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误字,找出来并改正。(2分) 千资百态 危言耸听 半明半寐 旁若无人 刨根纠底 扬长而去 西来攘径 密密麻麻
|
|||||||||||
| 3. 难度:简单 | |||||
|
下列连接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
| 4. 难度:中等 | |||||
|
填在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置身于一方有书的天地,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它睿智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映照得 。 打开书,走进 的思想丛林,我们便会顿觉异香弥漫, ,总能在油墨的芬芳中感悟到些什么。当我们与书中那 的人和事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便会发现生命曾经隐忍的种种深义。
|
|||||
| 5. 难度:中等 | |
|
仿照例句,再写一句。(2分) 例句: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
|
|
| 6. 难度:简单 | |
|
默写。(10分) 1.海上的夜是柔和的, , 。 2.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 。 3.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 。 4.东风不与周郎便, 。 5.谁道人生无再少? , 。 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的景物,暗示着时光流逝、蕴涵自然理趣的一联是: , 。
|
|
| 7. 难度:中等 | |
|
阅读理解(14分) [甲]: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乙]: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①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②亦必悖矣。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1)楚人有涉江者: (2)是吾剑之所从坠: (3)以此任物: (4)人问其故: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2)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3.用[甲][乙]两文中的句子填空。(4分) (1)[甲]文中表明事件发生起因的语句是: 。 表明楚人不知客观实际发生变化的语句是: 。 (2)[乙]文中小孩被投到江中的理由是: 。 4.[甲][乙]两文都说明了同一个道理。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表述。(2分)
|
|
| 8. 难度:中等 | |
|
阅读理解。(18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迎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还辨得出五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1.这一段文字叙述的是什么往事?作者认为这一往事对她而言,有怎样的意义?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4分)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老师讲课“入情”的,请举例说明。(4分) 3.选文中说“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种感情”所指的内容是什么?(3分) 4.“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此句中“雕镂下”一词能否换成“留下”?为什么?(3分) 5.“观察”是写作的必要条件,作者就很善于观察,她写两位老师,一位抓住了“左右摇晃的身子”,一位抓住了“注满情思的眼睛”。你的老师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请加以描绘。(4分)(50字以内)
|
|
| 9. 难度:中等 | |
|
阅读理解。(18分) 她是个仅仅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普通摊贩,卖50元(台币)3把的小白菜是她的专长。她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是“丑”,不足1.5米的身高,幼年时因被烫伤,右手手指神经受损,五指蜷曲,双足又因为长期站立,压迫脚掌成五角形,同时蜂窝性组织炎长期困扰着她,严重时走路是一跛一跛的。 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妇人,却与姚明、成龙等48人,一齐登上了亚洲《福布斯》杂志“亚太慈善英雄人物”排行榜。在美国《时代》周刊近日公布的2010年度最具影响力百位人物名单中,位列英雄类人物奖第8名,著名导演李安亲自执笔为她在《时代》杂志上撰文介绍,在介绍文最后一段里,李安甚至用了“amazing”这个词,意思是“了不起”。 她的行为感动了全世界,但她却浑然不知。《福布斯》慈善榜公布的当天,她正忙着在她的菜摊前卖菜。这个位于台北市中央市场内的小菜摊还是她母亲留下来的,她从13岁开始就在这了,一站就是48年。当年,她的母亲难产,家中却穷得连就医的保证金都缴不起,最终延误了抢救时机,一家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母亲死去。为了养活家里的4个弟妹,13岁的她只好辍学,接手家里的菜摊。此后每天清晨4点起床去批发蔬菜,忙到晚上9点收摊,日复一日,眨眼,她在菜摊上度过了48个年头。除了除夕,几乎全年无休,2003年“非典”暴发后,才能休息12天,因为菜市场每个月要消一次毒。为了照顾家中老小,她至今孑然一身,并认为用一个人的牺牲换取全家的幸福,这种牺牲是“理所当然”的。 她的一生是极其节俭的,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一天吃饭用不到100元台币,或是酱油拌饭,或是整整一周只吃一瓶豆腐乳佐餐,最奢侈也就是买个快餐,中餐吃一半,晚餐再吃一半,就连病了也不情愿去医院,总是自己买点药吃,一是怕花钱,二是担心客人流失,生意下滑。这样一个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瓣用的女人,近20年来却捐献了1000万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250万)给社会,这其中需要卖出多少把小白菜,多少条黄瓜才能攒到1000万元?我们谁也不得而知。她一直认为“钱,要给需要的人才有用”。1993年她捐款100万元给佛光学院,2004年她把多年卖菜积蓄的100万捐给儿童基金会,2005年她得知仁爱小学要建图书馆,就把全部积蓄450万元捐出,当听说有福利院缺少经费,她立刻捐出100万元新台币,这个数字甚至比马英九捐的20万还多出整整80万! 她默默地做着这一切,感觉是那么的平常与快乐,甚至觉得只是“舍得与舍不得”之类的简单小事。少年时期的贫困让她对生活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当她站在教堂跟着旋律唱《感恩的心》时,她的心是充满感动的,为那些曾经给予自己帮助,自己也帮助过的人。她根本就没想过要出名,只是发自由心地想去这么做。当她被评选为2010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位英雄人物时,媒体记者纷至沓来对她进行追踪报道,她慌乱不知所措,甚至当马英九亲自给她打电话鼓励她时,她考虑再三才肯答应出席《时代》周刊的颁奖大会。在这之前她不知道《时代》是什么?更不知道是谁推荐了她。 出名后的她拒绝了做广告代言人,一心只想尽快回到菜场去卖菜,她认为那里才是她的人生舞台,只有在那儿,她的一颗心才能真正安定下来。 她叫陈树菊,台东一位卖了半个世纪菜的普通阿婆。 富人的慷慨,让人看到慈善的力量,而一个平凡老百姓的慷慨,则让人看到人性的美德。他们是我们心中不灭的那盏灯,照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不管外界如何纷扰,都不因善小而不为。 1.“除了除夕,几乎全年不休息”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2.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她的一生是极其节俭的,甚至节俭到了苛刻的地步”?(3分) 3.文中画线的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3分) 4.“她默默地做着这一切”中的“这一切”指代什么?(3分) 5.点明文章主旨的是哪个句子?(3分) 6.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善于以貌取人。读了本文后,你有哪些感悟?(3分)
|
|
| 10. 难度:中等 | |
|
作文(50分) 升入初中,你开始了全新的学习生活。新的环境,新的老师和同学,都会给你新的感受,对生活你会有新的认识,对未来你会有新的梦想……你准备好如何面对这一切了吗? 请你以“初中,你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侧重于对初中生活的体验和想法。②要写真话,抒真情。③为了内容充实,最好不要少于600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