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
| 3. 难度:简单 | |||||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
|||||
| 4.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句句中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 5.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
|||||
| 6.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组中“之”字作动词用的一项是( )。(2分)
|
|||||
| 7.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组中“而”字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2分)
|
|||||
| 8.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组中划线词意思一样的一项是( )。(2分)
|
|||||
| 9.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2分)
|
|||||
| 10.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句中不含词类活用词的一项是( )。(2分)
|
|||||
| 11.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句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2分)
|
|||||
| 12. 难度:简单 | |||||
|
选出下列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2分)
|
|||||
| 13. 难度:简单 | |||||
|
选出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 )(2分)
|
|||||
| 14. 难度:中等 | |
|
根据提示写出成语。(4分) 成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鼓作气”、“舍生取义”等都出自所学课文,另外还有:出自“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成语依次是 、 ;出自“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成语是 ;出自“将军身被坚执锐”的成语是 ;出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成语是 ;出自《愚公移山》的成语是 ;出自“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的成语是 。在《隆中对》和《出师表》中都提到一个著名的史实,根据它概括出的成语是 。
|
|
| 15. 难度:中等 | |
|
名著《水浒》阅读考查。(7分) 1.第二天,A一路喝酒,喝到快活林,明明只有五分酒,却装成十分醉。见一个高大的汉子在槐树下乘凉,猜想这就是蒋门神。A用了打草惊蛇的法子,东倒西歪地先进了酒店,嚷嚷着:“店家过来”酒保跑过来,“客官有什么吩咐?”A说:“我问你,你家主人姓什么?”“姓蒋。”“不对,他姓王。”酒保奇怪了,“怎么会姓王?”“他叫王八蛋。”“啊?”柜台后面的老板娘火了,“这家伙想找死啊?”A提起老板娘,扑通一声丢进大酒缸里。这一下蒋门神坐不住了,大步赶过来。A迎上去,举起两个拳头在蒋门神面前晃了晃,忽然转身就走。蒋门神大怒,正要追赶,没提防A回转身起左脚踢中蒋门神的小肚子,疼得蒋门神蹲下去,紧接着A的右脚又起,踢在对方额角,蒋门神往后便倒。这一招有讲究,叫“玉环步,鸳鸯脚”。 A踩住蒋门神,一顿重拳,打得蒋门神连声求饶。A教训了他一顿,“你把抢来的酒店还给人家,今天就离开快活林,再不许回来”快活林酒店再不姓蒋,又重新姓施了。 A是 ,节选的故事情节名为《 》,写出了A的 、 主要性格特点(4分) 2.B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B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B是 ,节选的故事情节名为《 》,文段着力写出了B 的性格特点(4分)
|
|
| 16. 难度:简单 | |
|
默写填空。(凡错字、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15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肠断白蘋洲。 2.《关雎》中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美好择偶标准的诗句是 。 3.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4.《观刈麦》中间接写出当时劳动人民如此辛苦的社会原因是 。 5.《月夜》中简洁传神地描绘出春夜天空景象的诗句是 。 6.《卜算子 咏梅》中赞叹梅花身形残败但品质坚贞的词句是 , 。 7.《渔家傲 秋思》中抒思乡情明报国志的词句是 , 。 8.《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苏轼用典故表明希望获得重用的词句是 , 。 9. 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将抽象的“愁”物化出来的词句是 , 。 10.《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用 , 描绘出了他心心念念着军营生活,渴望战场杀敌卫国的心情。
|
|
| 17. 难度:中等 | |
|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句中划线词语。(2分) (1)固以怪之 (2)所罾鱼腹 (3)之次所旁 (4)陈胜王 2.解释下列古今异义的词语。(4分) (1)会天大雨 古义: 今义: (2)卒中往往语 古义: 今义: 3.翻译句子。(4分)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4.文段揭示秦末农民起义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1分) 5.陈胜吴广决定起义后所做的舆论准备工作是 和 ,这说明陈胜具有 性格。(3分)
|
|
| 18. 难度:中等 | |
|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句中划线词语。(2分) (1)请广于君 (2)非若是也 (3)秦王色挠 (4)寡人谕矣 2.翻译。(2分)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唐雎与秦王的交涉过程成三个阶段,文段第一段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段前半部分是第二个阶段 ,后半部分是第三个阶段行动警告,展现了主人公唐雎 、 的风采。(4分) 4.为了突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文段采用了什么写法?(1分)
|
|
| 19. 难度:中等 | |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出文段中所缺的句子。(3分) (1) (2) (3) 2.解释句中划线词语。(2分) (1)池非不深 (2)委而去之 (3)亲戚畔之 (4)寡助之至 3.翻译。(2分)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均用原文回答)(2分) 5.文段中采用什么论据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1分)
|
|
| 20. 难度:中等 | |
|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出文段中所缺的句子。(2分) (1) (2) 2.解释句中加点词语。(2分) (1)曾益其所不能 (2)苦其心志 (3)管夷吾举于士 (4)法家拂士 3.翻译。(2分)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属于什么论证方法?(1分) 5.文中列举历史人物的经历证明“堪当大任的人必先经受住磨难”,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何启示?(2分)
|
|
| 21. 难度:中等 | |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 ,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出文段中所缺的句子。(4分) (1) (2) (3) (4) 2.解释句中划线词语。(2分) (1)可以辟患 (2)蹴尔 (3)穷乏者得我 (4)乡为身死而不受 3.翻译。(4分)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文首用人们对鱼和熊掌做取舍的现象打比方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这种论证方法叫什么?(1分) 5.“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两个事例在性质上成相反性,以此特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叫什么?(1分) 6.议论文中根据论点联系实际而提出的希望、措施等叫结论,本文中哪一句体现了作者的希望?(1分) 7.请你用当今两个性质相反的事例替换掉 “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两个事例,你会换成哪两个?(2分)
|
|
| 22. 难度:中等 | |
|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 1.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出文段中所缺的句子。(3分) (1) (2) (3) 2.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2分)小惠未徧: , 。 3.解释加点词语并指出其是哪种古汉语特殊语法现象。(4分) (1)牺牲玉帛: , 。 (2)神弗福也: , 。 4.翻译。(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为什么曹刿认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这说明他具有怎样的素质?(2分) 6.“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的这句话向鲁庄公解释了实战中哪方面的知识?这说明曹刿还具备什么素质?(2分)
|
|
| 23. 难度:中等 | |
|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 ,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出文段中所缺的句子。(3分) (1) (2) (3) 2.2、解释句中划线词语。(2分) (1)昳丽 (2)客之美我 (3)诚知不如 (4)谤讥于市朝 3.翻译。(4分) (1)、臣之妻私臣: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4.邹忌采用什么方法让齐威王听进劝告的?(1分)
|
|
| 24. 难度:中等 | |
|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1.解释句中划线词语。(2分) (1)再拜 (2)知类 (3)长木 (4)虽然 2.翻译。(2分) 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3.墨子在劝服楚王时先以“邻人”为例,这是运用了 方法,再用“荆、宋”与“邻人”作 ,从而推理出了“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这样的劝说方法 也使用过(请用课文内的人物填写。)。(3分) 4.墨子劝服公输盘时指明其助楚攻宋的行为是“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而劝服楚王时是“为与此同类”,表明墨子对公输用了 方式、对楚王用了 方式进行劝服。(2分) 5.墨子劝服楚王的方式方法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何启示?(2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