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下面字形或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句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
| 3.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格的一项是( )(2分)
|
|||||
| 4. 难度:简单 |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的是( )(2分)
|
|||||
| 5. 难度:简单 | |
|
依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6. 难度:简单 | |
|
根据诗文完成下面的填空。(10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饮酒》)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路难》)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 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赤壁》) 7.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将写景、抒情、说理融为一体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望岳》中描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7. 难度:简单 | |
|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文后题目。(11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2分) 肉食者鄙 ________________ 牺牲玉帛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根据语段,你觉得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5.4月10日,菲律宾以黄岩岛的归属问题,挑起南海争端。5月11日,菲媒体报道:“阿基诺政府屡犯大错,菲律宾正沦为世界笑柄”;5月23日,菲网友在国际在线留言,批评阿基诺政府的对黄岩岛事件处理不当;6月8日,菲律宾总统访问美国寻求军事援助,遭菲律宾民众示威抗议。请你结合材料和文中曹刿的观点,谈谈对黄岩岛事态发展的预测及理由。(3分)
|
|
| 8. 难度:简单 | |
|
阅读记叙文语段,完成问候题目。(16分) 雪地里的红棉袄 ①30年前,我8岁。 ②母亲不在了,一群孩子挤在父亲的脊梁上,讨吃求穿,日子十分凄惶。 ③一个好心的媒人看着可怜,说家里没个女人,日子少光彩。于是,在那个黄青不接的春天,我大哥牵着一头瘦毛驴拖回了我的嫂子。她年长我15岁,嫁来时,穿着大红的棉袄,头上戴着大红的花,脸上虽有显而易见的菜色,但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接亲的驴屁股上绑着两袋玉米,哥说是嫂子用彩礼钱换的。 ④大约那年冬天吧,嫂子生了孩子。家里又多了张嘴,日子显得更加地拮据。我正在长身子的时候,对米饭有一种本能的渴求,但是,每次盛饭,我都悄悄地拖到最后。我知道,大哥是一家的主劳力,嫂嫂一张嘴管着两个人,只有我是一个闲人,所以,能少吃我尽量地少吃。 ⑤大哥牵挂着我,有一回,大哥趁嫂子不在,悄悄端给我一碗小米粥。嫂子回来时,我已添净了留在碗边边和嘴角的米粒。嫂子似乎察觉出了什么,眼圈儿红红的。晚上,嫂子借故支走大哥,说锅里有碗米粥,是留给我的,我揭开锅,却发现里面还掩着俩个鸡蛋。 ⑥我没喝,也没吃,跑到河里,破冰给侄女洗尿布。 ⑦“阿九,你太小,洗不净。”嫂子赶来,抱我到河边。她把我红肿的小手拉到她的怀里暖和,然后摸出两个鸡蛋,硬塞到我手里,“还热,吃吧。” ⑧那天,风大,雪大。嫂子仍然穿着那件红棉袄,在雪地里像一团火焰,我的心,也随着这团火焰火热火热的。 ⑨20年前,我18岁。 ⑩嫂子给我剃个新头,然后背着行李送我到小镇的车站上。 ?“阿九,咱家你最有出息,外出读书要学会自己疼自己。”她说。临开车的时候,她塞给我一袋东西,我打开一看,是六个鸡蛋。为了给我凑学费,嫂子卖掉了所有的鸡和鸡蛋,这六个鸡蛋,是我硬坚持着留下来给小侄女的。抱着鸡蛋,我无语而泣。 ?那天,风大,雪大。隔着车窗,嫂子跑着向我招手。我觉得是一团火焰在雪地里跳跃,尽管她穿的棉袄是蓝色的。 ?现在,我38岁,号称作家。 ?父亲和大哥已相继随我母亲去了。他们留下的最后一句话都是说给嫂子的:“真有来世,我变把椅子,让你坐着歇歇。” ?我与嫂子最末的相见,是去年春节携妻带小回老家去。那次,我特意到店里买了最好的蛋糕。嫂子养了一辈子鸡,收了一辈子的鸡蛋,自己,却没有正儿八经地尝过鸡蛋的味道。 ?嫂子捧着蛋糕,眼里有若隐若现的泪花。她没有吃,全给了我那贪吃的儿子。 ?那天,风很大,雪很大。透过玻璃窗,我看见嫂子从屋外抱着柴草进来给我烧炕,我觉得雪地里有一团火焰永不熄灭。虽然她穿的棉袄是黑色的。 ?晚上,嫂子坐在床上纳鞋底,一双鞋底可以到镇上换上两元钱。嫂子不断地纳鞋底,她纳好的鞋底可以摆满好几个炕。“阿九,你腰疼是不是熬夜坐的时间太长?”她说:“都这岁数了,还不会疼自己。” ?我没说话。我盯着嫂子久看,我突然发现她的眼睛已经深陷下去,像一眼枯井,而且头发竟也全白。但那一刻我跟30年前一样想:嫂子其实是最美的。 ?后来,我在日记里写过这样的话:嫂子是弓,我们是箭,弓因箭而弯。 21“我们”,自然也含着我的侄女,她现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1.从全文来看,本文的记叙顺序是:___________。(2分) 2.文章通过哪几件事情写出了嫂子对我的关心?(4分) 3.请概括“嫂子”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2分) 4.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文章多处运用了细节描写,请你找出其中一处并进行赏析。(4分) 5.结合全文,说说你对“嫂子是弓,我们是箭,弓因箭而弯”的理解。(4分)
|
|
| 9. 难度:简单 | |
|
阅读说明文语段,完成文后题目。(12分) 祸从天降,谁为真凶 ①2010年8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甘肃省舟曲县,昔日秀美的山中小城顿时满目疮痍,许多同胞不幸罹难。罪魁祸首,就是泥石流。那么,泥石流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②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相对于普通洪水,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最高体积含量可达80%,因而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③舟曲县城所在的白龙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山谷地势高差达1000-2000米,而且舟曲正好处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这给泥石流汇集和流动形成了天然的地理条件。舟曲位于龙门山地震活动带北缘,又临近天水地震活动带。由于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舟曲附近的地质构造岩性松软、破碎,风化程度严重,堆积物很多。此外,灾害发生之前持续的干旱造成附近山体干缩,加大了岩石间、山体间的缝隙,使原本已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互相之间更加没有黏性。 ④这些地质条件给舟曲埋下了安全隐患,但如果没有力量去推动这些松散物质的话,泥石流依然不会发生。暴雨就是推动泥石流的“手”。 ⑤处于黄土高坡上的舟曲县原本是一个干旱的地区,多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有历史记载的暴雨近百年来只发生过2次,分别是1973年7月12日的57.2毫米暴雨和1994年8月8日的63.3毫米暴雨。舟曲泥石流暴发当晚,该地区在短短40分钟内突降97毫米的大暴雨。大量的水浸透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形成了泥石流。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成了这场灾难的导火索和帮凶。 ⑥如果说强降雨是“导火索”的话,山体风化、水土流失则是“火药”,而人类活动担当了“催化剂”的角色。 ⑦20世纪50年代,舟曲县森林覆盖面大,生态环境平衡,有“陇上江南”之称。然而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从67%锐减到20%。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舟曲水土流失严重,山体风化,土地裸露,一旦遇到狂风暴雨,泥石流就容易形成并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另外,近10年来,舟曲县获批的大小水电站有55座。修建水电站要炸山辟地,会令岩体变得松动,植被遭到破坏,制造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更有甚者,舟曲矿产资源丰富,开矿遗留的废弃土石处理不当,使松散碎屑物质量大增。这样,在自然状态下需数十、数百乃至上千年才能聚集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量,现在几年内便达到了。桶里装满了“火药”,自然一点就炸。 ⑧由此可见,舟曲泥石流的形成不完全是因为天灾,人为因素也促进了泥石流的发生发展,扩大了它的规模,加重了危害程度。在经济发展中应该重视环保,只有真正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1.请简要概括舟曲泥石流形成的原因。(3分) ① ② ③ 2.第⑦段中划线句运用了作比较、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第②段“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一句中,划线的“往往”一词不能删掉的理由是什么?(2分) 4.第⑥段文字,在结构上起着 的作用,在语言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特点。(2分) 5.在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探索精神方面,你从文中获得怎样的感悟?(2分)
|
|
| 10. 难度:简单 | |
|
阅读议论文语段,完成文后题目。(10分) 读书与思考 ①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方法吗?当然需要。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做“记诵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记诵要好。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 ②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器官。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做垃圾处理。 ③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暇。青年人对新事物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里面即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以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青年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几近“不思”、“不学”,那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罔”和“殆”的危机。我看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的。大家要有清醒的意识,要在读书上多用脑。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此。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思考,才能增长学问。 ④总而言之,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_____________论证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文章以“读书与思考”为题,有什么作用?(2分) 4.请简要介绍一种你的读书方法,并说说它对你的影响。(3分)
|
|
| 11. 难度:简单 | |
|
作文(50分) 生活中,有温度的话语可以暖人心扉,让我们如沐春风;有温度的话语可以鼓舞斗志,让我们扬帆启航;有温度的话语可以启迪心灵,让我们豁然开朗;有温度的话语可以陶冶性情,让我们受益终生…… 成长中同,无数有温度的话语,伴随我们一路走来。 请以“有温度的话语”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