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看拼音写汉字:(4分) 万lài( )俱寂 yān ( )红 抽yē( ) mù( )集
|
|
| 2. 难度:简单 | |
|
完成下列成语:(4分) 故弄 虚 风 残年 指一算 理力争
|
|
| 3. 难度:简单 | |
|
默写。(8分) 1.感时花溅泪, 。(《 》) 2. ,铁马冰河入梦来。(作者 ) 3.商女不知亡国恨, 。 4.海内存知己, 5.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 ,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
|
| 4. 难度:简单 | |
|
请仿照例句,再写两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4分) 例: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语文是 语文是
|
|
| 5. 难度:简单 | |
|
写出两句抒发爱国情怀的古诗文。(2分)
|
|
| 6.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语句非常巧妙地用某些动物来比喻各种类型的人,你能说出各自所用动物名称吗?(任选两题作答)(2分) 例: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 A、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B、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C、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
|
| 7. 难度:简单 | |
|
阅读,完成文后题目(6分)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③地,遂得水. 导读 :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 注释:①管仲,隰(xí )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③掘:挖. 1.解释划线的词 (2分) 春往而冬反( ) 迷惑失道( ) 2.翻译(2分):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3.文中故事是成语___ 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 ______。(2分)
|
|
| 8. 难度:简单 | |
|
阅读,完成题目(6分)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 。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按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空。(2分) 2.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2分)。 3.这首诗用词精炼形象,请以填空句为例加以赏析。(2分)
|
|
| 9. 难度:简单 | |||||
|
阅读,完成文后题目。(11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________“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________“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________“散学了,——你们走吧。” 1.在________里填上恰当的标点。(3分) 2.选段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2分) 3.“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加粗词“忽然”表明了什么?(2分) 4.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是因为( )(2分)
5.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
| 10. 难度:简单 | |
|
阅读摆渡老人,完成文后题目(13分) ①读中学时,学校设在邻村,与我们村有一条河隔着,便认识了那摆渡老人。 ②当时,那老人一直是我们取乐的对象。每到放学,肚子饿得直叫的我们便一窝蜂向渡口跑去,挤在那儿。渡船只要一近岸,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向船上跃去。虽然老人很有经验,未到岸边便做好回撑的准备,但超载和落水的事仍然时有发生。超载时,船上的,岸上的,都望着老人手忙脚乱的样子大笑。夏天下雨时,大家总是把伞迎着风,看着渡船被吹到离渡口好远的地方,老人一番折腾,将船撑到渡口,我们便哄笑着上了岸。 ③最有意思的要数冬天(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冬天很冷,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每天早晨,当我们赶到渡口时,总看见老人在那边晃着船,好长时间,才把船晃过来。望着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势,我们总是哄笑,一直到船靠岸。我们往往因此耽误了早读,但我们都挺愿意。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迟点起来,反正去早了也过不了河。我们都为找到一个偷懒的理由而感到高兴。当时的我们,是“心忧读书愿天寒”。 ④那一天特别冷,我因有事起了个早,吃过早饭后,便不紧不慢地向学校走去。到渡口时我惊奇地发现,那老人不是我预料的那样正在“跳舞”,却已经到了这边。我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老人咳嗽了一声,缓缓地说:“许是人老了,早上总起不来。昨天听学校说耽误了学生上早读,今天我就起了早。谁知等了好长时间,才来了你一个人。”说完,便送我过河。 ⑤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头对我说道:“你们小孩子可要好好读书啊。”那双眼中竟满含着期待和爱意,我心中一震,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沾满冰碴的白胡子,一双手冻得发紫,猛地问道:“你干啥要吃这份苦呢?”好久,老人长叹一声说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曾吵着要上学,但终究没上成。后来他得病去了,我一直感到对不起他,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谈话间,船已到岸。待我上岸后,老人把船向河那边撑去。看着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 ⑥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了。以后,我们上船再也没有起哄。于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笑容。 ⑦再后来,两岸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最后一次过河时,老人对我们说:“以后不再送你们过河了,你们要记住,好好读书。” ⑧“好好读书”,这句话一直留在我记忆中。 ⑨真想再见见摆渡老人。 1.本文具体描述了摆渡老人接送“我们”过河上学的辛劳。先写老人因“我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手忙脚乱,一番折腾;再写因________________,老人好不容易“才把船晃过来”;最后写老人不顾自己________________,特地起大早送“我们”过河上学。(3分) 2.第⑤段中摆渡老人说“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说为什么老人觉得这样做“心里好受些”。(2分) 3.第⑤段中加粗的语句表现了“我”当时____和_______的心情。(2分) 4. “摆渡老人”中的“摆渡”可以理解为老人对“我们”生活、思想上的帮助。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摆渡者”,请你展开联想,按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三个句子。(6分) 示例:(1)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 (2)“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校园。 仿句:
|
|
| 11. 难度:简单 | |
|
作文(40分) 声音无处不在:大自然中的风声雨声、蝉鸣鸟语;生活中的歌声书声,亲人朋友的安慰、鼓励、批评;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其中,一定有某种声音让你难忘。它也许会让你想起一段往事,也许会让你产生丰富的想象,也许会让你领悟到可贵的哲理…… 请你以“声音”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和人名,否则扣分。 提示:本题可以写记叙性文体,写一件事,贯穿声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