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2012学年湖北省丹江口市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各选项中字形和划线字注音、释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狼籍鄙夷(bǐ)震(hàn)维妙维(xiào,逼真)

B.迁(xǐ) 哽(yè)样(mó)锋芒露(bì,完全)

C.震(hàn)妒(jí)奋(kàng)义愤填(yīng,胸膛)

D.烦(zào)干(hé)憬(cōng)轻飞舞(màn,柔美)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句中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少学者认为,编写、使用地方教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B.这篇文章,大胆地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见解,读后颇有突飞猛进的感觉。

C.中国电信以先进技术为依托,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取得了石破天惊的成就。

D.随着“地球一小时”的一次来临,从斐济、新西兰到澳大利亚,再到亚洲、欧洲,世界许多著名城市的居民开始闲情逸致地享受烛光晚宴。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有关人士指出,近几年石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中东的主要产油区形势不稳造成的。

B.3年来,一直处于低谷徘徊的中国女排在本届世界杯中用一次近乎神奇的爆发式表现赢得了全国球迷的赞叹。

C.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别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却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一方面。

D.某些西方国家不断地把中国经济的崛起归结于不公平的竞争,并且越来越频繁地采取贸易保护主义。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对读书人进行精神迫害的封建科举制度,同时也反映了世态炎凉。

B.《水浒传》中塑造了许多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绿林好汉,武松即是其中一位,他从替兄报仇开始,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被逼上梁山。

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也称“诗三百”。分“风”“雅”“诵”三类,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D.“令”是一种敬辞。所以旧时人们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往往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将下面句子重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概括下面这则新闻主要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新华网3月28日电 (记者王丽、李劲峰)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正席卷西南大地,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极大困难。灾情还在持续,当群众最需帮助的紧要关头,干部、党员能不能冲锋在前,真正成为查实情、解民困的“主心骨”,将直接决定抗旱救灾能不能取得胜利。

水库龟裂、河谷断流、农田板结……灾情已经持续数月,有许多边远贫困群众饮水十分困难;春耕在即,大面积的田土迫切等待灌溉、翻犁。抗旱救灾任务艰巨,时间更为紧迫,眼下能不能带领和组织群众抢夺时机开辟水源、抗旱保苗,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考题。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在抗旱救灾的考验面前,党员、干部必须深入一线,尤其要到灾情最重、抗灾难度最大的地方解民忧。想不想挑重担作表率,敢不敢豁得出来、冲得上去,是检验党员、干部品质最好的“试金石”。

A.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席卷西南大地。

B.灾情造成许多边远贫困群众饮水困难。

C.抗旱救灾任务艰巨,时间更为紧迫。

D.抗旱救灾是检验党员干部的“试金石”。

 

二、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古诗词填空。(4分)

1.                             ,欲上青天揽明月。

2.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4.人生是什么?人生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是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理想;是龚自珍“                                           ”的奉献精神。

 

三、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4分)

今年“五一”,十堰市的小长假旅游火爆。在四年前,“两圈一带”省级发展战略中,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重要一翼,围绕“一江两山”,依托武当山、神农架,启动五龙宫索道、神农架滑雪场、房县温泉等重大项目建设。到目前为止,十堰市已经打造出了一些旅游品牌。

1.“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武当山的旅游广告词,请你依照此形式,为你熟悉的一个旅游景点拟写一句广告宣传语。(1分)

2.“五一”期间,学校准备组织同学旅游,遭到你父母的反对。你准备怎样劝说,同意征得他们?(2分)

3.如果有机会去神农架旅游,你认为何时去最合适?说说理由。(1分)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小小说,完成小题。(15分,每小题3分)

我们一样爱他们

张春风

天堂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偶尔才有慈善家跑来捐款。每次,全校师生都会倾巢而出:学生站在山岭上,手舞鲜花一路欢迎;而校长方子儒会亲自带队,用一个树藤扎成的土轿子抬客人上山。

这天,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这个年轻人不声不响,独自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由于道路崎岖,他沿途还摔伤了膝盖。当他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方子儒面前时,完全没有了城里人的光鲜形象。

“对不起!”年轻人显得有点尴尬,“我......想资助你们10名特困生。”

方子儒特别高兴。这里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乡,这送上门的好事,正求之不得呢!可是,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呢?方子儒殷勤地招呼道:“要不,您先去洗漱一下?我让学生们列队欢迎?”

年轻人慌乱地摆摆手:“千万不要......我不想耽搁,捐了款就走!”

方子儒点了点头。

15分钟后,方子儒恭敬地送上一份资助名单。

年轻人看也没看,说:“校长,我想您误会了!”

方子儒愣了愣,以为他突然变卦了,着急地说:“可是,这是我们千挑万选出来的学生。他们品学兼优,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说:“校长,我能亲自挑选资助对象吗?”

“当然!”方子儒长舒了一口气,“这是您的权利!但......他们绝对是最好的学生!倘若您不信,可以翻看他们往年的成绩单!”

年轻人笑了:“我当然相信,但请给我所有贫困生的名单!”

方子儒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找来所有30名贫困生的名单。年轻人要了一张白纸,小心地撕成一条条小纸条。然后,年轻人开始在小纸条上写上每一位贫困生的名字,写完一张,就揉成团丢在一个盘子里。

方子儒终于看出了端倪,疑惑地问道:“您.....是想抓阄决定资助的对象?”

年轻人点了点头:“是的,我觉得那样才公平!”

方子儒着急地说:“不行,那样你会不小心抽到坏孩子的。他们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不及格!”

年轻人停下手中的笔,问:“那他们逃过学么?”

方子儒想了想,说:“这......倒没有!他们只是功课不好,其他,没什么两样!”

年轻人坚定地说:“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谁又能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他们一样天真无邪,他们的心里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

3分钟后,年轻人抽出了10个人的名字。果不其然,其中有4名学生原本不在方子儒的推荐之列。

方子儒执意要举行一个公开的捐赠仪式,这是学校的惯例。年轻人却摇了摇头,说:“校长,能否替我向其他的20名学生道歉?”方子儒满脸惊愕,以为自己听错了。

年轻人的眼睛有些湿润,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我没有能力资助所有的贫困生。他们之所以没被选上,并不是因为不够好,只是运气差了一些!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弥补他们的遗憾!”

年轻人没有告诉校长,在15年前的一个穷山沟,他也是这样幸运地得到一位老华侨的捐助。当时,他是村民眼中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可是,老华侨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在我严厉,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10个字以内)。(3分)

2.第二段写到“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读完全文,写出“客人”的“特别”之处。(3分)

3.在确定“资助名单”上,方子儒和年轻人的标准和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

方子儒:                                                                   

年轻人:                                                                   

4.在小说情节展开过程中,年轻人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从选文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天在括号内。(3分)

有点尴尬→(          ) →(          )→笑了→(            )→满怀歉意

5.下面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是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主人公的出场做铺垫。

B.文题中的“他们”指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考不及格的贫困生。

C.文中从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方面,对比地描写了校长和年轻人,反映出两人截然不同的精神境界。

D.年轻人坚持用自己的方式确定资助对象,是因为他也曾幸运地得到捐助。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3分)

精美质朴的中国砖雕

砖雕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一种装饰工艺,与木雕、石雕合称为“建筑三雕”,并在工艺和造型上相互借鉴。中国砖雕历经千年演变,技艺炉火纯青,文化沉积厚重,风格流派众多。

古代的砖有方砖、条砖、空心砖等,其中方砖和条砖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古砖中的铭砖和画像砖弥足珍贵,前者镌刻年代或吉祥语,后者雕饰各种题材的图画和装饰纹样,这些遗存历史印迹的文物,对于历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砖的出现在我国不迟于周代,陕西岐山出土的西周晚期空心砖可为印证。春秋战国时期,砖雕工艺初露端倪,出现了模印铺地花砖,纹饰有米字纹、绳纹、回纹等。

秦代的砖雕更加精细,咸阳秦都遗址出土的龙凤纹空心砖,形态矫健、生动,呼之欲出。至汉代,流行陵墓画像砖、画像石,尤以东汉为盛。汉画像砖承袭模压印花工艺,雕工更胜前朝,纹饰题材广泛,包括战争、劳动、生活、自然风光、神话传说等。构图疏密有致,风格古拙、雄健。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兴起,砖塔盛行,砖雕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唐代砖雕在建筑上应用更广,采用先模压后雕刻技法,使作品更精细,更立体。这一时期盛行花砖铺地,常以莲花、宝相花、忍冬等为饰。宋代的《营造法式》,首次以文字规范砖雕技法,在模印花砖的基础上,发展了更精细的原坯雕凿法。

明代中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更费工时的石雕和琉璃成为高级建筑的新宠,砖雕则降低身份广泛应用于民间小式建筑。

至清代,砖雕技法不断开拓,制作精益求精,表现形式花样翻新,纹饰题材包罗万象,迎来了砖雕的黄金时代。清中叶,受“巴洛克”、“洛可可”等西洋建筑风格影响,砖雕工艺精细入微,并形成有地域特色的各种砖雕流派。这一时期,派生于砖雕的灰塑也粉墨登场,使民间建筑更加绚丽多姿。

砖雕主要用于装饰建筑的外部构件,如照壁、门、窗、墙和屋顶等。照壁是具有屏障功能的独立墙体,砖雕的装饰重点在壁身部位。常见的装饰构图有两种:用线脚围成方形“池子”,再以四角的“岔花”衬托“中心花”;或采用绘画形式,不拘一格地自由构图。照壁砖雕饰纹题材广泛,包括福、禄、寿、喜等吉祥文字,以及寓意吉祥的人物、动物、花草等。门户砖雕主要用于装饰门头、门楣等部位。屋顶砖雕主要用于装饰屋脊和各种脊饰。砖雕脊饰种类繁多,不同地区风格各异。

中国砖雕技艺精湛,文化内涵丰厚,艺术造诣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选自《科学之友》)

1.选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结构?主体部分是按照说明顺序来说明的?(2分)

2.中国砖雕具有哪些特征?(2分)

3.细读选文,填写下表。(3分)

中国砖雕分类

分类标准

具体内容

外观形式

铭砖、画像砖

雕刻工艺

4.第五段中加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5.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①砖的出现在我国不迟于周代。

②至清代,砖雕技法不断开拓,制作精益求精,表现形式花样翻新,纹饰题材包罗万象,迎来了砖雕的黄金时代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语。

(1)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2)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3)便扶向路,处处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4.全文以渔人的          为线索,第二、三段是全文的中心,写桃花源   

            的生活环境和            的社会风尚。在写法上,本文很有特色:一是既有浓烈的浪漫虚幻色彩,又有强烈的真实感人力量,这种写法叫             ;二是写桃花源不是单刀直入,而是曲折回环。进入桃花源,先写自然风光,再写人们生活,这样文章看起来就显得                    ;三是本文语言具有                        

 

六、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阅读《使至塞上》一诗,完成小题。(4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请结合诗句说明本诗的题材特点。(2分)

2.本诗的颈联写得很传神,请你从意境、情感、修辞、炼字等方面任选一点进行赏析。(2分)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作文(50分)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请以“我            ,我快乐”为题作文;

(2)以“爱的方式”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选择题目(1)的,请先将题目填充完整,然后作文;选择题目(2)的请另拟文题。②联系现实生活,写出真情实感。③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④不少于6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