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安徽省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异(jiǒng)枝(qiú)溅(bèng)轻怕重(niān)

B.玛(lǎo)匀(chèn)连(gěn)势不可(dāng)

C.翠(fēi)臆(duó)胸(jīng)坦荡如(dǐ)

D.解(pōu)充(pèi)宽(yǒu)无边无(yín)

 

二、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1                 ,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雍也》)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④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雍也》)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④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2.默写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4分)

3.默写一句关于鸟的诗句。(2分)

 

三、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名著阅读(共4分)

猪八戒又叫(        ),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        ),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        )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护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            )。

 

四、其他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小题。(6分)

 它是一片毫不起眼的叶子。整整一个夏天,它以自己的本色隐没于大树的盛装之中,给炎热的日子平添了  ①  (一抹 一片)绿意。可是,如今秋天到了。在瑟瑟风声中,它日渐干枯,模样却变得越来越难看了。

终于有一天,它从高高的枝头  ②  (吹落 飘落)到了地上。那一刻,它不由得发出最后一声叹息:“唉,可悲的命呀,现在我一无用处了!”

恰好有一只小虫子经过,看到面前的落叶,二话没说,就钻到了它的下面。

“多厚实的被子!”虫子发出由衷的赞叹,               

1.文中的①②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2分):①                 

2.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3.联系上文,补写出虫子心理活动的语句。(加上标点不超过30个字)(2分)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语文实践活动。(5分)

四月份要发行的一期校刊确定以“绿化”为主题,如果你来主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拟出几个栏目的名称。(至少写两个)(2分)

2.如果你妈妈怕影响你学习,反对你主办校刊,你该怎么劝说她?(要求:①必须谈到办刊后的收获;②语言简明、连贯、得体)(3分)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综合性学习(7分)

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遭遇了历史上最强烈地震及最强烈海啸,并引起核电站泄漏,损失惨重。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后,“大陆首善”陈光标立即投入救援行动,除捐款100万元人民币外,发送近30吨的生活物资外,还于11日当日晚间赴日本投入救灾行动,两天救出了三名日本人。陈光标的救援行动,引发网民热议。

网友甲:去日本救援?真不值。有这份心有这些钱,为何不去帮助云南盈江的地震灾民呢?

网友乙:存善心,做善事,应该广为传播,国人都应该以此为榜样才对!支持陈先生,也希望他这次能带去更多的人类之间的关怀!同时,请注意安全。

两位网友争论的焦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你的观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海燕》(17分)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的,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在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的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

1.高尔基是       (国家)无产阶级革命作家,他的小说有自传体三部曲                             。(4分)

2.课文三次描写海燕的英姿,三次描写海燕的叫喊。你觉得海燕是个什么样的形象?(3分)

3.文中的海鸥、海鸭、企鹅在暴风雨来临之际有什么表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4.“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5.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3分)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最美好的时刻》(18分)

一个春天的夜晚,我突然醒了,睁开眼睛,看见屋子里洒满了月光,四周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温暖的空气里充满了梨花发出的清香。

我下了床,踮着脚轻轻地走出屋子,随手关上了门,母亲正坐在门廊的石阶上,她抬起头,看见了我,笑了笑,拉我挨着她坐下。

整个乡村万籁俱寂,临近的屋子都熄了灯,月光是那么明亮。远处,大约一里外的那片树林,黑压压地呈现在眼前。那只看门狗在草坪上向我们跑来,舒服地躺在我们脚下,伸展了一下身子,把头枕在母亲外衣裳的下襟。我们就这样待了很久,谁都不出声。

然而,在那片黑压压的树林里却并不宁静——野兔子和小松鼠、负鼠和金花鼠它们都在那儿奔跳、欢笑;还有那田野里,那花园的阴影处,花草树木都在悄悄地生长。

那些红的桃花,白的梨花,很快就会飘散零落,留下的将是初结的果实;那些野李子树也会长出滚圆的、像一盏盏灯笼似的野李子,野李子又酸又甜,都是因为太阳烤炙风雨吹打的;还有那青青的瓜藤,绽开着南瓜似的花朵,花朵里满是蜜糖,等待着早晨蜜蜂的来临,但是过不了多久,你看见的将是一条条甜瓜,而不再是这些花朵了。啊,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生命——这种神秘的东西,它既摸不着,也听不见。只有大自然那无所不能,温柔可爱的手在抚弄着它——正在活动着,它在生长,它在壮大。

一个8岁的孩子当然不会想得那么多,也许他还不知道自己正沉浸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不过,当他看见一颗星星挂在雪松的树梢上时,他也被迷住了;当他听见一只鸟在月光下婉转啼鸣时,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当他的手触到母亲的手臂时,他感到自己是那么安全、那么舒坦。

1.文章的标题“最美好的时刻”具体指的是什么?(4分)

①“美好”指的是                             

②“时刻” 指的是                            

2.请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3.第三自然段中“那只看门狗”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4.第四自然段中“并不宁静”的景象,与全文的“宁静”矛盾吗?为什么?(4分)

5.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谈谈你喜欢的原因(4分)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陋室铭(15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划线短语。(4分)

①有仙则(                )        ②惟吾德 (              )

是陋室(                )          ④无案牍之劳形  (              )

2.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哪一组相同?(        )(3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楼。(《黄鹤楼》)

B.之不以其道。执而临之。(《马说》)

C.可以素琴。取子敬琴弹,弦既不。(《人琴俱亡》)

D.一或尽粟一石。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马说》)

3.用现代汉语翻译。(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回答下面问题。(4分)

(1)写出本文的中心句?

(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的“诸葛”指的是         “子云”指的是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作文(60分)

以“珍惜                   ”为题 (55分)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②不少于600字 ③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