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2013学年广东东莞松山湖南方外国语学校初一第一次月考语文卷(解析版)
一、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2分)

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分)

3.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卫灵公》)(2分

4.曾子曰:“________,______,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2分)

5.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龟虽寿》的诗句“                           ”作为内容就很合适。(2分)

 

二、其他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一路上,我们被美丽的景色(yòu)  ⑴  惑得忘了一切。五彩森林与高(sǒng) ⑵   的雪山交相辉映,溪流流(tǎng)  ⑶  于丛林中,阳光透过落落云霞(sǎ) ⑷  落下来,森林中偶尔钻出的几匹小骡马飞快地在山坡上奔跑。看着眼前的一切,我陶醉了。

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的品质。

B.张老师的语文课上得很好,全班同学都喜欢,只有李杰不喜欢。

C.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D.我用傻瓜相机将妈妈的一张张笑脸和一句句言语拍入镜头,制成像册。

 

四、其他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秋天景象的话。(80字之内)(4分)

张望 点缀 不知不觉 莺歌燕舞 硕果累累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

 

五、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综合性学习(5分)

1.新学年,新环境,新语文,开启了你新的旅程。一个月来的初中语文学习,让你有了新的收获,如:对“人生”有了深入的思考,对“生命”有了重新的感悟。请围绕“人生·生命”这一主题,用一句话把相关课文的学习感受写出来,用上“通过课文《             》的学习,我知道了(明白了,懂得了……)                                   ________                  ”的句式。(2分)

2.生活处处有语文,学习语文,贵在运用。假设你班要举行迎国庆联欢会,班主任执意让班长主持,但多数同学希望主持人要选举产生。为了实现多数同学的意愿,班里同学举荐你找老师谈谈,你如何对老师说?(3分)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①昂 首 观 之,项 为 之 强。              (1分)

②使 之 冲 烟 而 飞 鸣,作 青 云 白 鹤 观。(2分)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2分)

①项为之     强:                

②果如鹤云端 唳: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①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②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3.文章写了“我”看到“鹤唳云端”的景象和遇到那个“庞然大物”的经过,这两件事有什么相同点?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①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mí)    、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②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③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⑤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A.花的不幸是指十年前家门外的那株花,没人照料,甚至被人为地破坏。

B.人的不幸是指“我”遭受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英雄无用武之地。

C.人的不幸是指像“我”一样,遭遇一些意外或不顺。

D.花的不幸是指花不被人赏识,它的美毫无价值。

1.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帆”、“闪光的花的河流”,文章中这些语句表现了紫藤萝花的什么特点?(2分)

2.写出文章描写眼前紫藤萝茂盛的一个句子。(2分)

3.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方法有哪几种?请分别举例说明。(4分)

4.找出文章中有哲理的一句话,谈谈你的理解。(4分)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平分生命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

③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紧握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⑧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⑨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诺言。

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2分)

2.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感情?(2分)

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3.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简要概括。(2分)

4.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2分)

5.请概括文章的中心。(2分)

 

八、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名著导读(8分)

(1)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2)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这两首小诗是选自我国著名女诗人__________的《繁星》《春水》,这些小诗是诗人在印度诗人泰戈尔《____________》的影响下写成的。(2分)

2.第一首小诗主要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你又是如何理解这种情感的?(3分)

3.第二首诗中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其好处。(3分)

 

九、作文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作文( 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跨入初中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家园,触摸科学与时尚。生活是幸福的,但也是痛苦;生活是愉快的,但也有伤心……生活是酸甜苦辣的,是丰富多彩的!请以“我从来没有这样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幸福、愉快、自信、懊悔、伤心、生气等),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十、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凿壁借光(10分)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②人大姓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感叹,资⑤给以书,遂成大学⑥。

[注释]①逮:及,到达。②邑:同乡。③文不识:一个人的名字。④与:帮助。⑤资:借。⑥大学:大学者,很有学问的人。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⑴衡乃穿壁引其光 (      )         ⑵书映光而读之(     )

⑶衡乃与佣作而不求偿   (      ) ⑷成大学(    )

2.对文中划线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愿意得到你家的书,读遍它。

B.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全部读一遍。

C.我愿意得到你家的书,全部读一遍。

D.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读遍它。

3.文章表现了匡衡什么精神?(3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