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
|||||
| 3. 难度:简单 | |||||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
| 4. 难度:简单 | |||||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文学如泉,越品越见_________;文学如茶,越品越知__________;文学如酒,越品越感__________。在文学的陶冶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少了一份世故,多了一份纯真。
|
|||||
| 5. 难度:简单 | |
|
下面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 ①、为提高市民行车的舒适度,有关部门对多处路井部位进行了整修,解决了颠簸现象。 修改意见: 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修改意见:
|
|
| 6. 难度:简单 | |
|
仿造下面的句子,以“母亲”为开头再写两个句子。(2分) 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日,就使你神清气爽。 母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7. 难度:简单 | |
|
名著阅读填空(3分) 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 》,《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_________(地名)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____________的想法。
|
|
| 8. 难度:简单 | |
|
文言诗文填空(15分)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4.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5.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 6.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8.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
| 9. 难度:简单 | |
|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2分) (1)阡陌交通 (2)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2分)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
|
| 10. 难度:简单 | |
|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17分) 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 ①温丝莱特是一个美丽的英国小姑娘。她有着一头金黄的鬈发,粉嫩的脸蛋上长着一双又大又圆的蓝眼睛,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她的嗓音柔婉甜美,非常动听。她一笑起来脸上便绽开了一朵花。街区的人都亲切地称她为“雷丁市的安琪儿”。 ②雷丁市是伯克郡的一个辖区,那里花木繁盛,风景如画,气候舒适宜人。 经常有外地人到这里定居。这年春天,温丝莱特家的左邻新来了一个老妇人——珍妮芙太太。这是一个孀妇,无儿无女,只有一个侄子,也不在身边,因而显得非常孤单。大人们都很忙,没有人愿意在她家门前驻足片刻。老妇人却吸引了温丝莱特的注意,因为她跟老妇人一样孤寂。温丝莱特的父母都是职业演员,忙碌是他们的生活常态。每天放学后,温丝莱特就会到老太太那里去,和她玩一会儿。她给老妇人讲幼儿园的趣事,老妇人给她讲好听的童话故事。尤其是周末,老少两人常常呆在一块儿共享快乐的时光。 ③这个春天,珍妮芙太太感觉异常明媚。 ④有一次,珍妮芙太太问起了温丝莱特长大后最想做什么。温丝莱特毫不犹豫地回答像爸爸妈妈一样做演员,不过,她要成为大明星,拿奥斯卡。珍妮芙太太一边为小女孩梳头,一边赞许地点点头。 ⑤在早春种下的花草开始卖弄风姿的时候,不如意也悄然降临。温丝莱特的脖子上长出了一个肿块,足有鸽子蛋大小。 父母急忙把她送到伯克郡最好的医院治疗。医生说那是良性肿瘤,尚处在早期,只要一个手术问题就解决了。不过,主刀医生的手术排得太满,温丝莱特的手术要在下一周进行。 ⑥温丝莱特回到自己的家中,她变得沉默自闭了。她不愿去幼儿园,也不再去珍妮芙太太那儿玩了,她害怕手术。一个黄昏,珍妮芙太太来到了温丝莱特的家。她问了关于手术的一些情况,摸摸温丝莱特的头,鼓励她坚强一些。接下来的两天,珍妮芙太太再也没有来过。温丝莱特有点儿想她了,可是,珍妮芙太太家的门一直紧闭着。 ⑦ 温丝莱特的手术很成功。她在医院疗养了一周后,回到了自己的家。可是她依然没有见到珍妮芙太太。两天后的傍晚,温丝莱特放学回家后,欣喜地发现珍妮芙太太家的门敞开着!她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进去,可是,她没有 见到珍妮芙太太。在房间忙着收拾东西的,是一个男子。仔细看,竟是马休医生——她手术时的主刀医师!温丝莱特惊奇地问:“您怎么会到这里来?”马休医生说他是珍妮芙太太的侄子。温丝莱特于是急切地问珍妮芙太太到哪儿去了。马休医生的眼神黯淡下去,他轻声说道:“她去世了!” ⑧ 原来,当珍妮芙太太得知是自己的侄子为温丝莱特主刀后,便赶往伯克郡,找到了马休。她向马休提了一个建议,一定要按颈部 皮肤的纹路横向切口。因为温丝莱特脖子上的肿块是竖着长的,马休原本的方案是纵向切口,那样手术难度最低,风险最小。所以他显出了为难的样子。可姑妈不依不饶,非要她改变方案。 她说:“如果刀口是纵向切的,那么将来就会留下一道醒目的疤痕,她做大明星的梦想也就被这一刀给割掉了。 ”马休医生答应了。可就在次日,珍妮芙太太在回雷丁市的路上不幸遭遇了车祸! ⑨温丝莱特听着,哭成了一个泪人…… ⑩时光的脚步永不停歇,转眼,温丝莱特出落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美貌女孩。她顺利地成为一个演员,凭借世纪之作《泰坦尼克号》中女主角罗丝这一角色,她创造了影史上的一个神话并一举获得第81届奥斯卡影后的桂冠。 1.为什么珍妮芙太太感觉这个春天“异常明媚”?(3分) 2.选文第二段加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3.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加着重号词语和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在早春种下的花草开始卖弄风姿的时候,不如意也悄然降临。 (2)温丝莱特听着,哭成了一个泪人…… 4.第八段插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4分) 5.结合选文内容,为温丝莱特写一个简短的获奖感言.(3分)
|
|
| 11. 难度:简单 | |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5分) 神奇的地声 地震到来之前,或早或晚地总会有一些异常现象发生。古今中外的例子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地震前发生的地光、地声,以及水位变化等。其中的地声,可以说是大自然在给人类带来灾难前向人们发出的最后警告信号。 我国史书上记载地声的例子很多。《魏书·灵征志》载:山西“雁门崎城有声如雷,自上西引十余声,声止地震”。清朝乾隆年间的《三河县志》记载1679年三河8级地震前的情景:“忽地底如鸣大炮,继以千百石炮,又四远有声,俨然十万军飒沓而至,余知为地震……”1976年8月28日,唐山大地震前五六个小时不少人也听到特别奇怪的声音。 地声的响声多种多样,这与震级的大小、距离、远近和震源的深度及地面覆盖物有关。有的像雷声、狂风怒吼声、炮声及汽车声、飞机声,还有的似撕布声、大树折断声、铅球在地板上滚动声、击鼓声等。同一次地震,各地听到的地声情况也不尽相同。 地声,同其他声音一样,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地震前,由于地壳中岩体的脆弱部位首先发生断裂或滑擦,引起的声现象,是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一种物理现象,是一种地震先兆现象。注意观测地声,对地震预防有重大意义。 我国已有利用地声成功预测地震的先例。唐山大地震前,滦南县有位中学教师,凌晨两点钟听到隆隆的地声后,立即喊醒周围所有的人离开建筑物,到空旷地带躲避。结果,凌晨3时42分,大地震就发生了。 地震发生前,地壳岩石断裂或者滑擦,有时要经过几个小时或者几十个小时才发出声音;有时是震前几秒钟或几分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研制了无人地震监测仪,由地声接受器、放大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的监测系统,能采集、记录各种地声信号,再经过识别、判断、分析、综合整理后通过打印机,制成图形材料,供地震专家分析地震趋势,预报地震发生的大概时间、地点及强度。 科学家们和人民群众总结出用地声预报地震的谚语。谚语曰:“临震前,一瞬间,地声发,最常见。震级大,地声沉;震级小,地声尖。响声长,隔得远;响声短,在眼前。闻地声,宜果断;速躲避,少危险。”观测地声作出判断,采取措施,达到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选自《青年科学》2011年1月) 1.什么是地声?(3分) 2.地声有哪些神奇之处?(3分) 3.作者所要说明的事理是什么?明白这个事理对地震的预防有何意义?(5分) 4.试分析文中引史料和引谚语对说明事理的不同作用。(4分)
|
|
| 12. 难度:简单 | |
|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18分) 宽容是一束阳光 ⑴宽容是什么? ⑵美国前总统林肯曾做过很恰当的诠释。林肯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位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⑶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人们的生命就会多一份空间;多一份爱心,人们的生活就会多一份温暖,多一份阳光。 ⑷宽容是快乐之本。宽容朋友无意的误解,能使友谊之树常青不倒;宽容同事背后的中伤,能使同事之间团结谅解;宽容领导暂时的失察,能使上下之心协调一致;宽容下属无心的冒犯,能使下属之行自觉规范;宽容亲人一时的过失,能使幸福之花常开不败。如果人们不深刻理解宽容的含义,不理会宽容的价值,心胸狭隘,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必报,言语刻薄,生性嫉妒,得理不饶人,得势不容人,就会如摸黑夜行,处处碰壁,时时摔跤,陷入无穷的烦恼。 ⑸宽容是事业之基。西汉末年,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郎、侮骂刘秀甚至谋划诛杀刘秀的信件。可刘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众臣反对,全部付之一炬。他说:“如果追查,将会使许多人恐慌,甚至成为我们的死敌。而不计前嫌,可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刘秀的宽容使自己众望所归,终成帝业。在“鲍管分金”的故事里,鲍叔牙不但不计较管仲的自私,还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辅佐齐桓公完成了霸业,管仲因此载入史册。 ⑹宽容是美丽之源。天空是宽容的,她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了她的深邃之美;大海是宽容的,她容忍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了她的辽阔之美;森林是宽容的,她容忍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了她的原始之美;宇宙是宽容的,她容忍了星座裂变一时的更替,才有了她的神秘之美;时间是宽容的,她容忍了各色人等一时的虚掷,才有了她的延续之美……但是,宽容有时与惩治密不可分,惩治是另一种宽容。大堤如果容忍了蚁穴的扩展,将毁于一旦,从而失去他的伟岸,因此惩治蚁穴是对大堤的宽容;国家如果容忍了民族的分裂,将陷入混乱,从而失去她的完整,因此惩治分裂是对民族的宽容;法制如果容忍了罪犯的横行,将失信于民,从而失去他的威严,因此惩治罪犯是对民众的宽容;自然如果容忍了污染的侵蚀,将灾难重重,从而失去她的美丽,因此惩治污染是对自然的宽容…… ⑺宽容是一束阳光,时刻笼罩着我们,就看人们如何去面对。 1.第⑵段中,林肯说的这句话有什么含义?(2分)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作者又提出了哪些分论点?(5分) 3.第⑸段中,作者列举了两个历史事实论证了观点,这两个史实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分别是什么?(4分) 4.宽容是事业之基,很多人就因为有了宽容之心才成就了经天伟业,除了文所讲的刘秀和鲍叔牙的宽容故事之外,你还可以举两例吗?(3分) 5.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是怎么理解“宽容”的?请联系你自己生活中的一个实例,简要地谈一谈。(4分)
|
|
| 13. 难度:简单 | |
|
写作(满分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并不缺少快乐,只要用心体味,你总能从中悟出快乐的真谛,找到获取快乐的办法,让生命闪耀动人的光彩……… 请以“我的快乐之旅”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