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写好一手字是对语文基本能力的要求之一,把下面一行字抄写在格子里,要求写得工整、美观。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
| 2. 难度:简单 | |
|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è____ 运的bò____斗中huì_____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shàng_____。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
|
| 3. 难度:简单 | |||||
|
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如果说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 (1) ;如果说命运是那浑浊的污流,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 (2) ;如果说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 (3) ;如果说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 (4) ;
|
|||||
| 4. 难度:简单 | |
|
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 1.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 2.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3.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4.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________ 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6.岑参在《逢入京使》一诗中希望入京使将自己平安的消息捎给远在长安亲人的句子是“ , ”。
|
|
| 5. 难度:简单 | |||||
|
下面句子中加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6. 难度:简单 | |
|
阅读名著,品味五味人生。你阅读的名著中有许多或足智多谋或敢于斗争或勇于冒险或坚强刚毅的人物形象,任选以下一部名著,写出其中一位具有以上某种性格特点的人物及其相关的故事情节。(要求:情节介绍不少于30字)(2分) 推荐名著:《童年》 《三国演义》 《鲁滨逊漂流记》
|
|
| 7. 难度:简单 | |
|
语文综合性学习。(4分)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戏曲大舞台”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戏曲世界。 1.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于一体的,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剧种是____;我们浙江温州地区的____(剧种)舞姿轻柔、动人,唱腔婉转、悠扬,洋溢着浓浓的浪漫气息。(2分) 2.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电影、电视剧和影碟机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众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地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可以说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过去地方戏曲剧团非常普遍,现在纷纷关门或转向;过去的戏迷到处都是,现在越来越少了。面对这种种困难,你认为我们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传承下去?(至少写两条建议)(2分)
|
|
| 8. 难度:简单 | |
|
《社戏》《安塞腰鼓》节选(11分) (甲)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就朦胧在这水气里。(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乙)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B)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迈、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1.结合(甲)语境,说说“依稀”的意思。(2分) 2.(乙)段安塞腰鼓的场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用文中的词来说,安塞腰鼓是_______的,__________的,_______的(3分) 3.甲乙两文有许多句子写得很精彩,请你从A、B两处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3分) 4.上面的两篇文章,写作风格迥异,你更喜欢哪篇文章,说说理由。
|
|
| 9. 难度:简单 | |
|
我长大了(9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沉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第一段“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2.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2分) 3.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顾老奶奶却略写呢?(2分)
|
|
| 10. 难度:简单 | |
|
客中夜坐 明 袁凯(4分) 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 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1.诗人因看到那“落叶萧萧江水长”之景而生哀思,更因听到______(填诗句)而添悲愁。(2分)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
|
| 11. 难度:简单 | |||||
|
口技(节选)(11分)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解释划线的字。(4分) ①: 宾客意少舒 ②: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③: 曳屋许许声 ④几欲先走: 2.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4.文章结尾“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作用?(3分)
|
|||||
| 12. 难度:简单 | |
|
北人啖菱(6分)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菱:即菱角,水生草本植物,壳内果肉可供食用及制淀粉。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2分) ①席上啖菱________ ②或曰:“食菱须去壳。”_______ 2.翻译句子: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2分)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
|
| 13. 难度:简单 | |
|
练练你的文笔(30分) 十三四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要有真情实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