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2012学年江苏盐城射阳实验初中初三下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古诗词名句默写。(10分)

1.洛阳亲友如相问,              

2.居高声自远,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             ,直挂云帆济沧海。

5.              ,甲光向日金鳞开。

6.伤心秦汉经行处,                       

7.               ,病树前头万木春。

8.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9.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作战目的和自己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其他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6分)

踏着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百草园。(     )刚刚接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笼。随风摇曳的竹子,在初生的阳光下,洒落一片淡淡的影子;鲁迅先生儿时摘桑椹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然显得 (     ),生机勃勃。

1.给文中划线字注音:(2分) 

(    )      (    )

2.上面一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2分)

(      )改为(      )   (      )改为(      )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人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不管挺拔巍然

B.尽管挺拔巍然

C.尽管苍劲傲然

D.不管苍劲傲然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2月20日公然抛出“南京大屠杀历史不存在”言论后,曾先后两次表示无意收回相关言论,并拒不道歉,国人对此痛不欲生

B.2011年我国许多地方的大旱警示我们,本来就水资源匮乏的北京离“水贵如油”的情形指日可待,节水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C.姚明已经闪出空挡,拿球正要上篮,防守不及的波拉德一不做,二不休,伸出长腿就摆在了姚明和篮框之间,姚明躲闪不及,被绊倒在地。

D.清明节期间外出旅游,我们一家人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一个个看得目不转睛。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据说,由于电价形成机制不顺,火电企业持续大面积亏损,导致企业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以至全国很多地方出现了“电荒”。

B.从一个边缘球员到当选周最佳只花了一周的时间,如今又入选全明星新秀赛,美籍华裔球员林书豪的爆发吸引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Linsanity”的热潮也惹来不少争议,媒体甚至开始探讨林书豪加入中国男篮的可能性了。

C.可以这样说,一个写不好对话的小说家是写不出杰出的长篇的,而对话的能力恰恰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小说家是否优异的关键因素所在。

D.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执政为民,一切为民,人民至上。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①任何意欲走向清明的权利,必然以透明为首要条件。②惟其如此,监督的社会化才是可能的,任何人和机构都不能超越于社会监督之上才是可能的。③也就是说,真正的公开是面向全社会的。④如同官员应公开其财产一样,政府应当公开其财政收支与预算。⑤信息公开是政治透明的基本要求,也是政治透明的必然表现。⑥这种公开,不只是形成一种“内部透明化”状态,而且要形成一种“透明社会化”的状态。

A.①④⑤⑥②③

B.⑤①②③⑥④

C.⑤①④⑥③②

D.①④⑥③②⑤

 

四、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2分)

新华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霍小光、张宗堂) 植树催浓春意,播绿造福后人。3日下午,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前往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畔,同少先队员一起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

动。

 

五、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名著阅读(5分)

1.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高尔基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

B.《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C.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是其中的作品。

D.武松是《水浒》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己,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被高俅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2.“我拿出小刀决意把船上的锚索隔断,这样一来我脸上手上又中了二百多枝箭。接着我又拾起搭着铁钩的绳结,很方便地把五十艘最大的敌舰拖走了。”这段文字选自英国讽刺作家      写的《         》。选文中的“我”还曾流落到______、______等充满奇幻色彩的地方。

 

六、其他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综合性学习。(7分)

材料一(1)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百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清明》  (南宋)高翥)(2)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郊行即事》(宋)程颢)

材料二                 

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们:

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来临,清明节是人们以各种方式缅怀英烈、祭奠逝者,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节日。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我们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倡导科学祭祀,摒弃愚昧的祭奠方式。要自觉开展文明祭奠,党员干部要争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带头践行荣辱观,崇尚科学,倡导文明祭祀,积极参与“网上祭先烈”等活动,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居民。

二、                   。要大力维护优美整洁的城乡环境,树立文明意识、科学意识、公德意识,改变传统的祭奠习俗,用环保,时尚,自然的方式进行祭祀,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等。

三、                    。做到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互相攀比,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

四、倡导文明祭祀,摒弃庸俗的祭奠方式。                                 

                                                                       

五、倡导安全祭祀,摒弃不安全的祭奠方式。要严格遵守有关防火规定,不违规用火。

广大市民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讲科学、讲文明、树新风,弘扬先进文化,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为建设文明盐城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中共盐城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2012年3月24日

1.结合材料一说说清明节有哪些传统习俗。(说出两种即可)(2分)

2.阅读材料二仿照前后文的首句结构,为倡议书补出第二、三条的首句。(2分)

二、                              ;三                              

3.你对文明祭祀有哪些好的建议?请补出倡议书第四条的具体建议。(至少列出两种文明祭祀方式)(3分)

 

七、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6分)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3分)

2.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赏析。(3分)

 

八、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小题。(18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wán)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4分)

欣然起行。  欣然:            ⑵竹柏影也。盖:            

春为月。  为:              ⑷尤为观。  观: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⑵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3.【甲】【乙】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5分)

⑴写月语句                                                                

⑵描写方法                                                                

4.请为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用“/”标上停顿。(3分)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

5.【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2分)

 

九、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5分)

①微博出现于2006年,自进入大众视野以来,迅速传播。从唐骏和方舟子的学历门之争,到河北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再到上海11·15火灾事故的网上直播,微博在几次事件中均表现其便捷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在当今的互联网生活中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已成为一个分享有用信息和知识的强大平台。

②微博的最初用途是让人们每时每刻都能向外界播报自己的所作所为。目前,这还是微博的主要用途。由于微博的使用,人们开始能够创造并传播信息,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是消费信息一——消费他人传播和“控制”的信息。如此一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得以进一步地拓展。

③微博的另一种用途是作为一种非正式渠道,对会议进行实时报道。与会者可以把会议内容贴到接收信息来源更新的公共订阅网站,这样就可以使那些没有参加会议的人“听到”发言人正在讲什么内容了。这样做还可以使那些与会人员看到其他人对发言人所讲内容的理解和反馈,并且经常会在此后某个时刻引发对该话题的进一步讨论。这样一来,这个订阅网站就变成了思想和观点的档案库,对与会者来说,它是未来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把微博作为传播会议内容的一种非正式渠道也是一种良好的市场营销演练,因为目标事件会得到相当大的曝光率。

④此外,微博还能够使人们参与到具有重要社会和政治意义的问题的讨论中来。微博用户贴出关于危机情境的实时新闻不断更新,几秒钟内全世界的读者都能看到这条新闻,这种现象已是司空见惯。众多的从政人士和政府机构现在都在用微博发布公告。

⑤微博这种社交网络已经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招呼语已然变成了:朋友,今天你“微博”了吗?

1.为本文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4分) (     )

A.微博

B.微博用途

C.今天你“微博”了吗

D.获取信息的渠道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微博的用途?(3分)

3.第①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4.第②段中划线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6分)

蝴蝶与花椒树

(李文香)

①盛夏时节,花椒树向人们展示着它的蓬勃,刚刚微红的花椒颗粒一簇簇挂满枝头。布满芒刺的枝条,有的修长且舒展地向外延伸着,有的先向下弯曲而后又笔直向上;枝头的叶子和果子凸现出来,像舞蹈着少女的臂腕和纤手。花椒的香味溢满庭院,街坊邻居下地从我家门口过时,都要探头闻一闻,“嗯……好香啊!”每到此时,花蝴蝶异常的多,围绕花椒树飞着,有时在脸上颤一下,有时在肩头上亮个相。

②八月中旬,是花椒粒最红的时候,先将大部分的颗粒采摘下来,晾晒在小棚子顶上。烈日炎炎的中午,那些不知名的大蝴蝶,快乐地飞动着,尽显着它华贵的姿容。它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时而绕花椒树飞舞,时而在晾晒的花椒上聚拢,像是在窃窃私语。当看到它们聚在一起时,我和弟弟宁可不吃饭也要举着大扫把捕捉蝴蝶,弄得满头大汗。捕捉到的蝴蝶需按住脑袋用大头针钉在墙壁上和木板上,当做标本一样的收藏,然后夹在书里。

③在我的记忆中,那些被晒干的花椒妈妈还要偷偷地卖掉。有一次卖得最多,却被妈妈全部借给了隔壁家二婶,用来给她家柱子哥治肺结核病。当时我十分气愤:“妈,二叔带头批判咱家,你怎么把钱都借了?”我撅着嘴。“看你把嘴撅得能拴上一头驴了,做人呀,在最不易的时候,就要帮一把,咱们不和他们一般见识。”母亲的善良更叫我记得骨铭心。

④无论庭院外的世界怎样,每到花椒树茂盛的季节,那些美丽的蝴蝶依然围绕着花椒树舞着、闹着,似乎仰着头宣布,热闹是别人的,美丽才是自己的。

⑤花椒树是有灵性的,结了果的花椒树是不能移栽的,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栽种花椒树的人要和花椒树的生死相连的。这样的说法,也确实得到了证实,自1976年大地震后,我家的庭院失去了从前的繁荣,倒塌的墙壁将花椒树的大部分暴露出来,结出的果实也不再属于母亲一人,那些蝴蝶遭到了空前的攻击。第二年的夏天,整个村庄变了模样,大半个花椒树不再结果。还没到霜降,整个树的叶子都脱掉了,只有一两只蝴蝶。在树叶上留下点点泪滴,再也不见了那种蝴蝶群舞的踪影

⑥晚秋的一个中午,在不知不觉中,花椒树死去了。而这之后,我家也迁出了原来的庭院,这就是花椒树的灵性,佛性禅理,它不侍二主且有着人性般至高无上的尊严。

⑦多年来,身居风景优美的都市,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但我幼时庭院蝴蝶与花椒树的相濡以沫,花椒树对栽树人的恪守与执著,蝴蝶对花椒树的忠贞不渝,每每想起备觉温馨。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有删节)

1.文章第①②段花椒与蝴蝶交织来描写,你认为这样安排有怎样的作用?(4分)

2.对第①段、第⑤段加线语句任选一处,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加以赏析。(4分)

3.这篇文章对“蝴蝶与花椒树”进行描写,而第③段对母亲卖花椒的情节进行了记叙,这多余吗?为什么?(4分)

4.从文章的结构安排角度,谈谈最后一段的作用。(4分)

 

十、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写作表达。(60分)

请以“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写一篇不少于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