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3. 难度:简单 | |||||
|
下面各项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4. 难度:简单 |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 5. 难度:简单 | |||||
|
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时间也真是不可捉摸, ,诸如此类,都显示时间的印痕。 ①例如撕去的日历、飘落的秋叶、老人的白发、美女眼角的鱼尾纹 ②然而,时间却又无处不在,无往而不在 ③随手掇拾几个生活细节 ④无形无影,无声无息,无光无色
|
|||||
| 6. 难度:简单 | |||||
|
对下列文段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有一天,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和一位老朋友在雅典城里散步,一边走一边愉快地聊天。忽然有位青年用棍子打了他一下,跑了。他的朋友见了,立刻回头要去找那个家伙算账。但是苏格拉底拉住了他,不准他去报复。朋友说:“你怕那个人吗?”“不,我绝不是怕他。”“人家打了你,你都不还手吗?”苏格拉底笑笑说:“老朋友,你糊涂了,难道一头驴子踢你一脚,你也要踢他一脚吗?”
|
|||||
| 7. 难度:简单 | |
|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①共凄凄,春半②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①宦情:做官的情怀;羁思:滞留异乡的思绪。此诗为柳宗元被贬柳州后所写。 ②春半:春天的中间,即二月。 1.诗中的“尽”和“乱”两字描绘了“春半”时节怎样的景象?(1分) 2.面对二月春景,诗人为何生发了“如秋”之感?(2分)
|
|
| 8. 难度:简单 | |||||
|
太平崔默庵医多神验,有一少年新娶,未几出痘,遍身皆肿,头面如斗,诸医束手,延默庵诊之。默庵诊症,苟不得其情,必相对数日沉思,反复诊视,必得其因而后已,诊此少年时,六脉平和,惟稍虚耳,骤不得其故。时因坐舆道远腹饿,即在病者榻前进食。见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啖;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问:“思食否?”曰:“甚思之,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崔曰:“此症何碍于食?”遂命之食,饮啖甚健,愈不解,久之,视其室中,床榻桑椅漆气熏人,忽大悟,曰:“余得之矣!”亟命别迁一室,以螃蟹数斤生捣,遍敷其身。不一二日,肿消病愈。盖其人为漆所毒,他医皆不识云! 9.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①延默庵诊之 延: ②必得其因而后已 已: ③盖目眶尽肿 尽: ④思食否? 食: 1.下列句中的“之”的用法与“延默庵诊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盖其人为漆所毒,他医皆不识云。 3.读完文章,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
|||||
| 9. 难度:简单 | |
|
专家破译欧洲远古文字获进展 ①200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破译被认为是欧洲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伊比利亚半岛最古老的书面语言的“西南文字”。去年,当考古学家们在葡萄牙南部发现一块写有文字的大石板时,他们简直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 ②这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东西。在这块棱角分明的泛黄的石板上,刻着一些有规律弯曲着的神秘符号,它们带有明显的古伊比利亚语言风格。这种被称为“西南文字”的语言目前已经绝迹。这块石板上共刻有86个字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长的铁器时代文本。 ③目前已经发现了约30块刻有古代文字的石板,但大多已经不完整。其中一些文字看上去歪歪扭扭,还有一些像交叉的木棍。其中一个像是数字“4”,还有一个就像一个蝴蝶结。它们都是被认真刻在石板上的。整篇文字笔迹连续,字与字之间没有间隔,念法应当是从右到左。 ④尽管随着新石板的不断出土,科学家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依据,但他们的研究还是困难重重。科学家们几乎没有任何原始资料,也没有掌握来自这一时期和这一地区的任何可读的文字。西南文字专家皮埃尔·斯威格斯说:“对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或宗教信仰,我们几乎一无所知。” ⑤逐渐达成的一项共识是,这些文字来自2500年至2800年前。多数专家认为,它们是由一个名叫塔特西安斯部落的人们创造的,但几个世纪后他们便消失了。 ⑥破译工作的另一个难题是这些字迹并不标准。似乎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改编自腓尼基语或希腊字母,因为它们沿袭了其中的一些书写习惯。然而,它们却又打破了这些规律,创造了新的规律。 ⑦目前,专家们已经确认了代表15个音节的符号,包括7个辅音字母和5个元音字母。 (摘自《参考消息》,有删改) 1.划线句“这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东西”,其“非同寻常”表现在哪里?(2分) 2.第⑥段中“似乎”和“肯定”是否矛盾?请说说你的理由。(2分)
|
|
| 10. 难度:简单 | |
|
学习幸福 林清玄 ①幸福是花儿能沐浴到阳光,幸福是一个人饥饿时拥有了一杯温暖的牛奶……幸福是每个人内心的渴望,但怎样才能做到幸福呢? ②第一,要用超越平常的心来看世界。人大概有三个层次:物质跟欲望的满足,文明跟文化、艺术的层次,精神的、宗教的,完全超越物质生活意义的层次。境界越高,视野越宽,困难就越小,也就会越来越感觉幸福。 ③第二,要有一颗平常的心。平常不平凡,单纯不简单,平常心是很难达到的一种境界。我30岁时已经得到了台湾文学讲坛所有的奖项,大家都觉得我是一个成功的人,只有我知道自己并没有得到幸福。为了觉悟,我辞掉了所有工作到山区去住。一天我到山下去采购,我在一个水果摊旁边突然有人跑过来对我说,请问这个水果多少钱?我很气,我这么有气质,你居然说我是卖水果的。我又跑到卖肉的地方,有人跑过来问我说,老板,猪肉多少钱一斤?这次经历给了我很好的启发:你跟所有人是一样的,但是内在是不一样的,幸福的感觉决定你的内心。“在红尘中有独处的心,在独处的时候要有红尘的怀抱”,这样你才可以时时用一颗平常心来看世界。 ④第三,要有欢喜的心理。其中两个方法,一是快乐活在当下,一是尽心即是完美。有一位弟子问师傅,你怎么修行?师傅说很简单,就是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有一位老先生说,他要找一位最完美的女子结婚,结果60年过去了仍在寻找。他说30岁时曾找到一个,但是对方说自己也要找最完美的男人!其实发现人生的不完美才是快乐。最完美的境界是不存在的,只要你尽力就好了,尽力之后就可以无恨、无憾、无悔。 ⑤第四,要有柔和心。柔和心透过慈悲心而来,通过爱己而来。小时候我喜欢读伟人传记,发现一个真理:伟人都喜欢散步。散步可以养成一种从容的态度,因为从容你可以发现自己的价值,因为尊重你会发现多元的价值。 ⑥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快80岁仍在画画。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一动就很痛,最后用两个木板把手绑住,还在画。家人不理解,他就对家人说,痛苦会过去,但是美好会留下来。生命的痛苦、考验都是台阶,是我们走向智慧的营养。只要我们有这样的信心,就会不断走向幸福。 1.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2分) 2.文章第③节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分)
|
|
| 11. 难度:简单 | |
|
回家的花朵(13分) 李雪峰 ①四月的时候,星星点点的蒲公英就绽开了,它们像一坨坨的细碎阳光,金黄在氤氲着丝丝缕缕乳白地汽的田塍上,印满牛羊蹄印的村间小道两侧,甚至山坳背阴处那些还没有融化的一片片残雪里,甚至村庄生满幽绿苔藓的台阶缝隙里或残墙败垣上。 ②蒲公英是最早醒来的,它醒了,大地就醒了,村庄的春天就醒了,村庄新一轮的岁月就醒了。村庄的女人们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就早早把它们带进邻近的城市里,那时它们有的刚冒芽,有的刚刚鼓起三五个青豆般嫩嫩的蕾,有的刚刚绽开了黄绒绒的一两朵花。它们被摆放在城市拐角处冰冷的马路沿子上,但更多的是被放在简陋的竹筛里,在乡村女人们高一声低一声胆怯叫卖声中,流浪在城市的喧嚣市声或一条条仄斜而沉寂的幽长小巷里。 ③蒲公英开了,它从草长莺飞的春天,绽开过长长的夏天,它那微小鹅黄的花盏,甚至金黄到秋天的深处,漫山遍野的野菊镀染尽乡村山野的时候,还有三三两两的蒲公英开着呢,它们或瑟瑟地开在一个风霜落不到的岩石下,或开在一蓬枯白得如同旧白线的枯草蓬子里,像飘落在地上的一朵野菊,像一簇微微燃烧的火苗。它们黄绒绒地亮着,泥土就还醒着,村庄就还醒着,鸟儿和虫子就还醒着,直到一场漫天漫地的鹅毛大雪之后,它们在白皑皑的雪层下沉睡了,泥土就也沉沉睡去了,村庄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也都沉沉地睡去了。 ④它们是到城市里寻找它们的亲戚的。 ⑤那些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家,那些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但根须还没有从乡间泥土里全部拔出来的人,那些在市声里沉睡,但梦的脚趾还常常沾满泥土的人,他们都是蒲公英的亲戚。他们都常常会买一小扎甚至几小扎的蒲公英,把它晾干了冲茶,或把它洗净剁碎了掺杂着作为吃食,败火祛毒,给身心重新赋予乡野的清爽之气和生命的自然气息。 ⑥它们和许多的人一样,从乡村来却再也回不到那弥漫着泥土腥香气息的乡间了。 ⑦我也是蒲公英的一个亲戚。从一百二十多华里远的乡下老家到这小城里来生活,转眼就二十余年了,从一个乡间的木讷青年,成了小城市井中一个临近不惑的人。我也常常掏几角钱买三五扎蒲公英冲茶,或者剁碎了摊几张饼子吃。我家的墙壁上,常常挂几束已经风干的蒲公英,或在院子里晾晒一些还带着薄薄一层乡间水汽的湿漉漉的蒲公英。 ⑧去年深秋时,我又买回了十几扎蒲公英,那是些十分新鲜的蒲公英,叶子虽然已经被霜打得有些灰黑了,但褐色的根茎却饱满丰盈,粘着些润湿的泥土,其中许多已经鼓了些米粒大小甚至黄豆般大小的青蕾。我把它们淘洗干净,摊放在竹筛里静静地晾晒。一个午后,我发现已经晾晒了几天的蒲公英,有几颗竟又开花了,那金黄的花朵,在根叶已经被晒得一片灰黑的竹筛里分外地耀眼,它们在秋天的阳光里簇闪着金黄的光泽,像一粒粒淡定的阳光,又像一粒粒金色的星星。 ⑨又过了许多天,我发觉那些蒲公英已经彻底风干了,而那许许多多的花蕾都已绽开过,花朵早谢了,然后成了白絮絮的一朵朵绒球,向晚的风轻轻一吹,那些绒球便沸沸扬扬成一朵朵的白絮飘起来,像一片片飞扬的白雪,从竹筛里沸扬到阳台上,然后飘过高高的楼顶,飞进了远远的天空里,随着一缕缕的风飞走了。 ⑩它们是要飞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随着那些流浪的云朵,飞回到遥远的乡间田塍上、山坳里,是要迢迢地回到自己的乡野老家吗? ⑾花朵是植物的心灵,是一棵树或一棵草的灵魂。而蒲公英的灵魂已跟着一缕晚风或流云迢迢回到了它的老家去,来年,它们将又会在河畔、在山涧萌芽、展叶、开花,重将燃亮自己的乡野或田园,而一个辗转离乡的人,一个为生计而漂泊游离自己故园的人,他们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心灵回到自己的老家,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灵魂回到那生育和养育生命的那一片泥土上呢? ⑿灵魂或许是不会流浪的,它既已注定永远属于某一粒土,不管岁月多么的苍凉,不管脚步多么的遥远,不管回家的路是多么的漫长,不管生命是多么的沉重,它们都是一定要飞回去的,回到那一粒熟稔温热的泥土上,回到那一缕低低盘旋的炊烟里,回到那一条歪歪的田塍上,回到那一声苍老的召唤里…… (选自《散文百家》) 1.文中的蒲公英具有哪些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2.结合语境,赏析下列语句。(2分) 或开在一蓬枯白得如同旧白线的枯草蓬子里,像飘落在地上的一朵野菊,像一簇微微燃烧的火苗。 3. 第④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4.文章第⑿段中运用四个“不管”和一个“一定”,其表达效果是什么?(2分) 5.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标题“回家的花朵”的含义。(4分)
|
|
| 12. 难度:简单 | |
|
根据课文默写。(10分) 1.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蒹葭》) 3.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4.且壮士不死即已, 死即举大名耳, ? (司马迁《陈涉世家》) 5.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6.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月黑雁飞高, 。(卢纶《塞下曲》) 8.愿将腰下剑, 。 (李白《塞下曲》) 9.蒌蒿满地芦芽短,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
| 13. 难度:简单 | |
|
陈光标——中国首善、正义人物、高调慈善倡导者。自汶川地震后,关于他积德行善的种种事迹,便时常见诸报端。2011年3月11日,他以个人名义向云南盈江地震灾区捐献20万元人民币。2011年8月16日,陈光标向井冈山、泰州黄桥革命老区等,捐赠款物价值总计3100万元。但众人对他的这种“高调慈善”行为一直颇有争议。近期,他在微博留言:“要送莫言豪宅”。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一片议论,再次把陈光标的“高调慈善”推到了风口浪尖。有人认为做慈善就应该低调,“做好事不留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也有人认为“高调慈善”能激发大家一起做慈善热情。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150字左右。(6分)
|
|
| 14. 难度:简单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也许你只是一滴雨露,但你怎能忘却自己滋润的一棵干枯小草快慰的欢笑?也许你只是一抹阳光,但你怎能忘却你拨开阴霾天空时人们眼中希冀的眼神?生活是一首乐曲,如果没有你我敲击的或高昂或低沉的音符,又如何能奏出甜美的旋律? 请以“我也是生活的主角”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 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② 不少于600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