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江苏省江阴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tuí)唐确(zào) 不能自己

B.(tì)透(mì)食人声鼎沸

C.(lín)选(yān)红(niè)手蹑脚

D.挑(xìn)深(suì)(xiǎn)为人知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选出下列没有病句的一项 (2分)(  )

A.为了避免物价不再飞涨,国家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

B.通过举办世博会,使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飞速发展的上海。

C.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D.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能否实现低碳生活的关键。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划线字解释中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普明日复奏其人(第二天)

B.我以日始出时人近(离开)

C.于园在瓜州五里铺(通作“埠”,水边停船之处)

D.及其日中如探(热水)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劣质奶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奶制品销售市场非整顿不可。

B.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果我们放弃在本国高校学习的机会,而选择去遥远的外国大学求学,岂不是舍本逐末吗?

C.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决定组成一个名为“绿色先锋”的课外活动小组。

D.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国内建党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   )

A.孙悟空是《西游记》的第一号人物,他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其中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等情节都与他有关。

B.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故事的主体,写孙悟空皈依佛门,与猪八戒、沙和尚一起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战胜了各路妖魔鬼怪,终于取到了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了“正果”。

C.《西游记》的作者施耐庵是江苏淮安人,出生于一个破落的书香世家。他的人生一直很不顺利,晚年回到故乡隐居时,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

D.鲁迅先生分析《西游记》说,书中“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这是一个很深刻的观察。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填入下列句子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1)圣母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   ,却无一根柱子。

(2)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    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

(3)著名作家叶文玲曾经满腔热诚地   中学生:“不管写长文章或短文章,都要从心里写,要从心里流出来。”

A.宽敞 敏锐 训诫

B.宽敞 敏感 告诫

C.宽阔 敏锐 告诫

D.宽阔 敏感 训诫

 

二、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题目。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别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2.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   、鹭、    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意境。(2分)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③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①管仲、隰朋:两人都是齐桓公的大臣;②孤竹:古国名;③仞:古代八尺叫仞。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隰朋于桓公 从:              ②春往冬  反:                

③迷惑失     道:              ④老马之  智:                

2.下列句中的“之”与“老马之智可用也”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时有物外之趣

B.主人处处款之

C.事列《神仙》之传

D.跪而拾之以归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4. 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2分)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三峡博物馆

三峡博物馆位于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正西端,建筑主体长157.3米,宽98.085米,高32米,总建筑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这座建筑物外型本身,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

②三峡博物馆依山而建,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站在人民广场仰望,博物馆就像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博物馆外形最显眼的是大面积的弧形蓝色玻璃幕墙和古朴方正的砂岩外墙。蓝色玻璃象征着水,砂岩外墙则代表着山,它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博物馆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很像一个巨大的承露盘,一方面取“三峡之水天上来”之意,另一方面,水通过三层叠瀑,一泄而下,与人民广场相连,体现了三峡博物馆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寓意。

③三峡博物馆展厅面积为23225平方米,有4个基本陈列,分别是:反映三峡历史、三峡文化和三峡精神的“壮丽三峡”;反映重庆地方历史文化源流的“远古巴渝”;反映20世纪重庆城市变迁的“重庆·城市之路”;反映重庆抗战文化的“抗战岁月”。这里重点介绍前两个展厅。

④“壮丽三峡”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一楼右侧,是博物馆的招牌展厅。走进展厅,参观者就仿佛来到了壮美的瞿塘峡。迎面是一幅长9米、高6米的三峡壁画,它与摆放有致的各种三峡石一起,构成了雄伟的夔门、秀美的桃子峰。而此刻参观者的脚下,正踩在一条用玻璃隔水方式营造的长江水上。江水拍岸的声音,川江号子的声音,以及长江三峡特有的猿啼声,构成了一个真实壮丽的三峡。

⑤“壮丽三峡”展厅摆放了大量天然三峡石。瞿塘峡口切割来的瀑石,瞿塘峡中段的黑石,巫峡切割来的纤夫石、纤夫路,以及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鹤梁题刻,也被部分切割搬进展厅。目前在全国的博物馆中,还没有放如此大规模大型天然石头的先例。

⑥与“壮丽三峡”展厅相比,“远古巴渝”展厅则显得古朴而厚重。“远古巴渝”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二楼左侧,展厅面积1160多平方米,展品逾1000件。这是三峡博物馆文物最丰富的一个展厅,里面的文物80%以上都是1997年以来重庆三峡考古的新发现,这次是首度公之于众,比如巫山龙骨坡出土的巫山人牙齿和下颌骨化石、兴隆洞遗址发现的剑齿象牙石刻、奉节鱼腹浦发现的陶片、小田溪出土的鸟形尊等。这个展厅主要靠文物来说话,它要展示远古巴渝文化的客观存在和无穷魅力。

1.请从文中筛选出相关词语,概括“壮丽三峡”和“远古巴渝”两个展厅各自的主要艺术风格。(2分)

“壮丽三峡”:                         “远古巴渝”:               

2.请分析选文第①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说明方法:          作用:                                                                       

3.第⑤自然段中“目前在全国的博物馆中”划线的“目前”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4.有关部门准备打一则广告,用富有吸引力的语言来介绍三峡博物馆。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三峡博物馆的这则广告撰写广告词。要求:内容与选文相符;语言具有吸引力;30字以内。(2分)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卖伞姑娘

① 有些想念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时常跃入我心中的那个姑娘的身影。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② 那是一年前的一个雨夜。路灯在丝丝雨线织成的帷帐里睁着惺忪的睡眼,洒下的光映射在路面的积水上。在单位加班昏了头的我下了楼,才知道这个城市的一切都进入了细雨的怀抱里。我呆望着路灯下舒缓而降的雨丝,想起远在十多公里之外的家,心一横,推着车子撞破了雨幕。

③ “先生,您需要一把伞吗?”正准备骑上车子的我,突然听到一个轻盈、温馨的声音。回过头我才发现单位大门外的路灯下站着一位姑娘,怀里抱着一捆雨伞。她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鹅黄色的薄毛衣和黑色的长裙,背光站着,我看不清她的脸庞。

④ 我的确是需要一把伞呀!我停下来,仔细地把她怀抱中的十几把雨伞挑了一遍。我那时世俗地想:街头小贩的东西十有八九是假冒伪劣,既然急需,那就买吧,但挑挑拣拣的事总还不能掉以轻心。

⑤ 那姑娘极有耐心地把我打开包装的雨伞又一一地装上。她蹲下来时,一头长发几乎垂到地上,发梢上一缕缕地淌着雨水。

⑥ “姑娘,你卖的是雨伞,为什么自己不用一把?看你,小心淋病了。”我嘴上这么说,手里却没停下挑拣的动作。

⑦ “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姑娘说了半截,止住了话头。我才明白,眼前的这个小贩是个学生。我想接着问她其他的情况,但她再不肯说一句话了,只是细心地拾掇着被我弄乱的雨伞。

⑧ 事情就这么简单,简单得如同到集贸市场那样。但那个雨夜及时出现的那把雨伞却罩着我。而且,我刚走到半路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因而,那把雨伞更显得尤为体贴、尤为及时……

⑨ 隔了两天,我无意中翻阅晚报时,在一版右下角看到了一幅图片报道。虽然那晚我没有看清卖伞姑娘的面孔,但我从衣着的款式、颜色和报道的内容上却立即断定,她就是我遇见的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图片报道简练得只有几句说明:“这位贫困大学生昨晚在卖雨伞时,挺着感冒了好几天的病体,因冒雨等待一位付款时掏掉了四百余元钱的顾客,而昏倒在街头……”那个因付款而掏丢了四百多元钱的人肯定不是我,如果是我,那就太富有戏剧性了,而且我对她的挂念也会有充分的理由。报纸上没有她就读的校址,只有她的很美的名字。

⑩ 又是一个下雨天。我独自走在行色匆匆的人流里,又想起了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初春的雨水还有几丝凉意,我没有打伞,潜意识里有一种希冀:那个穿着鹅黄毛衣、黑色长裙、看不清面庞的姑娘会不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⑾“先生,你需要一把伞吗?”我真想再次听到那句轻盈、温馨的问话。

此时的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

1.阅读全文,请你说说文中卖伞姑娘有哪些主要性格特征。(2分)

2.谈谈第⑧ 段中画线的句子“而且,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在文中起哪些作用。(3分)

3.作者在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你写出其中两组来。(2分)

                                                                 

                                                                 

4.本文语言生动形象,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对下面这句话加以品析。(3分)

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5.你是如何理解文末画线句子含义的? (2分)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根据课文默写。(10分)

1.万籁此俱寂,         

2.         ,乾坤日夜浮。

3.居高声自远,         

4.谁怜一片影,         

5.雨昏青草湖边过,            

6.曲径通幽处,         

7.         ,凭轩涕泗流。

8.         ,潭影空人心。

9.重檐翼馆,         ;坐窥井邑,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3月份,围绕“学雷锋”,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各项活动。课后,同学们都在热议的时候,你身边有个同学却说:“雷锋早就过时啦!”这时,你站起来反驳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题目:有这样一种________,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例如横线上可填“声音”“鼓励”“信念”“感动”“关爱”等等,然后作文。

要求:①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

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③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④注意书写工整。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