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 3. 难度:简单 | |||||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屠格列夫也常常带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 地翻译一些歌德的诗句。 2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故乡的 。 3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 和欢悦。 4每一次人们都希望他能长久地攀登下去,这希望也就 出更多的矛盾。
|
|||||
| 4. 难度:简单 | |||||
|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 5.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不错。可是躺了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像两条瓠子似的。
|
|||||
| 6. 难度:简单 | |||||||||||||
|
文言文阅读: 9分 屈 原 列 传 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1。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 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 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2,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 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注释:1左徒:楚国官名,职位仅次于令尹。 2宪令:国家的重要法令。 1.下列句中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各组划线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4.翻译下面两个句子:6分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
| 7. 难度:简单 | |
|
诗歌鉴赏:4分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标题中的“送别”二字应该怎样理解?2分 2.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
|
| 8. 难度:简单 | |
|
根据提示,补充完整下列古诗文:(12分,每题2分) 1.独怜幽草涧边生, 。(韦应物《滁州西涧》) 2.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 ,日晚倦梳头。 (李清照《武陵春》) 4.杜甫《望岳》中描写泰山的秀丽、挺拔的诗句是: , 。 5.佁然不动,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6.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
|
| 9. 难度:简单 | |
|
说明文阅读:12分 ①想象是人脑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如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是作家在已经积累的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而成的。也就是说,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②(甲) 人的各种有意识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的作用。 例如,人在劳动过程中,只有在进行劳动之前,预先想出了劳动的结果,才有可能自觉地改变客观现实和有意识地创造自己所需要的新事物。(乙)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发生变化,而人则能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从而支配自然界。(丙)人是凭借想象的作用,使自己在头脑中“预见到”尚未产生的事物的。 ③想象可以帮助人们在头脑中“见到”无法亲自观察的事物。对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来说,有很多研究的对象,根本无法直接观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根据资料,通过想象的作用,“设想”研究对象可能的或应有的概略情况,从而作出分析和判断。 ④想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对文学作品、艺术表演、美术作品等等的欣赏,就离不开想象的作用。离开了想象的作用,至多不过是对它们的感知,谈不上有新感受,因而也就不能称之为欣赏。 ⑤想象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也是必不可少的。人们常说,待人处事要善于“设身处地”。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凭借想象。如果我处于对方的位置,将会怎样想、怎样做。也就是说,人在相互交往中,必须通过想象才能设想别人的处境与心情,从而促进相互理解。 ⑥想象不仅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在人的创造活动中也具有重大意义。难怪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高度重视想象的作用。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说,没有想象,就不会有科学理论和科学发现。 ⑦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顺其自然地进行想象;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的、自觉的想象。 ⑧有意想象按照其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又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指这些想象不是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示意再造出来的。 ⑨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根据预定目的,通过对已有的各种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组而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在创造新技术、新产品之前,人在头脑中必须先构成这种新事物的形象,这就是创造想象。 ⑩创造想象中有一种特殊形式——幻想。幻想与再造想象不同,它不一定通过别人的描述或示意引起,而是具有一定的独创成分。幻想与创造想象也不完全一样,它并不是与目前行动直接联系,而是指向未来的活动。幻想中创造的形象体现的是个人的愿望,是想象者所向往的事物。幻想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客观现实的发展规律为依据,是有可能实现的,这种幻想就是理想,属于积极的幻想;另一种是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没有实现的可能,这种幻想就是空想,属于消极的幻想。 1.这篇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2.下段文字应放在原文第②段的( )处(只填序号),并说明理由。(3分) 马克思指出:“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糟糕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来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3.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根据第⑧、⑨两段的内容,说出下面这则材料介绍的“想象”,属于哪一种类型,并结合文章相关知识作简要说明。(3分) 【材料】 我们读了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眼前就会浮现出中年闰土头戴破毡帽,穿着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松树皮般粗笨开裂的手里提着一支长烟管的形象。
|
|
| 10. 难度:简单 | |
|
散文阅读:20分 不敢老的父亲 1父亲比我大了整整50岁,老来得子,高兴得放了两大挂鞭炮,摆了10桌宴席,还 开了那瓶存放了两年都没舍得喝的五粮液。 28岁时,父亲带我去学二胡,从家到少年宫,骑自行车足足要一个小时。等我放学了,他把我送过去,晚上9点再去接我。到家时,已经10点多了,我饭没吃,功课也没做,不得不继续奋战到深夜。于是,父亲决定买一辆摩托车,这样我就能在晚上11点之前上床睡觉。我妈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能学会吗?”父亲握紧拳头,一边展示胳膊上的肌肉一边豪情万丈地说:“穆桂英53岁还挂帅出征呢,我是个大老爷们,小小摩托车还征服不了?”他胳膊上的肌肉松垮垮的,看得我一个劲儿地捂着嘴偷笑。 3我10岁时,父亲60岁,从单位光荣退休后的第二天,他就找个人多的街道,摆起了修鞋摊。收费低,活儿做得又好,常常忙得抽不出身吃饭。以前的同事闲逛到他的摊前,不解地调侃:“老黄,退休工资还不够花呀?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干这活。你这手艺什么时候学会的呀?”父亲一边抱着鞋飞针走线,一边爽朗地笑:“这么年轻就闲着,还不得闲出病来。”看着他沟壑丛生的脸,我忽然感觉有点难为情。 4我读高三那年,父亲执意在学校附近租间房子,学人家搞陪读,还不辞辛苦地把修鞋摊也搬了过来。我上课时,他在家做饭;我放学时,他急匆匆出摊。饭做早了会凉,但他总是把时间掐得很准,每次我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可这样的话,他就只能饿着肚子干活,能吃饭时菜早已凉透。我帮他收摊,一个补鞋的中年妇女说:“你孙子都这么大了呀,那你干吗还这么拼命?让儿子养着就好了。”我站在旁边,脸上火烧火燎的,命令他:“以后不要再摆摊了,家里又不是穷得揭不开锅!”他把脸一沉,气呼呼地说:“我还这么年轻,还能多挣点!”说这话时,他68岁,原本挺拔的腰身已经有些佝偻。 4大学时,远离家乡,我和父亲难得见上一面,所有的交流都靠一根细细的电话线维系。他总是在电话里说:“想买啥就买啥,别太寒碜,我还年轻,养得起你。” 5毕业后,我留在大城市发展,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让自己离远方的父母越来越远,连电话都打得少了。偶尔打过去,父亲还是那一套话:“家里一切都好,我这么年轻,能有什么事儿啊?在外面好好干,别瞎操心!”听他这样说,我就真的很少操心,连谈恋爱、买房子也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父母的经济支援。此时的父亲已经快80岁了,我知道他已经不年轻,但是我却一直以为他至少身体健康、没病没灾。直到母亲的电话打过来,我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的秘密,我一直不知道。 6父亲病了,是脑出血。他一直有高血压,常年离不开降压药。他是在鞋摊前病倒的,中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年轻人都避之不及,何况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父亲躺在床上,高大的身躯被岁月打磨得像一片瘦小的叶子,眼窝深陷,颧骨突出,头发白得如一团蓬松的棉花。而一周前,他还在电话里对我说:“我还年轻……”看见我,父亲想要坐起来,并努力张大干瘪的嘴,做好了展示年轻的准备,但最终,只发出极低的声音:“我一直不敢老,怕我老了,你就没有父亲帮、没有父亲疼了,可我还是老了……” 7原来,这么些年,父亲一直在用行动和语言激励自己、强逼自己时刻保持年轻状态,好给我挣足够多的钱,给我足够多的帮助,给我足够多的爱,也给我足够多的从容与坦然,让我不因有一个年迈的父亲而自卑自怜! 8而我,居然根本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竟在他夸耀自己还年轻时,曾生出一丝厌恶与不满。如今,在父亲病床前,看着老如朽木的父亲,我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 1.标题“不敢老的父亲”中的“不敢”含义是什么?父亲的“不敢老”体现在哪些事情上?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2.文末说“居然根本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竟在他夸耀自己还年轻时,曾生出一丝厌恶与不满”,“我”的厌恶和不满在文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你分别找出来,并说 说句中加点的词反映了“我”的什么心理?4分 3.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4.从语言的角度请你赏析第6段画线句子。4分 5.读完全文后,请你说说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
|
| 11. 难度:简单 | |
|
综合性学习:12分 语文活动:4分 自古以来,无论是王孙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对我们脚下的土地怀着深深敬仰。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又警示我们:土地面临危机! 1.你觉得生活中哪些现象对我们的土地是一种伤害?请举出一列并说出它的危害。2分 2. 你还知道哪些与土地有关的成语或者俗语?请说出两个。2分
|
|
| 12. 难度:简单 | |
|
仿照下面的这段话,用划线的词语写一段话:4分 例句: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
|
| 13. 难度:简单 | |
|
美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唯一一个超级大国,请根据以下材料,探究一个国家怎样才成为超级大国:4分 材料一:根据国际货币组织在2009年10月的数据库,2008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4.4万亿美元,是排名第二的日本和第三的中国的总和的1.5倍左右。形象地说,美国经济打个喷嚏,全球都要感冒。 材料二:美国拥有12艘航母,在全球拥有众多军事基地,随时都能够保护美国公民的利益。海地地震,美国迅速派出万人军队控制太子港机场,优先把一批批美国公民撤离海地,其他国家,哪怕是运送救援物资的飞机都要为此让路。 材料三:在当代,华尔街、麦当劳、肯德基、芭比娃娃、NBA、可口可乐、苹果、迪士尼、沃尔玛、星巴克、哈佛大学等等,这都是全球人们耳熟能详的形象符号。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像美国一样在全球广泛传播,甚至泛滥。 材料四:从1985年到2005年二十年间,在52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中有34位是美国人,在47位获得化学奖的科学家中有28位是美国人或者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生理学或医学奖的46位获奖者中有28位是美国人。33位获经济学奖获奖者中,有23.5位是美国人(其中一人具有美国和以色列双重国籍) 探究结果: 。
|
|
| 14. 难度:简单 | |
|
作文:60分 材料:草原上有对狮子母子。小狮子问母狮子:“妈,幸福在哪里?”母狮子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于是小狮子不断追着尾巴跑,但始终咬不到。母狮子笑道:“傻瓜!幸福不是这样得到的!只要你昂首向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随着你!”。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