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201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B卷)(解析版)
一、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古诗词名句填写(共10分)

1.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2.               ,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3._____________,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4.李后主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同样是写愁,李清照却把它搬上了船,她这样写道                                       

5.人们借助鸟语花香来描绘美丽怡人的春天景色,《春望》中                      

             却与之相反。

6.华夏文化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                                     ”就表现了这种美学思想。

7.范仲淹的《苏幕遮》中感慨故乡遥远之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于丹说: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人有德,花也有德。古诗文中赞颂花的品德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们在奉献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高尚的人格。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就有许多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请写出两句来                          

 

二、书写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请把下面语句工整规范的书写在其下的方格中。(2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个词语的书写以及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赠guì      望(zhān)        无yíng        周道如(dǐ)

B、黑(yǒu)  荸qí          虬qiú         面面相(qù)

C、庇yìn      渎xiè         牡lì          吹毛求(cī)

D、潮xùn      防tí          门méi         鳞次比(zhì)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是(   )(2分)

A、一袋糖,一桶油……起伏上涨的物价牵动着每个人心的原因?是因为物价成为众多低收入人群面临的生活难题。

B、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 花或睡莲开放,浏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C、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后,中国将陆续发射“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用来和“天宫一号”对接。

D、团省委与本报联合发起“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万人纪念追思”活动,万余嘉宾、青年志愿者、各届群众参加,弘扬雷锋精神。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五一”游玩麻城市龟山,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了满山的杜鹃花。

B、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济适用房的低价位无疑对工薪阶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C、李鸿忠书记语重心长地说,留守儿童的问题,一定要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D、清明小长假第一天,乘船进行江上祭祀的市民川流不息,在长江上,市民纷纷以鲜花祭祀逝去的亲人。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吴天祥先后被授予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

B、加强地沟油等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检测技术和风险评估研究,将是一项重要工作。

C、今年中超上座率再创新高,继首轮场均上座率达2.2万人左右后,第二轮场均达到2.53万人。

D、教育部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将于2012年秋季正季启用。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划线词“我家”、“我家学习”、“我学习”词性一样。

B、短语“文明习惯”、“幸福指数”“凝铸信念”和“留守儿童”的结构相同。

C、“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这个句子主干是“水平和价值显示智慧和力量”

D、“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的成碎沫”这句话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成份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统筹)方法‖[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以及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和管理中],[都][可以]应用。

B、(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C、(故乡的)山水‖[也][渐渐]远离了

D、[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

 

四、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凝铸信念,因为雷锋精神如一座丰碑,在神州大地上更耀眼、更绚烂。礼敬高尚,秉承文明,因为孝爱传统,在华夏天地永远弘扬,如贫困大学生刘普林坚持帮妈妈扫大街,拾荒女陈贤妹救起被碾的小悦悦,见义勇为的王盼父子浴血街头,大别山师魂汪金权爱生如子……。请从文句提炼信息,完成下联。(2分)

上联:凝铸信念雷锋精神神州更绚烂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文明”是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近年来,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加大城市环境的整治力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果你是旅行社的一名导游,为防止游客乱丢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旅行前你将如何提醒游客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冈人杰地灵,红色的土地;黄冈钟灵毓秀,人才辈出。苏轼是黄冈的名片,一曲“大江东去”唱响了黄冈;麻城杜鹃是黄冈名片,杜鹃节映红了黄冈,黄冈大别山区红安、麻城、罗田、英山,深厚文化底蕴,秀美的自然生态,全力打造红色、绿色旅游;黄梅戏是黄冈的名片,悠扬的曲调散发了芬芳的泥土气息……。欣赏图片,请你为黄冈地域特色(精神)拟写一条主题语(2分)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下面题目(4分)

据新华社电  清明小长假期间,不少景区门票争先恐后地迈入了“百元时代”,使得网友感叹秀美河山成了“玩不起的风景”。记者调查发现,景区涨价反映出当前旅游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景区盲目的攀比心理和地方财政对门票收入的依赖。

清明节期间,不少网民在网上发帖惊呼“门票又涨了”“玩不起了”!

北京网友“刘悦”说,自己临时起意想去天坛公园遛个弯儿,一看门票要35元,只得放弃。网友“壹壹零”说,现在不少名山大川门票动辄数百元,超过了很多民众的承受能力,最终会打击消费者旅游的积极性,损害大众旅游权益。

专家认为,除了景区运营维护成本等现实的考量,一路攀升的门票背后是旅游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景区的攀比心理和地方财政对门票收入的依赖这“三大推手”。

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楼嘉军认为,目前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也是景区产生“门票依赖”的重要原因。“门票收入占游客在景区的消费达到80%-90%,多数景区事实上还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

“‘你涨我也涨’的攀比心理和地方财政对旅游门票收入的依赖也是景区频频涨价的重要原因。”楼嘉军认为,部分“以旅游立市”的地方政府,财政长期依赖门票收入,为景区提价大开“方便之门”。

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景区涨价反映了经营的诸多问题,你认为产生景区涨价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景区负责人,你有什么合理化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名著阅读。(3分)

1.(甲)(乙)两图是教材“名著导读”中的作品封面与插图,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写出它们的书名。(1分)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

2.“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是插图(乙)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对         说的话,从这句话可看出女主人公具有_______________精神。(2分)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说明文片断,完成后面题目。(4分)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钦涧”。

1.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概括这段话的中心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介绍赵州桥时,分别引用了张嘉贞,张鷟的赞语,它们各说明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议论文段,完成后面题目(3分)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方面为生活而劳动,一方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那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1.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1分)

                                                                               

2.作者在选文中列举了“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的例子,有什么作用?(2分)

                                                                              

                                                                               

 

七、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问。(14分)

【甲】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乙】晏子谏杀烛邹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

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群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候闻之,以吾君重鸟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好(hào):喜欢。弋(yì):用绳系在箭上射,是古代一种射鸟的方法。此处指捕鸟。②烛邹:人名。亡:逃。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①不可谓知类(         )②公输盘不(          )

③召而之公前(       )④寡人闻命矣(          )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1分)

烛邹汝为吾群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②使诸候闻之,以吾君重鸟轻士,是罪三也

                                                                               

4.墨子是怎样折服公输盘的?从中表现墨子的什么进步思想?(3分)

                                                                              

5.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写墨子用道义说服公输盘。

B、[乙]文晏子以烛邹陷国君于不义为理由,委婉提出了国君的错误,从中可见晏子尖刻、泼辣性格特点。

C、[甲]文墨子见公输盘后,不从正面说服公输盘不要攻宋,而是采用迂回战术,巧妙设喻,诱使公输盘说出自相矛盾的话来

D、[甲][乙]的阅读,可获得“劝说”方面的启示要坚持正义;要讲究方法;要善于表达等。

 

八、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深层阅读赏析(12分)

阅读《纽扣的方向》,完成文后的题目。

  我匆匆穿过潮湿阴暗的街道赶往医院,坐在了母亲病床旁边。母亲灰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双眼闭着,但不时微微颤动,仿佛正想着心事。我望着她暗忖:“母亲是否知道我来了?是否知道我是她儿子?”

  我把手伸到大衣的襟下,摸到一颗缝在里子上的旧纽扣,就在我胸口的上方。它是棕色的,扁圆形。关于这颗纽扣的来历,一切恍如昨天。

  我们一家四口住在美国东部一座大山深处,过着勉强温饱的生活。

  我儿时满脑子幻想,总觉得不该待在这地方,一有机会就逃跑,但无非跑进深山或沿着河流走到下游去。不过,这阻碍不了我,有一次,我因为觉得在家里受到了冷落,又逃跑了。

  这次我跑进了树林。我这么做,就是天真地要让母亲知道她不对,要让她难过。

  我在树林里又冷又饿,只好在寒夜的月色中跌跌撞撞地奔回家。但母亲不见了,她这时应该在家的。

  火炉熄了,屋里很冷。我奔出门口,在坚实的泥地上绕屋跑了一圈。接着,我沿河边朝400米外一位邻居的家跑去,沿途不断有又尖又硬的灌木枝条抽打着我的脸。

  “孩子,你妈妈不在这里。她白天来过,没说什么,只把你妹妹留下,就匆匆忙忙跑了。”

  “跑了?为什么?她怎么可以这样对我?”也许母亲早就想逃离这个地方。毕竟,她在家里有什么好做的呢?这里没钢琴,也没谁懂得欣赏她那动人的歌喉。可她为什么竟把我一个人丢在这儿?

  我走到岸边,捡起几团泥巴扔到河里,扔向柳树。这时,我看见有棵柳树上挂着母亲的一件旧外衣。

  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脑际:母亲跑了,跑到河对岸的肯塔基州去了!我朝四周不停地大喊:“妈妈!”直到声嘶力竭。

  我走到那件外衣前,觉得它是母亲已离弃我的象征,把它扯了下来撕碎,扔在地上使劲用脚踩。有一颗扁圆形的棕色纽扣脱落在了我手掌上。

  最后,我把那外衣抛到了河里。

  回到家,我不想进屋,便去马棚找了张给马盖的破烂毯子,裹住身体坐下,希望这毯子能帮我抵御寒夜的潮湿冷风,融化结在心头的冰

  第二天早晨,我还在那里守着。晨曦徐徐越过山脊照到山谷里了,我看见母亲沿着泥路朝着房子走回来,身上的披肩和头上的红发泛着金光。她走路姿态优雅,我们谁都比不上。

  母亲见到我时一言不发,我看得出她在生我的气,怪我昨天的出走。

  炉火生起了,屋里渐渐暖和起来。我悄悄走进厨房,坐在屋角的木柴箱上。母亲说话了,她说上游有个妇人病了,她曾去帮忙。

  “可我在河岸上看到了你的外衣。”

  “我的外衣?我把它给了邻家的女孩穿。我有披肩,她却连外套都没有。你知道,她身体不是很好……看来她并没把衣服穿回家去。”

  母亲看着我,知道我正在想什么———她昨天离家出走了。

  她缓缓地说:“坚强的人是不会逃避困难的。但如果前面有美好前程,他们会去追求。”

  母亲给我端来早餐,有饼干和熏猪肉。我知道她原谅我了,可我始终没告诉她我曾怎样对待她的那件外衣。

  岁月流转,此时我坐在洁白的病房里,握着母亲的手,手指轻抚着大衣内那颗纽扣。我这辈子曾经几千次要逃避困难,但只要摸摸这颗纽扣,逃避的念头就立即打消了。

  我紧捏着纽扣,心里知道:母亲无论要往哪里去,总会知道自己的方向。

1.[理思路]认真阅读文章,在下面空白处补全情节:(3分)

逃进树林,无奈回家→                                                   

回到马棚,用毯御寒→                           

2.[揣心理]文中划线处“融化结在心头的冰”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2分)

                                                                               

                                                                                 

3.[品环境]文中两次写到炉火,请找出相关语言,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作用。(3分)

                                                                                

                                                                             

                                                                                 

                                                                                

4.[析形象]结合小说情节,简要分析母亲这个人物形象。(2分)

                                                                                 

                                                                                  

5.[明主旨]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题目“纽扣的方向”的理解。(2分)

                                                                                

                                                                                  

 

九、作文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写作展示(50分)(任选一题)

1.其实我也_____________(烦恼、幸福、快乐﹍)

2.自然中、生活中到处充满美景。满园春色是美景,万紫千红是美景,但街头文明的一瞬,微笑,千金一诺……何尝不是美景。在你心中,最美的风景是什么呢?

要求:读上面材料,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议论文不少于5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