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人生如旅途,中间有一扇扇庄严神秘的大门,门与门之间,有向往,有努力,有艰辛,有失落,总留给我们丰厚的积淀。青春,是人生最重要、最宝贵的时期,在人们的企盼中姗姗而来,又在人们留恋中倏忽而逝。当心灵的帆船回溯岁月的长河时,我们能够看到:在那阳光明媚、金色的羽毛升起的地方,矗立在歌吟里、掩yìnɡ在诗词中,最耀眼的是那扇神奇玄妙的青春之门。 淀 yìnɡ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横线的字音、字形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汶(jiāo)河 凹凼(dàng ) 仄(zé)歪 归咎(jiú) B、藩篱(fán) 狼籍(jí) 鳌(áo)头 阻劫(jié) c、蟠(pán)龙 愧怍(zuò) 逾(yú)越 连翘(qiáo) D、翩(piān)然 丘壑(hè) 拂(fó)晓 过滤(1ǜ)
|
|
| 3.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
| 4. 难度:简单 | |||||
|
下列文言文,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2分)
|
|||||
| 5. 难度:简单 | |||||
|
指出加横线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 )( )(4分)
|
|||||
| 6. 难度:简单 | |||||
|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
|||||
| 7. 难度:简单 | |||||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
|||||
| 8. 难度:简单 | |
|
按要求填空。(12分) 1.《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中融叙述、写景、抒情于一炉,暗写诗人内心激愤和抑郁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壕吏》中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尖锐矛盾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望岳》中作者将泰山的神奇秀丽之归于大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
|
|
| 9. 难度:简单 | |
|
文言文阅读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加横线的字。(2分)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交辉: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3) 念无与为乐者 念: (4)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甲】和【乙】两段文字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又有所不同,试加以分析。(2分) 【甲】: 【乙】:
|
|
| 10. 难度:简单 | |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糝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判断下列句子后面的括号内对“之”所指代对象说明的正误。(2分) (1)箬蓬覆之(指代“船舱”) ( ) (2)石青糝之(指代“一种青色颜料”) ( )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2分) 3.解释下列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1分)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____ ②诎右臂支船_____________ 4.第一段文字写出了核舟的两点奇妙之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两点内容。(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答: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11. 难度:简单 | |
|
课内现代文阅读(17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____(a 走,b 跑,c 跳,d 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 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 让他去。我看见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要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 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__(a抓, b揪, c攀, d握)着上面,两脚 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 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 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 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 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 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选段节选自课文《 》,作者是 。(2分) 2.在文中两个空缺处选词填空(只填序号)。(2分) 3.用横线划出具体描绘父亲“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的语句,并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两次写“我”流泪,分别表达了“我”当时怎样的心境?(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12. 难度:简单 | |
|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 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2)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3)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4)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5)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1.在第(1)段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2分) 2.第(2)段划横线的句子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3.请根据第(3)段文字概括一下什么是物候学。(2分) 4.选文第(4)、(5)段运用了 、 、 的说明方法。(3分)
|
|
| 13. 难度:简单 | |
|
课外现代文阅读(8分) 高明的大自然 大自然创造的每一个奇迹,提供的每一个榜样,都让人感到神奇高明。 在众多海洋微生物中,单细胞的原绿球藻显得很普通,但是,它们却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光合作用有机体。不要小看这些浮游生物的能量,海洋中如果缺少了它们,整个地球生命就无法繁衍。因为它们为海洋动物提供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基础。原绿球藻类浮游生物拥有高效的光能作用机制,它们就像漂浮在大海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轻而易举地将收集到的阳光转化为养分。 别以为这没有了不起。由于原绿球藻数量众多,1升海水中的原绿球藻多达1亿个。当这些浮游生物在阳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用其中的碳构造自身细胞并放出氧气时,差不多吸收了海洋中三分之二的碳。这意味着它们在抑制全球变暖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这些浮游生物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一旦我们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就可以把这些小生命作为榜样。找到更简单更有效利用太阳能的良策,甚至还能找抑制全球变暖的锦囊妙计。 提起海藻、鲍鱼、蚌等软体动物的外壳时,人们总是赞叹有加。因为软体动物都是就地取材,利用最常见的碳酸钙原料,遵循高效无污染原则,营造了各种坚固耐用、千姿百态的贝壳式建筑。在高倍显微镜透视下,鲍鱼的外壳有一层一层的层状组织黏合而成,层状组织由厚约0.005mm的“碳酸钙砖块”堆砌起来,使用的“水泥浆”则是软体动物自身分泌出的有机糖蛋白胶。在有机糖蛋白胶黏合下,软体动物的自身外壳不仅坚如磐石,而且还具有自我修复功能。 在昆虫世界里,蝴蝶显得分外妖娆。它们翩翩起舞,能够飞越万水千山。科学家研究发现,蝴蝶翅膀上下扇动时,形成了一个斗形状的喷气通道。喷气通道的长度、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大小形状都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蝴蝶飞行时,空气会沿着喷气通道从前向后喷出。原来,娇小可人的蝴蝶竟是利用喷气原理来飞行的。 由此可见,大自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是值得人类敬畏的。 (选自《语文读本》,有删改) 1.科技说明文的语言讲究科学性、准确性,本文第③自然段中加横线的“差不多”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2.软体动物的外壳和蝴蝶的翅膀有什么神奇高明之处?(2分) 3.本文在说明过程中采用了什么结构方式和哪些说明方法?(2分) 4.请你谈谈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想。(2分)
|
|
| 14. 难度:简单 | |
|
写作(50分) 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等待,有时是一种感动。收获是一种幸福,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功成名就是幸福,淡泊宁静也是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里。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