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浙江省初一下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其他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他正向古代典jí   (1)  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zàng   (2)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    (3)  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jì   (4)  的文化药方。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顶沸。

B, 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弹子。

C,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D,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据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2)

A.在班主任的教育下,小明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B.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C.我生长在京剧之家,京剧对我一点都不陌生。

D.我从来没有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在下列语言环境中,说话最得体的一项是(   )(2)

A.新苗文学社请张老师给社员们上了写作辅导课。李明同学道谢说:“您的辅导课水平还可以,对我们有一定的帮助,谢谢!”

B.你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有天赋嘛。”

C.星期天,张慧在家帮奶奶做家务,同学郭芳要上街买衣服,找她去“参谋参谋”。张慧说:“你稍等一等,我把这件事做完了就陪你去,好吗?”

D.街坊陈阿姨串门来了,小莉热情接待。她说:“欢迎阿姨!您好久没到我家来了,很忙吧?请到墙角那把椅子上坐坐!”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恰当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②①④③

B.①④③②

C.③②④①

D.②④③①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自然美景总会令人心荡神驰。“春潮带雨晚来急,    (1)    ”是幽闲恬淡的心境;“峨眉山月半轮秋,    (2)    ”是清朗秀美的秋意;“    (3)    ,竹中窥落日”是惬意闲适的心情。

思乡怀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谁家玉笛暗飞声,     (4)    ”是李白听笛声荡漾起的满腹乡思;“愿驰千里足,    (5)    ”是代父从军的木兰对家园生活的眷念;“     (6)     ,凭君传语报平安”是岑参走马相逢而牵动的故园乡思情。

 

四、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仿句:(2分)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的。让那清凉的雨丝,洗去你心灵上的尘;让那安闲的雨丝,

抹去你思维上的俗;让那多情的雨丝,                         ;让那无声的雨丝,                         。

 

五、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名著阅读(4分)

1.“丑小鸭”,一个激励身处逆境的人们不断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源自于丹麦著名童话作家__________笔下的《丑小鸭》;世界著名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__________。

2.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 名

作 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人物特点

《童年》

 

(外祖母、外祖父)任选一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小题。(9分)

请你记得歌唱

  (1)因为一次医疗事故,他在四个月大时成了聋儿,在母亲竭尽全力的教导下,他终于理解了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名字,并慢慢学会开口说话,普通话说得甚至比一般孩子还标准。

  (2)可是一进学校,他的助听器还是引起了其它孩子的好奇。有时他听不清楚老师提的问题,答非所问,也会招来哄堂大笑。这一切都让他很沮丧,他恨不得把助听器摔烂,再也不去学校。

  (3)母亲很安慰他,他不听,哭着问:“为什么我和别人不一样?”母亲回答,他是医生一针给打聋的。他哭得更厉害:“我恨他,我要找他报仇!”母亲难过地别过头:“找不到了,就是找到了,你的耳朵也是这样了?”

(4)他只能接受现实,并比其他同学更努力。小学时的听写课,

同学们只需记住单词,他还要记住单词的次序,老师嘴巴动一个,他就写一个,同样拿了满分。他甚至报名参加北京市、区中小学生朗读比赛,第一次上台吓得双腿发抖,怕自己吐字不清晰,或者忘词。望着众多正在注视他的听众,他终于鼓足勇气开口,结果获得了一等奖。

  (5)努力终于总有回报,他一直是学校骨干,并且日益自信起来。

  (6)可是,因为是聋儿,仍然有尽了努力也无法做到的事情,譬如音乐课的考试。那天音乐课下课时,老师说:“大家都准备一下,明天考试,要唱《歌唱祖国》。”其它的同学都嘻嘻哈哈的不当回事,他却犯难了。他一直不大会唱歌,难以把握节奏。回家后,他愁眉苦脸,母亲就一边弹钢琴一边教他唱。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过去了,他的嗓子都嘶哑了,但是还是跑调。节奏很对,但他完全是在“说歌”,一个字一个字无比认真地说。母亲摸摸他的头说:“考试时你就这样唱吧。”他说好。母亲又严肃地叮嘱道:“可能大家会笑,但是你自己不能笑,坚持把歌唱完。”

  (7)第二天音乐考试,轮到他上台了。他舔舔发干的嘴唇,跟着节奏开始“唱”歌。他刚一张嘴,教室里的同学己经笑翻了天。他不理会,在笑声中仍然继续自己的歌唱。他就这样一丝不苟地跟着节奏把歌“唱”完。

  (8)教室里不知何时己经安静了下来,他突然发现,同学和老师的眼睛里都有些亮晶晶的东西。接着,他看到了同学们在使劲的鼓掌。

  (9)他就是梁小昆,曾多次参加专题电视节目制作,是电影《漂亮妈妈》中郑大的原型。时下他正在北京电影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摄影界己经小有名气,而且前不久刚在北京“东方新天地”举办了自己的个人摄影展。

  (10)至今,梁小昆都非常喜欢唱歌,每次去卡拉OK,必唱无疑。他并不避讳自己的跑调,但求能够唱出个性。他深信,不管歌声是否动听,歌唱,首先是一种态度,包含着努力、尊严、坚持和快乐……

  (11)在失败的时候,你仍有歌唱的勇气吗?在绝望的时候,你还会记得最爱的歌词吗?在人生路上,迷失方向、不知所措的时候,你会记得且唱且行吗?

1.阅读课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2.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题目中“歌唱”的理解。(2分)

3.文中第5节“努力总有回报”指什么事,第6节“仍然有尽了努力而无法做到的事情”又指什么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两句话看似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3分)

4.第8小节的划线句表达了老师和同学们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阅读《餐桌上的谜底》一文,完成小题。(14分)

餐桌上的谜底

①小时候,每晚入黑的时候,我总要瞅准时机,站在自家门口,闻对门邻居餐桌上飘出的肉香。那时我家半个月才吃一次肉,我实在是太馋了。

②每次,闻着邻居家飘出的肉香,我会身不由己地移动脚步,一步一步地   (挪、走、跑)到邻居家门边。

③有一天,我终于问妈妈:“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

④妈妈没有回答我。一个星期天,妈妈喊上我,问:“你今晚想不想吃肉?”我说:“想!做梦都想。”妈妈说:“好吧,你跟我去。”

⑤妈妈带我到一家建筑工地,向工头要了一截土方,工头在土方上画了白灰线,挖完线内的土方,给工钱20元。妈妈说:“挖吧,挖完了,今晚就有肉吃了。”

⑥我只挖了一会儿,手就软了,且磨起了泡。妈妈比划着说:“得两元钱了,挖吧,再挖挖就又两元了。”我(支撑、支持)了一会儿,终于挖不动了。妈妈说;“你歇一会儿再干。”我就这样干一会儿歇一会儿,而妈妈总是不停地干。我记得那是初秋,天气依然很热,妈妈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这么苦,我甚至不想吃。

⑦一天下来,我们终于把土方挖完了。妈妈从工头那里领了20元钱。我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妈妈背上我,到集市上,问我喜欢吃鱼还是肉,我说都喜欢。

⑧晚上,餐桌上摆了香喷喷的鱼和肉,弟妹们都吃得香极了。妈妈对我说:“孩子,我想你知道邻居餐桌上的谜底了。”

⑨是的,我知道了。

⑩妈妈又对我说:“这叫吃苦,孩子,你知道吗?”面对妈妈,面对餐桌上的鱼和肉,还有吃得正香的弟妹,我哭了。

⑾那年,我11岁。

1.第②段和第⑥段的横线上应分别填入的词语是什么?(2分)

2.①-②段写小时候“我”很馋,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3.“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面对“我”的提问,妈妈为什么没有直接回答?(3分)

4.第⑨段写道:“是的,我知道了。”联系上下文,说说“我”到底知道了什么(3分)

5.请结合文意简要地写下你对这位母亲的认识、评价。(3分)

 

七、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阅读短文完成小题(1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尸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横线词语。(2分)    

治经为博士(  ) 但当涉猎(  )  

2.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出自《孙权劝学》一文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阅读片段,完成小题。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4分)

(    )  两(     )  袖(    )  妇(    )起大呼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文

3.写出文中对口技进行侧面描写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3分)

4.本文选自         ,它是清代         编的一部         。全文以“         ”字统领全文,突出口技人技艺的高超。(4分)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作文(30分)

请以“______________使我美丽”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用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