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山东临淄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shē)望 牢(sāo) (tuì)化 橡皮(jīn)

B.(yān)喉 叮(zhǔ) 玩(shuǎ) 抢(jié)

C.烟(cōng) (gěi)予 菜(qí) (xī)利

D.抽(qì) 鼎(fèi) (cù)然 (mǐn)灭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面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组是(  )(2分)

A.惆怅  魂不守舍  鸡毛掸子  喃喃自语

B玷污  获益匪浅  心旷神怡  绝处逢生

C.破绽  古朴凝重  人迹罕至  具体而微

D.烦躁  付诸东流 自出新裁 举世无双

 

二、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走进名人,了解名著。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     》,作者是     原名     ,我们在上学期学过他的一篇文章《     》

2.《童年》是苏联作家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      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其他两部为《      》、《       》。

 

三、其他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指出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4分)

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2.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解释加横线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2分)

1.在白驹过隙的弹指一瞬,这已是我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

2.月的阴晴圆缺,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古代歌颂春天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两句描写春天的诗句(2分)

 

四、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为子女,都应对父母怀有感恩之心,“母亲节”快到了,你的心中可能有许多话要向妈妈倾诉,在这儿就让那千言万语化作几句诚挚的祝福吧!(2分)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古诗词默写填空。

1.马上相逢无纸笔,                       

2.                 野渡无人舟自横

3.有约不来过夜半,                        

4.鸟向檐上飞,                        

5.                    ,各领风骚数百年。

6.峨眉山月半轮秋,                        

7.                   ,何人不起故园情。

8.正是江南好风景,——————————。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①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是低哑的。我告诉爸爸,行毕业典礼的时候,我代表全体同学领毕业证书,并且致谢词。我问爸,能不能起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六年前他参加我们学校的那次欢送毕业同学同乐会时,曾经要我好好用功,六年后也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今天,“六年后”到了,我真的被选做这件事。

②爸爸哑着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说:“我怎么能够去?”

③但是我说:“爸爸,你不去,我很害怕。你在台底下,我上台说话就不发慌了。”

④“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⑤“那么爸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

⑥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然后,他又转过脸来叮嘱我:

⑦“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

⑧“我知道,爸爸。”

⑨“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⑩“是。”我虽然这么答应了,但是觉得爸爸讲的话很使我不舒服,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

⑾当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赖在床上不起的毛病。每天早晨醒来,看到阳光照到玻璃窗上了,我的心里就是一阵愁: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辫子,换制服,再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被罚站在门边。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向你投过来,我虽然很懒惰,却也知道害羞呀!所以又愁又怕,每天都是怀着恐惧的心情,奔向学校去。最糟的是爸爸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1.从全文看,你认为爸爸的哪句话在“我”的成长中起的作用最大?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分)

3.课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2分)

4.第⑩段在结构上起的作用是(2分)

5.从⑾段看,爸爸是个什么样的父亲?(2分)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

①小时候临睡前,父亲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含住了锁舌。

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到那瞬间的声响。

③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也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

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的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

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响声中读人。

⑥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⑦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二意无穷。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

⑧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扣两声,停约几秒,再推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措手不及的尴尬。许多时候,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

⑨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那感觉,就像是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选自《中学生文摘》)

1.第①段划线语句手法多样,情感丰富,例如“         ”这个动词以及     “                   ”这个比喻就形象地表现了父亲掩门的轻柔,从中既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孩子的               ,也可以感受到孩子对父亲的                    。(4分)

2.第⑤段中说“我学会在那响声中读人”,请从文中概括出作者所“读”到得内容。(4分)

3.请联系上文内容,说说你对第⑨段划线语句的理解。(2分)

4.下面是一位同学阅读本文后的人生感悟,请你将它填写完整。(4分)我从作者对轻声关门的效仿中感悟到父母的心灵是子女的最好课堂,从作者对人的阅读中感悟到                             ,从作者对那声清响的回味、揣度中感悟到                         。受本文的启发,我也在生活中发现了各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好细节,例如在困难中同学投以我一个鼓励神,                                                    

 

七、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阅读《为学》,完成后的小题。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①吾资之昏,不人也。逮:     ②西蜀之南海 去:    

③蜀之有二僧        鄙:     ④子何而往! 恃: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翻译: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翻译: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4.蜀鄙二僧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5.学习本文后,你悟出了什么道理?(2分)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阅读《伤仲永》,完成后的小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①父焉     异:     ②不能前时之闻。  称:       

③未识书具。尝:     ④日仲永环谒于邑人。扳 :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翻译:                   

②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翻译:               

3.课题中的“伤”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而伤?(2分)

4.你认为方仲永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2分)

5.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2分)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题目:第一次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要有真情实感。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