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 ,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1分) 2.在房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政府下发通知,各地兴建经济适用房,建成后就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名句 , (2分) 3.《观刈麦》一诗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 , 。(2分) 4.令初下, , 。(《邹忌讽齐王纳谏》)(1分) 5.默写杜牧《泊秦淮》。(4分) , 。 , 。
|
|
| 2. 难度:简单 | |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怀着chì tòng的热爱。 2.这种qī xī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 3.看到cāng hǎi sāng tián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4.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chóng dǎo fù zhé
|
|
| 3. 难度:简单 | |
|
下列划线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知识守护生命”是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的大型公益活动。B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 C由“潜能”“坚持”“团队”“生命”四部分组成,D是新学期之初教育部门奉献给全国近4亿多名青少年的一份礼物。有专家认为,生命教育是教育之源,教会学生珍惜生命是教育主旨以人为本的回归。
|
|
| 4. 难度:简单 | |
|
从下面的A项中选择至少二个词语,从B项中选择一组关联词语,描写一段关于初中校园生活的话,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方法。(80字以内)(4分) A 茁壮 鞭策 丰硕 津津乐道 春华秋实 沥尽心血 心会神凝 抑扬顿挫 神采飞扬 B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说…… 无论……都…… 既……又…… 虽然……但是……
|
|
| 5. 难度:简单 | |
|
阅读下面两则有关“为什么中国当代没有文学大师”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材料一:成就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的因素很多,但是,起决定作用的首要条件必然是作者的思想高度。所谓思想高度,即作家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瞩望并洞悉未来的思想穿透力。我们许多作家,包括一些名气很大的作家,似乎对历史、哲学和人类思想史等学科都没有太大的兴趣,就更别说去认真地钻研了,于是,他们的思想资源就显得极为贫乏。 材料二:文化的积累离不开阅读,而中国当代作家恰恰在这个领域显得非常贫弱。普遍读书偏少、偏窄、偏随意,既不博,也不专,更不精,没有几个作家可以通读外语原著,有些人甚至连拉丁文的26个字母都认不全(当年的鲁迅、钱钟书都可是精通好几个国家语言的),能够不借助工具书就可以顺利读懂古文的作家已如凤毛麟角。既如是,你又怎么能够让他们从域外文化中最大限度地汲取有益有用的营养同时准确把握和继承我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呢? 1.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列出中国当代没有文学大师的主要原因。 (2分) 2.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堪忧,有患“拒绝阅读症”的倾向,这严重制约了语文素养提高。请你把阅读方面好的做法和收获简要写出,与患“拒绝阅读症”的同学分享。(2分)
|
|
| 6. 难度:简单 | |||||||||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12分) 陋 室 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划线处用自己的话,其余的用原文语句填空。(3分) 全文分为三层:开头运用类比立论,以“ , ”概括全文主旨。类比即指山“ ”、水“ ””,这是当时人们公认的道理。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 ”的节操和“ ””生活情趣。 4.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7. 难度:简单 | |||||
|
圈子决定你的未来(10分) ①泥土靠近玫瑰,吸收了它的芬芳,因而散发出芬芳的香气。其实,我们人也一样,和什么样的人相处,久而久之,就会和他有相同的“味道”,所谓“臭味相投”也就是这个道理。 ②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美国也有句谚语:“和傻瓜生活,整天吃吃喝喝;和智者生活,时时勤于思考。”这两句话所说的其实是同一个道理:朋友的影响力非常之大,大到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改变你的一生。曾经有人采访比尔·盖茨,问其成功的秘诀,他说:“因为有很多的成功人士在为我工作。”陈安之的“超级成功学”也提到:先为成功的人工作,再与成功的人合作,最后让成功的人为你工作。你与之交往的人就是你的未来。 ③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随在它第一眼看到的自己的母亲后面,但如果它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比如一条狗、一只猫或一个玩具鹅,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只小鹅形成了对某一物体的跟随反应,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了。这种跟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转的,也就是说小鹅只承认第一,却无视第二。这种现象后来被另一位德国行为学家洛伦兹称之为“印刻效应”。“印刻效应”在人类的世界里其实也并不少见。在生活中,每个人应善于擦亮慧眼,对“第一眼”作出理性判断,避免成为人类的“小鹅” 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朋友,就预示着什么样的未来。如果与消沉的人厮混,你不可能进取;经常与虚夸的人为伴,你不会踏实;经常与满脑“钱”字的人交往,你就会沦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之辈。如果你的朋友是积极向上的人,你就可能成为积极向上的人。假如你希望生活得更好,你的朋友一定要比你更优秀,因为只有他们可以给你提供成功的经验。 ⑤人是一种圈子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际圈子。而其区别在于:圈子的大小,圈子能量的高低,是否善于经营圈子。无论你的圈子有多大,真正影响你、驱动你、左右你的一般不会超过八九个人,甚至更少,通常只有三四个人。你每天的心情是好是坏,往往也只跟这几个人有关,你的圈子一般是被这几个人所限定的。 ⑥因此,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又和什么样的人组成圈子,其实是一个很值我们严肃、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甚至可能是你终生最大的一件事。 (摘自《深圳青年》略有改动) 1.“圈子决定你的未来”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作者以此为题有何用意?(4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②---⑤段的论证思路。(3分) 3.下列有关“印刻效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8. 难度:简单 | |||||
|
回忆我的文学父亲(15分) 洪烛 ①我的童年时代只知道两位作家,一位是鲁迅,另一位就是高尔基。我知道鲁迅是中国人,而高尔基是外国人。在我幼稚的想象中,他们更像是兄弟一般,甚至相貌都不无神似之处:瘦削的四方脸,平头短发,浓眉,犀利的眼神,尤其都有一撇浓密的八字胡……但仅仅他们两人,已经使我内心的殿堂足够拥挤了。必须承认:他们那双峰并秀的形象给了我的童年以极大的影响。 ②鲁迅的杂文与小说虽然深刻,但对于一个孩子的理解力而言,还是显得壁垒森严。比较而言,高尔基的灵魂纵然远在异国,但因为有其自传体三部曲的娓娓述说,似乎更为亲切。《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有多少中国孩子因之而了解到一位外国男孩成长的经历。说起来不好意思,我最初读的并非原书,而是一套黑白的同名连环画——但这已足够了,足够使我把书中的主人公当作自己异国的伙伴来看待。高尔基的童年苦难而又传奇:进鞋店当小伙计、给绘师做学徒、逃课、 在伏尔加河轮船上做厨师的小工、借看烛光偷偷读书……这是一些离我很遥远的事情,但更容易使一位循规蹈矩的学童想入非非,通过那一系列朴素而又新鲜的画面,我进入了别人的童年,而别人的童年又开始影响我。在我的心目既是一位巨人.又是平凡的孩子,跟我的同龄人一样,伴随我成长——并且不断把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告诉我。他是一位能让别人分享其喜怒袁乐的伟大的孩子,他因之而成为我在这个世界上既不相识、而又最了解的一个人,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应该说我的童年,至少有那么一小部分生活在别人的童年里,生活在遥远而陈旧的伏尔加河流域,跟一位流浪的俄罗斯小男孩共呼吸,这多多少少给我胆怯而平淡的童年增加了一点点冒险的乐趣…… ③我永远记得那个黄昏,工人们都下班了,只有一排排水泥桩静静地陪伴着我。我为生活的无情而感到无力,我为世界的空旷而感到空虚。鬼使神差,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高尔基的影子:年轻的流浪汉在伏尔加河畔一艘翻晒的舢舨底下过夜。我想,那至少是一种值得仿效的精神。于是,内心的悲哀演变成某种悲壮,自身面临的困境也散发出淡淡的诗意.我要求自己相信,未来的某一天,我也会像高尔基描绘年轻时的落魄经历一样,回忆自己失败的青春和这个失败的黄昏---伤口总会结疤,会像勋章一样值得胜利者炫耀。就这样假设着、假设着,血液里仿佛又灌输了新的力量。 ④我永远不会否认:高尔基是我童年的偶像,而且在我成年之后,他也从精神上拯救过我,我为自己是他的忠实读者而庆幸。我回忆着他,就像回忆自已精神上的父亲——哪怕他在世人的眼里只是个凡人,但在儿子的心目中却是永远的英雄。 1.第②段画波浪线的“我进入了别人的童年,而别人的童年又开始影响我”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4分) 2.高尔基是如何落魄的?我又是怎样的落魄的?(4分) 3.“伤口总会结疤,会像勋章一样值得胜利者炫耀”一句中说“伤疤”像“勋章”,并说值得“炫耀”,这是为什么?(4分)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9. 难度:简单 | |
|
阅读理解。(8分) 米开朗琪罗独自一人带着几个小工;但这更大的困难并未使他胆怯,反而让他扩大计划,决定不像原定的那样画拱顶,而且四周的墙壁也给画上。 1508 年 5 月 10 日,巨大的工程开工了。阴暗的年月, ---是他整个一生中最阴暗但却最伟大的几年!这是传奇式的米开朗琪罗,是西斯廷大教堂的英雄,他那伟大的形象已被而且应该被铭刻在人类的记之中。 他痛苦不堪。他当时的那些信证明了他的极大的沮丧,即使他那神圣的思想也无法使他得以摆脱: “我的精神处于极大的颓丧之中:已经都一年了,我没拿到教皇的一分钱;我没向他提出任何要求,因为我的活计进展不快,所以觉得不配得到什么报酬.这是因为这活计太难了,而且也根本不是我的专长.因此,我是在白白地浪费时间。愿上帝保佑我!” 他刚一完成 《 大洪水 》 ,该作便开始发霉了:你都无法辨认各个人物的相貌了。他拒绝继续干下去。但教皇不允许有任何借口。他只好又干起来。 除了本身的疲劳及烦躁而外,他的家人又跑来添乱。全家人都靠他养活,拼命地盘剥他,压榨他。他父亲老是一个劲地哀叹没有钱了。他只好花费时间去让父亲振作起精神来,而他自己则已是不堪重负了。 1.尤利乌斯二世强迫米开朗琪罗做什么?怎样理解“阴暗的年月, ---是他整个一生中最阴暗但却最伟大的几年”? 2.《名人传》还有一个名字是《英雄传记》,说说这几个英雄令人敬仰的是什么?你从他们身上获得了什么启示?
|
|
| 10. 难度:简单 | |
|
作文(50分) 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生活中,阴风冷雨会不时来袭,常常暗淡了我们天空的色彩。但如果我们拿出勇气去改变那能改变的,拿出智慧去改变那应该改变的,拿出意志改变那很难改变的,我们的天空就会五彩斑斓。然后我们可以微笑着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回报以歌! 请以“我改变了 的色彩”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温馨提示:横线上可以填“困难”“挫折”“性格”“友情”……)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不少于500字 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
|
| 11. 难度:简单 |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①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②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③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④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至燕,馆人⑤供张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⑥兵马司,设卒以守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蒙古汉军元帅,率部下抓获文天祥。②厓(yá)山:宋末抗元的最后据点。③扞(hàn):保卫。④捄(jiù):通“救”。⑤供张:陈设帷帐及一切用具。⑥兵马司:主管京师治安的机关。 1.解释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使为书招张世杰 招 (2)索之固 固: 2.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天 祥 至 潮 阳 见 弘 范 左 右 命 之 拜 不 拜 3.弘范对文天祥是什么态度?请结合文中两个具体的句子说明。(4分) 4.阅读文段内容,简要概述说说文天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