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梦溪笔谈》二则练习卷(解析版)
一、其他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给划线字注音。(8分)

土中狗(        )            其有钳(        )

岁以大(        )           天寺  (        )

    (        )            贻以金(        )

布板 (        )            如箧 (       )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简述《以虫治虫》的主要内容。(5分)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简述《梵天寺木塔》的主要内容。(5分)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以虫治虫》一文中“岁以大穰”的原因是什么?(5分)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用自己的话说说喻皓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塔动”这一难题?(5分)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向别人介绍一下《梦溪笔谈》。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8分)

千万地(        )         以钳搏之 (        )

土人之(        )         钱氏两浙时(        )

其塔动(        )         以金钗   (        )

其板(        )         但逐层布板(        )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以虫治虫”是害虫的天敌起了作用,你知道动物中还有哪些天敌吗?(至少说出四组)(4分)

2.结合有关内容分析“密使其妻”写出了匠师怎样的心态?(4分)

3.《梵天寺木塔》体现了我国古代在建筑技术上的伟大成就,你知道我国古代还有哪些科技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吗?(不少于四项)(4分)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解释划线的字词:(4分)

为两段(             )        ②旬日子方皆尽(           )

③其有钳(           )        ④岁以大   (         )

2.翻译画线的句子:(4分)

①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②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3.设想一下,如果子方虫没有遇到“傍不肯”将会发生怎样的情景?(2分)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读《梵天寺木塔》,回答下面问题。(12分)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用“||”在文中把本文分成三层,并概括这三层的大意。(3分)

2.解释句中划线的词。(3分)

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       ②如此   (          )

③未瓦             (            )      ④不能动 (            )

⑤盖钉板上下弥束     (         )      ⑥以瓦布之(            )

3.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①六幕相联胠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皆伏其精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皓笑曰”中的“笑”表现了喻皓当时怎样的心态?(2分)

 

三、其他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指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古今意义的不同。(10分)

其虫曾有之   古义                        今义                     

此易         古义                        今义                     

逐层布板讫   古义                        今义                     

钉板上下弥束 古义                        今义                     

人皆其精练: 古义                        今义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不同意思。(6分)

为秋田之害(      )  两三级 (      )

土中狗蝎 (      )  匠师其言(      )

大穰   (      )  乃瓦布之(      ) 贻金钗(      )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指出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和意思。(6分)

方为秋田之害:                 则以钳搏之:                

其虫旧曾有之:                 土人谓之“傍不肯”:                

钱帅登之:                     便实钉之: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问题探究。(6分)

1.你对现代农业有什么看法?请简述出来。(3分)

2.学习了这两篇课文对你有哪些启发?试说出一二。(3分)

 

四、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金银珠玉,世人所甚贵,及遇凶年则不及菽粟,何哉?事有先后,势有缓急也。平时富贵之家,求一珠玉犀象玩好器物,至发粟出帛,惟恐其不得,将以充其室夸耀于人以自乐者,皆是也。

壬辰岁,余在大梁时,城久被围,公私乏粮,米一升至银二两余,殍死者相望。人视金银如泥土,使用不计。士庶之家,出其平日珠玉玩好,妆具环佩,锦绣衣衾,日陈于天津桥市中,惟博鬻升合米豆,以救朝夕。尝记余家一毳袍,极致密鲜完,博米八斗,金钗易牛肉一肩,趣售之。以是知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诚知其本也。古人云:“薪如桂,米如珠。”岂虚言哉!

【注】①犀象:指牛角和象牙。②玩好:供玩赏的珍品。③大梁:即开封。④士庶:士大夫和普通民众。⑤天津桥:在大梁城内。⑥惟博:只求换取。⑦毳(cuì)袍:用鸟兽的细毛制作的衣服。⑧趣:同“促”,意思是赶紧。

1.解释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殍死者相望   (           ) (2)日于天津桥市中(           )

(3)记余家一毳袍(           ) (4)虚言哉       (           )

2.指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词性(或用法)及意思。(2分)

(1)世人所甚      (               )(               )

(2)陈于天津桥市中 (               )(               )

3.辨析下面两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的不同。(2分)

(1)将充其室夸耀于人(           );以救朝夕(           )

(2)金钗牛肉一肩   (           );此易耳 (           )

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金银珠玉,世人所甚贵,及遇凶年则不及菽粟,何哉?

(2)以是知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诚知其本也。

5.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意思。(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