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jué( )而不枯瘠( ),清新而不柔媚( ),这风度实jiān( )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1.给下列词语中的拼音选择合适的汉字 ( ) 奇jué( ) jiān( )备
2.选出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 枯瘠( ) 柔媚( )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战。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6. 难度:简单 | |||||
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 这些精美的图片和包含智慧的文字完美结合而成的宣传画深深打动了邵阳小男孩那颗纯洁善良的心。
|
7.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诗词,完成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
8.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
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4.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
9. 难度:简单 | |
请根据提示写出句子。(每小题2分,共10分) 1.《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雁门太守行》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战斗惊心动魄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达作者的积极向上精神的写景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 ______,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_________________,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郑振铎《海燕》)
|
10. 难度:简单 | |
综合实践。(共6分) 1.班级开展“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请根据同学们收集的节日对联,写出相关的传统节日。(2分) 元夕玉烛千门乐,宵月花灯万户明。_______________。 携手接对放风筝,怀亲垂泪烧纸钱。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的一则调查材料: 现在,在青少年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菖蒲,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然;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 A、材料反映出一种什么现象?(2分) B、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
11. 难度:简单 | |
阅读语段,完成小题。 白鹅 鹅,不拘它如何高傲,我们始终要养它,直到房子卖脱为止。因为它对我们,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贡献,使主母和主人都喜欢它。物质上的贡献,是生蛋。它每天或隔天生一个蛋。篱边特设一堆稻草,鹅蹲伏在稻草中了,便是要生蛋了。家里的小孩子更兴奋,站在它旁边等候。它分娩毕,就起身,大踏步走进屋里去,大声叫开饭。这时候孩子们把蛋热热的捡起,藏在背后拿进屋子来,说是怕鹅看见了要生气。鹅蛋真是大,有鸡蛋的四倍呢!主母的蛋篓子内积得多了,就拿来制盐蛋。炖一个盐鹅蛋,一家人吃不了!工友上街买菜回来说:“今天菜市上有卖鹅蛋的,要四百元一个,我们的鹅每天挣四百元,一个月挣一万二,比我们做工的还好呢,哈哈,哈哈。”我们也陪他一个“哈哈,哈哈。”望望那鹅,它正吃饱了饭,昂胸凸肚的地,在院子里跨方步,看野景,似乎更加补神气了。但我觉得,比吃蛋更好的,还是它的精神的贡献。因为我们这屋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了,生活实在太岑寂了。赖有这一只白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1.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从第三句到段尾可分为两层,怎样划分?为什么这样划分?(2分) 3.作者对白鹅的态度是怎样的?(2分) 4.写出白鹅神态描写的句子。(2分) 5.倒数第二句中“实在太”连用三次,构成了排比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12. 难度:简单 | |
阅读语段,完成小题。 茅盾自传 ①我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我开始写小说时用的笔名。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父亲是前清秀才,后来从外祖父学中医。外祖父名陈我如,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在杭州、嘉兴、湖州、苏州一带很有名的中医。我的母亲是外祖父的独生女,出嫁前在家塾受过良好的旧文学教育。 ②我10岁丧父。我进过戊戌维新后在浙江开办新学时设立在乌镇的第一所小学,后来又进过浙江省立第三中学,浙江省立第二中学以及杭州私立安定中学。1913年(17周岁)考取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当时北京大学堂刚刚改称北京大学,第一次在上海招生。1916年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由亲戚介绍,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先在英文部,后在国文部,又曾参加《学生杂志》的编辑工作。1920年初,《小说月报》半革新时,我曾主持“小说新潮栏”编辑工作。同年11月我任《小说月报》主编,决定全部革新《小说月报》。同年12月底我与朱希祖、周作人(皆当时北大教授)、郑振铎、王统照(当时还在求学)、叶圣陶等12人发起“文学研究会”,12个发起人中,只我一人是在上海的。《小说月报》原为上海鸳鸯蝴蝶派文人所盘踞,我主编后完全不用他们的稿子,并在《小说月报》上提供写实主义文学,抨击鸳鸯蝴蝶派,引起他们的怨恨。同时,商务印书馆内部的守旧派也反对《小说月报》的全部革新。在内外夹攻下,两年之后,终于因为商务当局不遵守我在接编辑时所提出的条件,我辞去《小说月报》主编职务。但仍在商务编译所“打杂”。《小说月报》由郑振铎接编,郑当时已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主编《儿童世界》。 1.第①自然段介绍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作者在介绍自己的工作经历时主要介绍了什么?(2分) 3.作者在主编《小说月报》时提倡___________,抨击____________。(2分) 4.从“两年之后,终于因为商务当局不遵守我在接编辑时所提出的条件,我辞去《小说月报》主编职务”一句可以看出茅盾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
13. 难度:简单 | |
阅读语段,完成小题。 猴子和芒果树 ①从前有一座美丽的芒果园,园中结满成熟的果实。一群猴子从树上经过,看见芒果,就进入果园。它们摘下芒果,咬过几口便不耐烦地丢下,又去摘下一个。突然一只猴子尖叫起来,原来它被一块大石头打中了。猴子们回过头,发现园丁们正向它们扔石头。它们慌忙逃进附近的森林中,等园丁们离开,又立刻返回。但是它们刚刚开始吃芒果,石头便再次雨点般向它们打来。猴子们只得逃走。 ②这样的情景一次又一次地再现,最后大多数猴子都受了伤。于是猴王召集众猴开会。“我受够了!”然后它接着说:“我们来自神猴哈努曼的高贵血统,竟然为了几个果子被打成这样,实在不成体统。你们有什么办法吗?”最聪明的一只猴子说:“我们应当拥有自己的芒果树,那样就能太太平平地吃果子。我听说芒果树来自芒果中的种子,人类把种子埋到地里,芒果树就会长出来。我们可以偷一只芒果,把种子埋到地里,种出我们自己的树。” ③猴子们一致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于是它们派出最灵活的一只猴子回到果园。它躲开园丁的几块石头,摘下一颗硕大的芒果,带着它奔回森林。猴子们挖了一个坑,放进种子,盖上土。然后它们围坐在坑的周围,目不转睛地盯着树坑,期待着树长出来。10分钟过去了,树仍没长出来,一些小猴子们坐不住了,偷偷地溜走。接着一些大猴子也溜走了。最后猴王喝道:“都回来!你们要去哪儿?” “我们不想等下去了。果园里有那么多芒果可吃。”“你们不明白吗?吃别人的果子是没有前途的,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树。我确信它很快会长出来。” ④于是猴子们等了整整一天,但是什么也没发生。第二天过去了,还是什么也没发生。“等这么长时间是不正常的!”一只猴子说,“把它挖出来,看看出了什么问题。”“耐心点。”猴王说。第三天过去了,还是什么也没发生。全体猴子一齐求猴王让它们把种子挖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最后猴王同意了,猴子们挖下去,种子露了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你们看见了,孩子们!”猴王说,“愿望不会一夜成真。我们有拥有一棵树的梦想,也有了种子,却没有实现梦想的耐心。” 1.第③自然段中划线的“这”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2.联系上下文,在第④自然段中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2分) 3.从第⑤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4.《骆驼寻宝记》中的骆驼瘸了一条腿,路途遥远艰险,可是单枪匹马的他依然“寻宝”成功,而本文中的一群猴子坐守一粒种子却不能成功,原因是什么?
|
14. 难度:简单 | |
写作(50分) 学会_________________ 请将题目补充完整,作文。 要求:1、请任选一题作文,文体不限。2、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写。3、字数不少于6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