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2. 难度:简单 | |||||
选出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 )(2分)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四句话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
5. 难度:简单 | |||||
根据下面语境,为括号内依次选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为了应对全球经济的疲软,实现最大化的( ),温州某大型企业( )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把一些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人员清出公司,并拟定了一个三年远景规划。这在公司上下引起了强烈的( )。
|
6. 难度:简单 | |
古诗文默写(12分) 1. ,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蒙曰:“士别三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3.谁家玉笛暗飞声, 。此夜曲中闻折柳, 。 (《春夜洛城闻笛》) 4.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 (《逢入京使》) 5.山际见来烟, 。 ,云从窗里出。(《山中杂诗》) 6. ,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 7.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心情的名句是: , 。
|
7. 难度:简单 | |
名著阅读(4分) 要知道,我不是在讲我自己,而是在讲那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在那里,普通的俄国人曾生活过,而且直到现在还在生活着。 …… 刚开始吵架,我就吓得跳到炕炉上,我怀着恐惧的心情看外祖母用铜盆里的水给雅科夫舅舅洗去脸上流出的血;雅科夫一面哭一面跺脚…… 1.以上文字片段选自文学名著《童年》,这部名著的作者是 ,选文片段中的“我”是指小说中塑造的 (人物形象),他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2分) 2.《童年》是作者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分别是《 》 和《 》 。(2分)
|
8. 难度:简单 | |
综合性学习(4分) 1.【古之黄河】 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你再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2分) , 。 2.【今之黄河】 2011年3月 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2分)
|
9. 难度:简单 | |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题目(4分)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诗歌的最后两句语言平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其中最具表现力的是 和 两个字。(2分) 2.这是一首写暮春之景的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10. 难度:简单 | |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3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请用“/”线给下列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余 闻 之 也 久。 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字的意思。(4分) (1)忽啼求之 ( ) (2)邑人奇之 ( ) (3)稍稍宾客其父( ) (4)每以天下为己任( )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4.试比较方仲永与范仲淹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3分)
|
11.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1分)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①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 ②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③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小时候从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 ④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⑤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⑥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⑦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①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故乡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⑧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②,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③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⑨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惘怅,有留恋。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⑩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选自《主题学习丛书》有改动) 【注释】 ①旖旎(yǐnǐ):柔和美丽。 ②耄耋(màodié):泛指老年。耄,指八九十岁年纪;耋,指七八十岁年纪。③望:夏历每月十五日。 1.作者在第⑤、⑥段中追忆了哪些童年趣事?请按先后顺序写出来。(3分) 2.从第⑥段中摘抄与第⑦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文字。(2分) 3.“月“作为作者思乡之情的依托,贯穿全文。请写出两句借月抒怀的诗句。 (文中出现的除外)(2分) 4.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从写法和目的两方面回答)(4分)
|
12.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2分) 换一种方式离成功更近 梁勇 ①他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一个贫穷的外来移民家庭,从小他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和他一样大的孩子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因为他什么也不会。 ②每次考试他都是和倒数挂上名。老师不想让他回答问题,因为他总是羞涩地说不知道。大家认为他是笨蛋,是个白痴。伙伴们嘲笑他,说他永远和失败在一起,是失败的难兄难弟。邻居们说,这个孩子将来注定一事无成。父母听到这些话,暗暗为他担心。 ③他努力过,可是收效甚微,自己在学业方面取得的进步似乎为零。但是,他还是在不断加班加点苦读。每天,他醒来后都害怕上学,害怕被嘲笑。周末,他坐在自家的门前,看着草地上喜笑颜开的男孩们,感到自己的未来一片渺茫。时间在一天天地流逝,而学校也在考虑劝其退学。 ④一次,他看到一个老人为了一张被老鼠咬坏的一美元钞票而痛苦不已。为了不让老人伤心,他悄悄回家将自己平时积攒的硬币换成一张一美元的钞票,交给了老人,说,这是他用魔法变回来的。老人激动不已,说他是个善良聪明的孩子。 ⑤父亲知道这件事后,认为自己的孩子还不是个笨到家的人。接下来的这天,是孩子永远不会忘记的。父亲要带他出门,目的地是波士顿。他父亲说:“我们坐汽车可以到达。”他们一起坐上汽车。可是,在中途的一个小站,父亲下车买东西忘记了汽车出发的时间。就这样,汽车在他喊叫声中呼啸而去。他很害怕,心想这下怎么办,没有汽车,父亲怎么能到波士顿呢?波士顿汽车站到了,他下车时却看到父亲正在不远处等着他。他快速跑了过去,扑进父亲的怀抱,诉说一路的忐忑不安,害怕父亲到不了波士顿,并惊讶父亲是如何到达的。父亲说:“只要我们能到达目的地,管它用什么方式呢,孩子,就像你学业不成功,并不代表你在其他方面不能成功,换一种方式吧!”此时,他猛然醒悟。 ⑥随后,他看到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而痛苦不已,就想假如自己用魔法帮助他们实现,即使是假的,但起码从精神上减轻了他们的痛苦。从此,他对魔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跟随一些魔术师学习魔术。 ⑦他克服心中的怯懦,为自己的梦想开始奋斗。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进行的努力受到了父母的鼓励。教他魔术的老师发现他在这方面具有很高的悟性,学东西很快,而且每次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创新。很快老师的技巧便被他学光了,他不得不换老师。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他换了四个魔术老师。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一个匪夷所思的成功人士。 ⑧有人问他是怎么成功的,大卫·科波菲尔说:“父亲让我醒悟,成功对我们来说好比是个固定的车站,我们在为怎么到达而绞尽脑汁,大家都在争夺汽车上的座位,没有得到座位的人不得不等下一班汽车,可是,为什么我们不能骑马或者乘轮船去车站呢?这样,我们不是也到达了吗?只不过我们换了一种方式。” ⑨最后,大卫·科波菲尔又说:“后来我知道,这一切是父亲安排好的,其实那个小站离波士顿很近,骑马竟然比坐汽车还快,所以父亲到得比我早。” ⑩道理浅显易懂,可是真正理解它,并付诸行动的人却很少。当你发现自己不断努力仍然不能取得成功时,你是否可以告诉自己换一种方式呢?如果你这样做了,说不定你会离成功更近。 (选自《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有改动) 1.给下列词语注音并解释:(4分) (1)腼腆( ): 。 (2)怯懦( ): 。 2.从第①~③段看出大卫·科波菲尔以前是个怎样的孩子?(2分) 3.父亲为什么认为自己的孩子还不是一个笨到家的人?他用什么办法让自己的孩子醒悟?(3分) 4.文中哪个人物给你印象最深刻?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文中事例谈一谈。(3分)
|
13. 难度:简单 | |
写 作(50分) 题目:沉醉在 的世界里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