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九年级阶段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其他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文中拼音将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书写规范、工整、美观。(4分)

我静静听着头顶上的雨滴声,我悟到了雨的精suǐ(      ),仿佛饮了仙露,吸了qióng浆(  )般飘飘欲仙。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有时柔màn(    )如提琴,有时浑厚如黄钟,这令我浮想联piān(    ),不能自己,心花怒放,风生笔底。

汉字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

B.周作人看中国书有一条标准十分独特,就是看作者“对待人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女人、儿童的态度”。

C.徐悲鸿熟练地运用解剖、透视、和记忆形象的非凡能力,捕捉动物最为传神的瞬间,把猫的娇敏、牛的敦厚、鹰的雄健描绘得淋漓尽致。

D.《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仅是一个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

B.目前,我市正在兴建城市快速公交。每天晚上,工地机器轰鸣,人声嘈杂,各种声响不绝如缕,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C.丛教授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人们一提起那心爱的专业时,他就津津乐道地谈个不停。

D.公交司机吴斌同志舍己救人的壮举,让获救的市民们耿耿于怀,一生难忘。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校园成为实验初中的读书节特色。

B.她用废品制作了两个孩子喜欢的玩具。   

C.目前,全球用水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由此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    

D.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默写。(8分,每空1分)

1.蒹葭凄凄,                    。 

2.                     ,君子好逑。

3.                   ,鸡犬相闻。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5.《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的句子是                 

6.《岳阳楼记》中的“                      ,                    ”表现了“古仁人”在不同处境中都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

 

四、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名著阅读(5分)

这两大强国在过去三十六个月里一直在苦战。战争开始是由于以下的原因:我们大家都认为,吃鸡蛋前,原始的方法是打破鸡蛋较大的一端。可是当今皇帝的祖父小时候吃鸡蛋,一次按古法打鸡蛋时碰巧将一个手指弄破了,因此他的父亲,当时的皇帝,就下了一道敕令,命令全体臣民吃鸡蛋时打破鸡蛋较小的一端,违令者重罚。老百姓们对这项命令极为反感。历史告诉我们,由此曾发生过六次叛乱,其中一个皇帝送了命,另一个丢了王位。这些叛乱大多都是由不来夫斯库国的国王大臣们煽动起来的。叛乱平息后,流亡的人总是逃到那个帝国去寻救避难。据估计,先后几次有一万一千人情愿受死也不肯去打破鸡蛋较小的一端。

1.文段选自英国小说家____________写的《 格列佛游记》,选文是小说的第一卷内容写“我”来到了_______ (国名)所遭遇的事情。(2分)

2.打破鸡蛋本来是一件小事情,可文中却因此引发了多次战争,给国内带来不安,对当时的英国有何讽刺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7分)

1.“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常听老人说“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云交云,雨淋淋”等等,这是老人丰富的生活经验的积累。你在生活中积累了哪些谚语?请写出两句(例句、书上的除外)(2分)

 

6ec8aac122bd4f6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有些人是怎样对待父母的呢?请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6分)

诉衷情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1.点名节日时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流水淡,碧天长”一句中的“淡”“长”这两字看似平常,却很贴切。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作者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欧阳修的《丰乐亭记》,完成文后题目。(14分)

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皇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指欧阳修)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①所不  (           )         ②生送死      (           )

③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  (           )④其亭        (           )   

2.下列句中的“而”与“仰而望山”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而年又最高      B.水落而石出      C.朝而往     D.而吾蛇尚存

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一处。(2分)

民 生 不 见 外 事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

                                                                                                                           

5.从文段可以看出,作者表现出了与《醉翁亭记》一文相同的政治理想,就是:________(不超过5个字)。

 

八、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10分)

衣有年轮

   ① 穿在身上的服装,不仅关系到人的健康,也影响到地球的安危。关心你自己的“衣年轮”。让自己的衣服变成“低碳衣”,是你拯救地球的一个机会。不管是出于万米地下,还是长自田间山头,衣服的原材料往往会影响到穿者的健康水平与地球的安全状况。

   ② 以皮革为例,在对动物皮加工的过程中,使用了包括甲醛、煤焦油、染料和氰化物在内的有毒物质。为了增加柔软和耐水性,皮革要经过鞣制,多数皮革使用硫酸铬等铬盐鞣制,产生含铬的废料。除此之外,皮革的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水和能源,经过鞣制后不再能被生物降解,对环境也有极大危害。

    ③纯粹,绝不等同于环保。近年来大受追捧的纯棉,就远没有这个词本身看来的那样清洁舒适。在棉花种植、造布、制衣、运输、使用的各个阶段,都有大量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纯棉,距离真正的低碳衣的要求还相去甚远。

    ④在现有的低碳衣概念中,循环再生仍是关键。但在传统的再生产品中,一直存在品质劣化问题,再生品意味着品质的下降,最后只能变成垃圾焚烧或填埋。

    ⑤衣服有自己的生命线。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从原材料生成开始,到对其进行废弃处置为止的全生命周期。低碳衣只是所有环节中环保的基础。在制造、运输、使用及处置的整个过程中,都会有能量的消耗,并产生碳的排放。实际上,已经有人开始把服装的碳排放指数组成“衣年轮”,来判断个人对服装的使用是否有益于环保和低碳。就像从树的年轮可以看出它的年龄和状况一样,衣服也有自己的年轮,用来稳定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以及年均碳排放量。

    ⑥每个衣服的材质、每个人的使用方式和回收与否,都会影响到衣年轮的变化,也会影响到碳排放的量。

    ⑦英国环境资源管理公司计算过一件约400克的100%绦纶裤子在其“一生”中消耗的能量。该裤子在中国台湾生产原料,在印度尼西亚制作,运到英国销售。假定其使用寿命为两年,经历了92次洗涤,用50℃温水的洗衣机洗涤,烘干机烘干后,平均花2分钟熨烫。这样算来,就会排放出约47千克的CO2,相当于裤子本身重量的117倍。

    ⑧而如果每人每年少买一件衣服,按腈纶衣服的能耗标准,每吨衣服产生5吨标准煤计算,则少买一件0.5千克的衣服能够减少5.7千克CO2。可见,少买新衣、多穿旧衣、少用洗衣机这样的低碳着装行为也非常重要。

    ⑨以自然界的草木藤蔓、动物皮毛来遮羞取暖的时代早已结束。现代人类的服装选择更多是基于审美的需要。风尚的瞬息万变,加快了衣服更新换代的速度,造成了更多的闲置。衣橱中沉睡的衣服,意味着更多的服装消耗,和更多的碳排放,从而带来更多的环境问题。其实,不光衣有年轮,时尚也有轮回。“过时”不过是不正确认识带来的产物。若是“有生命力”的衣服,旧衣也可变成穿在身上的复古,或是重新演绎的新时尚。

1.文章第①②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2.依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给“衣年轮”下定义。 (4分)

                                                                                                                                            

3.文章标题“衣有年轮”好在哪里? (4分)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题目。(10分)

①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生有很多可以放弃的东西,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努力。

②你是否知道鲮鱼和鲦鱼的习性?鲮鱼喜欢吃鲦鱼,鲦鱼总是躲避鲮鱼,有人曾经用这两种鱼做了一个实验:实验者用玻璃板把一个水池隔成两半,把一条鲮鱼和一条鲦鱼分别放在玻璃隔板的两侧,开始时,鲮鱼要吃鲦鱼,飞快地向鲦鱼游去,可每次都撞在玻璃板上,游不过去。过了一会儿工夫,鲮鱼放弃了努力,不再向鲦鱼那边游去。更有趣的是,当实验者将玻璃板抽出来之后,鲮鱼也不再尝试去吃鲦鱼了!鲮鱼失去了吃掉鲦鱼的信心,放弃了已经可以达到目的的努力。

③其实,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有时也会犯鲮鱼那样的错误。记得4分钟跑完1英里的故事吧?自古希腊以来,人们一直试图达到4分钟跑完1英里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曾让狮子追赶奔跑者,也曾喝过真正的老虎奶,但是都没实现目标。于是,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言:人在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路程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骨骼结构不对头,肺活量不够大,风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实在很多很多。

④然而,有一个人首先开创了4分钟跑完1英里的纪录,证明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断言都错了。这个人就是罗杰•班尼斯特。更令人惊叹的是,一马当先竟引来了万马奔腾。在此之后的一年里,又有300名运动员在4分钟内跑完了1英里的路程。

⑤训练技术并没有重大突破,人类的骨骼结构也没有大的改变,数十年前被认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今天变成了现实?是因为有人没有放弃努力,是因为有了榜样的力量。

⑥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路上,有时候障碍的确存在,甚至很多;但有时候障碍已经消失,或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克服,可我们还误认为障碍仍然存在,不可逾越。可以说,有好多障碍并不是存在于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⑦几乎每个胜利者,都曾经是个失败者。胜利者与失败者的重要区别是:胜利者屡败屡战,决不轻易放弃努力;失败者偶遇挫折,却很快放弃了努力。

⑧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道河,那道河叫放弃。

⑨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座桥,那座桥叫努力。 

1.请用文章的观点为本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8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②—④段举了两个事例来证明论点,两个是否可以删去一个?为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⑦段说“几乎每个胜利者,都曾经是个失败者”。我们读过的名著中不少人物的经历都能印证这个观点。请仿照示例,再为这个观点补充一个名著中人物的事例。(4分)

示例:《名人传》里提到了音乐巨人贝多芬,他因耳聋一度进入了创作的低谷。但他没有放弃努力,创作了《命运》等著名的音乐作品,甚至在生命的末日还在创作《欢乐颂》。他不屈不挠地与苦难抗争,最终成为了时代的巨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枯  竹》一文,完成文后题目。(20分)

①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它——一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清翠的众竹前,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显得那么另类。

②竹仿佛是邻家的小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伴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

③犹记得,小时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春笋,拿回家,母亲的巧手把它变成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令人食欲大增;燥热的夏日里,竹林间声声蝉唱送来阵阵清凉,我和一帮小伙伴举着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秋日里,竹林里秋虫啁啾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事;冬天下雨的夜里,雨打竹叶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像一首摇篮曲,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悠悠岁月里回首,一株株绿竹在我的童年里摇摇曳曳,每一片竹叶,都依附着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

④面前的这株枯竹,枝干枯黄,一身萧索,在踌躇满志、正值青春的众竹面前,是那么惹眼,禁不住引我遐思连连——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宁静的夏夜它与清风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煮团结土壤,与寒风对抗。

⑤这株枯竹,也引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煮茶吟诗的高雅;它是竹篱上爬满牵牛花的田园;它是竹篮采野花、摘野菜的诗意;又或,它走进寻常百姓家,化身竹筷为烟火,化身竹竿为晾衣;再或,它成为农家灶膛里的柴火,化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

⑥它是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它是朱熹“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它是刘禹锡“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它是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它是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 ,它是郑板桥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

⑦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

⑧……  ……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2第9期有改动)

1.这篇散文以 什么为线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选文第③段删去了不影响全文表达效果,你认为呢?请阐述理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要求,品析下面句子。

(1)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请结合第⑤段,说说句中加点的“更高远的生命” 是从哪两方面来表现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从修辞角度简要品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结尾部分已被省去,如果用以下两种结尾,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结合抒情方式说明理由。(4分)

A.冬寒时节,一株不期而遇的枯竹,引起我遐思无限,给我融融的暖意。

B.枯竹,我要大声赞美你,你在我心中是永不枯萎的长青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作文。(60分)

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一篇记叙文;

2.不少于600字;

3.书写工整规范。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