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2012学年四川省仁寿县联谊学校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bīn)临(qiāo)然慰(jiè)  岿(kui然不动

B.(dī)防(jiǎo)色(yān)红   呱(guā)坠地

C.伤(chuāng) (shòu)猎沉(jìn) 叱(zhà)风云

D.(zhàn)桥恐(xià ) (jué)强言简意(ɡāi)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谈笑风生睡眼惺松决别按布就班

B.记忆犹新不屑置辩沮丧夜郎自大

C.提心掉胆周道如砥亵渎名符其实

D.味同嚼腊巧夺天公阴霾心弛神往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填在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蜀道难》这首诗歌 ① 在文字表达方面有些艰深,但恰好跟文题中的“难”字相对应,诗歌显得大气而具有震撼力。《登高》这首诗歌情景交融,读来不免令人产生伤感之情,但诗歌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我命运的 ②  。唐宋时期的诗词内容丰富,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彰显了古代传统 ③ ,唐诗和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是文学花园里的两朵奇葩,两者④ 

A.哪怕关怀文字比翼双飞

B.不管关心文明齐头并进

C.尽管关注文化并驾齐驱

D.即使注意文学同舟共济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科学工作者正是以这种特有的风格和态度不断地去探索宇宙中无穷无尽的奥秘。

B.去年我毕业时张老师送给我的那支钢笔,虽然式样陈旧,但我却敝帚自珍,一直在使用。

C.重庆的黑势力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

D.明星做广告本无可厚非,但面对广告中“真实的谎言”,是否也该想一想每一位注视着你的观众呢?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B.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许多代表指出: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C.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具有广泛的活动基础,每年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从基层学校到全国大赛的不同层次活动。

D.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有准备的人总是有能力战胜困难而且有勇气面对困难。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

春天,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了我们能享受的一切,轻松地解除了心头的焦虑和感情上的纷扰, ________ 从大自然的微笑中,显露出来。

①充满了闲适欢愉;

②感受到了闲适欢愉;

③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令人沉醉的馨香,到处倾泻着春天的歌。

④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春天的歌,到处倾泻着令人沉醉的馨香。

⑤大地整个一副快乐的神态,

⑥整个大地一副快乐的神态,

A.②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吾妻之美我者,我也(偏爱)

B.吾固不杀人(坚持道义)

C.士不可以不弘毅(刚强)

D.(项燕)数有功,爱士卒,楚人之(可怜)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课内文言文阅读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蒙摇缀(络:缠绕)

B.水尤清(冽:清澈)

C.石底以出(卷:弯曲)

D.以其境过(清:凄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头先生不知何人也

B.其境过清徐喷烟  

C.其岸势牙差互其一坐于前

D.乃记之而我以日始出时人近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B.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写景时抓住了小石潭幽静的特点,采用是移步换景的的写法,写作中广用修辞,并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

C.文中对鱼的描写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其写作目的在于侧面表现潭水的清澈。

D.文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不仅写出小石潭环境凄清的特点,也暗示作者被贬之后凄苦悲凉的心境。

4.翻译句子(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 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根据提示,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诗句。(4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2.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

4.古诗中有很多表达志向的名句,请你从你所学过的诗中任写一句(含上下句)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林书豪的梦想可以复制 (8分)

①林书豪是谁?

②如果十几天之前问这个问题,除了篮球迷恐怕没几个人知道。而如今,这个刚刚加入NBA①两年、拿着最低工资的“临时工”,却带领状态低迷的纽约尼克斯队连创佳绩,登上《时代》杂志封面,成了风靡一时的明星,而他的华裔身份,更让其在海峡两岸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③有人说,林书豪的成功,为华裔乃至亚洲人正名,表明除了姚明这样的大个子,普通黄种人也可以在强手如云的篮球世界取得一席之地。

④有人说,林书豪的成功,更多得益于他是一个美国人。的确,他的中文不流利,他的怀才不遇、备遭歧视,抓住机遇、一飞冲天的个人经历,都太像传统美国英雄主义电影里的情节。

⑤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如果我们超出国籍、族裔的视野,放下这些外部环境的争论,去细细探求林书豪的成功之路,就会发现,出身也好、国籍也好,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⑥他的成功,首先得益于自身的努力。娴熟的运球,精准的投篮,都来自极端刻苦的训练。即便是在联赛停摆、饭碗无着之时,他的训练也没有中断。而来大陆做活动时,他问得最多的是能否解决训练场所、条件如何、离宾馆多远……当那些与他同样的角色沉溺于迷茫、焦躁、抱怨、无所事事的时候,林书豪每天都在信心十足的训练体能,聚精会神的“阅读比赛”。天分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后天的勤奋,一切自然无从谈起。

⑦个人的成长,与家庭也有莫大的关系。林书豪的成功,还得益于家庭的宽容和开明。与一般家长不同,林书豪的父母支持他的兴趣爱好,允许他做自己最愿意做的事。正是有了这样的空间,才使他在遭遇逆境时少有来自家庭和亲友的压力,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

⑧对,还有梦想。尽管两年多来他一直不被业内人士看好,只能成为二线队员,甚至还数次降级,两度被开,可他依旧初衷不改,不言放弃。正如他自己所说,“不管你喜欢什么,都要努力去做、做到最好,不一定只是篮球。而且你要去追逐梦想,不要别人告诉你能或者不能”。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也许我们不能复制林书豪的成功,但是他的努力、他的梦想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如果说林书豪能够吸引华人的关注是与其身份有关的话,那么为数众多的非华裔也对其疯狂追捧,则是从他身上看到了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可能性。这是一种超越国籍、族裔的朴素情感和价值认同。

⑨而对于当下的中国,林书豪的成功则更显意味深长:它不应仅仅是篮球界的狂欢,而更应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镜鉴——如何能够让年轻人更加自由和快乐地成长,又如何能够让他们坚持梦想,通过自身努力在社会中取得一席之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思考的问题。

【注释】①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

1.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什么?(2分)

2.请说明第⑨段中划线的文字不能删去的理由。(2分)

“它不应仅仅是篮球界的狂欢,而更应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镜鉴。”

3.文章对林书豪能够获得成功归纳起来有哪些原因?(2分)

4.文章最后说到“如何能够让年轻人更加自由和快乐地成长,又如何能够让他们坚持梦想,通过自身努力在社会中取得一席之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思考的问题”,林书豪是成功的,请联系生活实际,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2分)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15分)

寻 春

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该上哪里去寻春呢?又寻春的什么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

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渐渐地,云雾中的山峰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来时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A)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许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行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B)一霎间,这一抹新绿似乎浸润了我的全身,染绿了我的每一个细胞。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哪怕真是“大如席”的燕山雪花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1.根据提示,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径自寻春去了:心情急迫 → 看到衰草:____________→ 遥见草色:_____________                 

2.品读下面句子,体会他们的表达效果。(6分)

①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

②一霎间,这一抹新绿似乎浸润了我的全身,染绿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3.第12段“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这里的“春天”指什么?(2分)

4.第⑤段“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表现了“我”的什么愿望?(2分)

5.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题“寻春”的理解。(3分)

 

六、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在下面的两题中任选择一题作文(45分,内容40分,书写5分)。

1.在生活中,有的人没有觉察到已经拥有;有的人满足于己经拥有;有的人仍不满于已经拥有。请以“已经拥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天,几个人来到了一个荒芜的花园。

一个人叹气道:“难道我们就任它荒芜下去吗?”其他人答道:“不!我们大家应该努力把它整理好。”于是他们讨论怎样改造这个花园。

A说:“应该先把野草和荆棘除掉,然后把花木栽下。”

B说:“不!应该先把花木运来,然后除去野草和荆棘,因为……”

另一个人说:“我同意A 的话,野草和荆棘如果不先除去,佳木好花决不能栽种的。因为……”

其余的人说:“不然。你的话错了,我赞成B的意见。因为……”

他们举了许多理由,辩论不休,还引来了许多例子来证明他们的话,从早上一直辩论到正午,家家炊烟起了,还没有停止;甚至因为意见不合,互相谩骂……而且扭打了。

荒芜的花园,依然荒芜着。

要求:(1)根据材料寓意,任选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