4分,错一个字扣1分,书写不工整不得分。)

bàn       mǔ       fāng    táng     yí      jiàn     kā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iān     guāng     yún     yǐng    gòng     pái      huá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èn       qú        nǎ       dé     qīng      rú       x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èi      yǒu      yuán    tóu      huó      shuǐ    lá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品读本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2.请品味“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丰富哲理(2分)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从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或者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任选一联,描绘其中的景象。(2分)

                                                                

2.尾联“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并简要分析。(2分)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论语》,完成文后题目(共15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

(1)人不知而不                愠:_______________

(2)吾三省吾身                日:_______________

(3)是也                      知:_______________

(4)士不可以不毅              弘毅:_______________

2.下列划线的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学而习之故有物外之趣

B.温而知新时有物外之趣

C.恕乎蹲身,使与台齐

D.人不知不愠学时习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4分)

(1)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同学苏勤奋每天都在很努力学习,她的父母也怕孩子落后,给她报了新东方英语班、龙文语文班、卓越数学班、精锐政治班……勤奋每天都在疲于奔命,可成绩却依然一般般。请你联系《论语》中的句子,给出有助于她提高的建议。(4分)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课内现代文阅读(2小题,共7分)

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节选,完成第17-18题。

其他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向上爬,朝着一块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路程的狭小岩石架进发。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2.本选文对“我”的刻画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运用了这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整条右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惟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chuǎn)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面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对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20元钱。

  我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说:“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

  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对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还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独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您,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您教我搬砖,今天我才能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的人,过好日子。

  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

  “因为我们家人都有两只手。”

  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房子了。”

  母亲笑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1.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地点,文中的主要人物(4分)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对乞丐进行特征性的外貌描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下文与之呼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4分)

3.文中画线的句子①,母亲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 母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全文,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简要概括,并各举一例。(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附加题) 本文的标题是“高贵的施舍”,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含义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写作(40分)

请以“迈进‘崇德瀹智’之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

2、文章要用上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书写工整。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