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大雁归来》练习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雾(ǎi)                           默(jiān)

B.线(qū)                           猎(shǒu)

C.香(pú)                           泽(zhǎo)

D.鸡(zhì)                          黑(lí)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融化     暄嚷                        B.邀请     凋零

C.想像     枯燥                        D.鸭蹼     窥探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修辞手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B.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C.当说必说,不要怕丢了“乌纱帽”。

D.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的词语使用不当的是( )

A.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它保持缄默

B.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C.返回的雁群,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

D.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6ec8aac122bd4f6e

  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大雁到了目的地,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三月的大雁则不同。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②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1.画线句①的含义是什么?

2.大雁的飞行路线是曲线还是直线?

定期迁徙的大雁在黑夜将飞行_________英里。

3.由第三、第四段可以知道,什么季节允许猎杀大雁?什么季节不允许?在这些季节大雁怎么活动?

4.画线句②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蚯蚓,是一种环节动物,属质足纲寡毛目。

②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以腐殖有机物和泥土为食。凡经它吞入而排出的泥土均成团烂结构,增强了土壤中的透气性和透水性,而且它排出的粪便是一种良好的有机肥料,富有硝酸盐和钾盐,可改变酸性或碱性土壤,使变成中性,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有利。因此,自古以来,蚯蚓就被人们誉为“耕耘能手”和改良土壤的“功臣”。

③蚯蚓有惊人的消化系统,嗜粪肥和各种有机废物,除玻璃、塑料和金属外,其他垃圾它都“吃”,诸如蛋壳、香蕉皮、硬纸板或下水道中的污物,它都吃得津津有味,而且胃口也大得惊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座蚯蚓养殖工厂,养殖了5亿条蚯蚓,每天吃掉垃圾200吨,并获得了大量的优质肥料。日本的一家工厂,每年处理木浆残渣需要40万美元,而购进125吨蚯蚓后,不仅及时清理了这些废料,还可以转而将蚯蚓粪便卖给附近的蔬菜农场,很快就收回了成本。所以,蚯蚓既是保护环境、处理城市有机废物的“主力军”,又是优质肥料的天然制造者。

④蚯蚓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因而成为现代化畜牧业、渔业的优良饲料、饵料。近年来,人们把蚯蚓烹调成营养丰富的佳肴。将来蚯蚓有可能成为人类摄食的主要动物蛋白。

⑤由此看来,蚯蚓确实是人类的挚友。由于蚯蚓神通广大,又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快、易管理等特点,很适合规模养殖利用,让它为人类造福。

1.第②段划线的“其”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画横线句在第三段中的作用。

3.第④段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第⑤自然段在全文的作用。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一位自尊心极强的同学做错了某件事,建议他去道歉,可以这样说( )

A.这件事你错了,该找人赔礼道歉去!

B.这事咱们也有不对,最好还是去向人家说清楚。

C.这事你难道没做错吗?赶快去认错!

D.这事你是确确实实做错了,还不去认错?

 

四、其他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给划线字注音。

默(    )  雾(    )  探(    )  猎(    )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根据解释写出课本中的词语。

(1)有所顾虑,不敢大胆说话或行动。(    )

(2)不把一切放在眼里,形容自高自大。(    )

(3)闭口不开。(    )

(4)从小孔或隐蔽处偷看。(    )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圈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并在“(    )”中改正。

1.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辨论。(    )

2.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优郁。(    )

3.单调枯躁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1.每年三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作赌注。

这个基本的信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雁都要吹起联合的号角

号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读课文,按内容填空。

作者描写大雁,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修辞,描写了大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具有_____________观念。它们的迁徙是一首_____________,它们和人类一样有感情,有灵性。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大雁的_____________之情。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大雁到了目的地,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三月的大雁则不同。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  a  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  b  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  c  下来。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1.选择下列词语填在a、b、c处。

翱翔    盘旋    振动    滑翔    扇动    回旋

2.文中加“    ”的“我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根据文段,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威斯康星法规的内容。

4.如何理解“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一句?

5.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于是人们就得出结论□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

我和我的学生注意到每支雁队组成的数字。六年之后,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从数字分析中发现,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的雁队,要比偶尔出现一只,多得多。换句话说,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而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我们先前所提出来的那种想像,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1.在文中“□”填上标点符号。

2.为“爱鸟者”的解释选择正确答案(    )

A.“我”    B.爱鸟的人    C.“我”及像“我”一样的人

3.文中划线词“所有”能否去掉?为什么?

4.如何理解画“     ”句子所表达的感情?

5.人类为了一己私欲,使大雁失去亲人,使孤雁如此悲痛,于心何忍!请你写一条警示性的标语,要求人们保护大雁,保护动物。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①蛇类是古老而现生的爬行动物,在分类学上与蜥蜴类同为爬行纲动物的有鳞亚纲。

②当今地球上栖居的蛇类有3000种左右,其中毒蛇约650种,隶归于约400属11科。此外,还有2科化石种类。我国所产的蛇类有8科64属200余种,其中毒蛇约40多种。

③蛇类在世界上的水平分布,以热带、亚热带的数量和种类最多,寒带最少。蛇类垂直分布最高记载是海拔4880米。2000米以上种类较少。从沿海到海拔1000米左右最多。

④蛇类的栖居场所很多。有穴居的盲蛇,洞栖的红沙蟒,树栖的有过树蛇等;陆栖的如锦蛇,淡水栖的如水游蛇,海水栖的如海蛇等。

⑤蛇类的活动有明显的昼夜性和季节性。眼镜王蛇、眼镜蛇为昼行性蛇类,金环蛇、银环蛇怕强光,为夜行性蛇类,尖吻蝮、蝮蛇喜欢弱光,为晨昏性蛇类。

⑥决定蛇类昼夜活动规律的因素相当复杂,主要有视细胞的类型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也有温度与湿度对蛇类活动产生的影响。蛇一般在天气闷热、雷阵雨前后或久雨骤晴,空气湿度较大时喜外出活动。

⑦蛇类活动的季节性也很明显。一般蛇的活动期是从春天到冬初。每年3月中下旬,蛇类冬眠初醒反应迟钝;4月下旬至5月初时,蛇四处觅食、蜕皮,随后进入交配季节;6月间的蛇活动频繁;7~8月气温较高,蛇多迁往水边隐蔽处生活,清晨、夜晚出来活动;9~10月的蛇大量捕食,以增加体内养分的积累,为越冬准备;11月间气温降至13℃以下,蛇类陆续入洞冬眠。

⑧在蛇类的肥育时期,也正是捉蛇、吃蛇旺季,蛇遭受大量捕杀,年复一年,致使野生蛇类的质量和种群数量逐年下降,还因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乡建设与改造,蛇类的存活变得愈来愈困难。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严禁捕杀野生蛇,并运用生态学知识,改善蛇类生存条件。

⑨20世纪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取得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曾受到大自然严酷的惩罚与报复。以蛇为例,我国南方有些地区,因蛇类数量剧减,造成鼠害的发生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日益严重的威胁。

⑩总结人类的经验,在蛇年伊始,我们严肃地谈谈蛇的保护问题,无论对于蛇还是我们人类,其意义都是深远而现实的。

1.根据第①段意思填表。

2.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第⑧⑨两段的中心意思。(不超过25个字)

3.文章在介绍蛇的生活习性时,主要说明的是栖居场所和生活习性。其中,略写的是_____________,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决定蛇的生活习性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第①②段中出现的植物分类学上的概念,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

列为:纲——亚纲——科——种——属。(    )

(2)“蛇类垂直分布最高记载是海拔4880米”。用通俗的语言转述这句话的意思,应是:蛇类最高可以生活在海拔4880米的地方。(    )

(3)第⑨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4)第⑩段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其作用是点明主旨。(    )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语言的创新与应用。

历史是一艘行进的船,时间是一张网。我们每个人都在船上张网捕鱼。有勤奋聪明的,就捕得多些;有(    )的,就捕得少些。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到时大家都得扔掉网上岸。翻检个人的捕获,在20世纪的作业中,有  a  ;有  b  ;有爱因斯坦这样的好手,创造了一个物理的新纪元;有毛泽东这样的伟人,创造了一个共和国。而空手上岸的人也不在少数。21世纪,我们将有什么样的创造,将出现什么样的世纪人物呢?这对有幸站在世纪门槛上的人,至少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和诱惑。

1.根据语境,文中括号内应填入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一个与“20世纪的作业中”中“作业”意思相同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3.模仿画横线的句子,写一个句子。

例句:历史是一本书,时间是一支笔。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a、b处各填一个句子,要与后面两个例子句式相同或相似。

补写句: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