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每年入冬的第一场雪,在深深的qǐ( ① )盼中,飞飞扬扬悄然而至。儿时的记忆中,我一直gù( ② )执地认为,雪是冬天用凛liè(③)呼啸的西北风喊出来的。难道不是吗?西北风一吼,cāng( ④ )茫的天空便裂出无数缝隙,漫天的雪花便飞舞着飘向人间。
|
2. 难度:中等 | |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我们年轻的班主任老师虽然工作很繁重,但看起来精神矍铄。 B. 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盛气凌人。 C. 今天校长请我光临贵校,本人深感侥幸。在诸君面前演讲,真是鹤立鸡群哪! D. 小说《窗》的结尾别有用心,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
3. 难度:中等 | |
根据语境,下面横线上填入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平直简约, ,有了音乐的节奏。 ①把整个一座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 ②一头曲曲折折地延伸过去 ③一头勾联着古街 ④一条幽深的小巷细弄 A.④③②①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
|
4. 难度:中等 | |
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人生自古谁无死, 。(杜牧《赤壁》) 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4.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 ,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其二)》) 6.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王维《终南别业》一诗中最能最能表明悠闲自得心境的诗句是: , 。
|
5. 难度:中等 | |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名人传》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 》获得1915年度若贝尔文学奖。(1分) 2.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4分) 【片断一】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场去选料,还要修一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人建起宫殿、教堂。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他甚至都挤不出时间来吃饭睡觉。 【片断二】直到那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四处流浪,奔逃,在一所修道院投宿,然后又上了路,最后病倒途中,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中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哭泣,不是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 ① 【片断一】中的“他”是指__A__;【片断二】中的“他”是指__B__。(2分) ②请用一两句话写出你读《名人传》的阅读感受(2分)
|
6. 难度:中等 | |
语文综合性学习。(7分) 你所在班级准备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1.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句标语(不超过14个字)。(3分) 2.请你为这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2分) 3.有个同学把一首古诗画成了一幅画(下图),请根据画意写出这首古诗中相关的两句。(2分)
|
7. 难度:中等 | |
现代文阅读(16分) 一件军大衣 查一路 屋外,大雪纷飞。屋子里,油灯的火苗舔着夜色,像贪婪的舌头舔着糖。 父亲坐在火桶旁读《论语》给我听,其中一段读到:“……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旋即把脸转向我,这话意思是说啊,爱终生,亲仁者,践行‘五德’有闲暇,就可以学‘六艺’之文了。从《论语》中寻找处世的指针,这是他的习惯,而且他也习惯将此强加于人。 “你在不在听啊?”父亲冲我发火了。 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山村的小院寂静无声,敲门声格外响亮。门开了。风雪卷了进来。陌生人立在门口。 来人穿件军大衣,一身雪花,年龄看起来比我父亲小几岁。他手扶门框,自我介绍说,他姓闻,是地质队的,来这个山区探矿,现在迷路了。父亲听了,眼睛一亮,热情地将陌生人迎了进来。 父亲与这个陌生的闻叔叔热烈地攀谈起来。说着,父亲突然一怔,用手指着闻叔叔:“哦,你还没吃饭,你一定没吃饭!”闻叔叔点点头。父亲吩咐母亲,赶紧给闻叔叔下一碗热汤面,多放些生姜和辣椒。 母亲有些迟疑,面条是有的,可是有点贵重。其时父亲患有严重的胃病,温软的面条,可以减轻他的胃疼。母亲以商量的口吻问道:“能不能炒一碗饭呢?”父亲的回答是否定的。这一刻的父亲显得威严而热情,说话一锤定音。 在鸡蛋和葱花的香味中,闻叔叔狼吞虎咽,他饿坏了。他湿透的军大衣放在火桶上烤,水汽旋转着向上升腾,湿漉漉的暖意在屋子里荡漾开来。这天夜里,闻叔叔就住在我们家,和我父亲几乎说了一夜的话。 第二天的早晨,父亲把闻叔叔送出了山外。 时间一长,这个人和这件事,渐渐在我们脑海里淡去。 不想,一年之后的冬天,闻叔叔又突然来了。他专程给父亲送来一件崭新的军大衣。因为那一夜,他看出父亲畏寒而且咳嗽。 父亲大笑,继而连连摇头,调侃说:“一碗面换一件军大衣,显得我不够仗义啊!” 这是父亲做人的准则,他的骨子里有“愿予之不愿取之”的狭隘,而他始终以为这是侠气。 闻叔叔有点不悦,放下大衣就走。父亲让我抱上大衣,跟他去追闻叔叔。在一个山凹,父亲与闻叔叔有了一番拉扯。闻叔叔忽然停住了,指着大衣的胸口对父亲说:“你摸摸里面!”父亲一摸,怔住了,半晌说:“我收下了,兄弟情意厚啊!” 此后的几年冬天,父亲一直穿着这件军大衣,咳嗽减轻了许多。一年秋天,父亲去世了。这年的冬天,母亲把大衣拿来翻晒。 暖阳下,大衣贴胸部分,露出一块用针线缝上去的羊皮。羊皮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洁白、晶莹的光。 1.文章主要记叙了三件事。请分别概括前两件事(不超过15个字)。(4分) (1) (2) (3)闻叔叔再访送大衣,相知冷暖兄弟情。 2.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5分) 3.父亲在回答母亲时,为什么“显得威严而热情,说话一锤定音”?(3分) 4.你读了这篇文章,肯定从父亲和闻叔叔两个人物身上明白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请分别写出一点。(4分) (1)从父亲身上明白了: (2)从闻叔叔身上明白了:
|
8. 难度:中等 | |
现代文阅读。(14分) 做一朵携来彩贝的海浪 谁不爱彩色的贝壳呢? 夏日,每一位来到海滨的人,不是凝望着碧浪翻滚的大海,眺望着远处点点的渔帆,便是低头寻觅着海滩上五彩的贝壳。 每一颗形态可爱、色彩绚丽的贝壳,都是和欢呼雀跃、和连声赞叹、和无限遐想连结在一起的。 这时,捡到心爱小贝壳的人,都会抬头向海:感激大海慷慨的赠予,感激那迎面而来的洁白浪花。是它们,携带着五彩缤纷、充满梦幻色彩的贝壳,来到人们的面前。 是的,是应该感谢这些奔腾不息的海浪。 所以,当我在海滩漫步的时候,常常会想——这不也和有些人一样吗? 有的人,就是一朵携带彩贝的海浪,当你和他相处一段时间以后,你能在他身边捡到很多“彩贝”。比如,他的热情,他的诚恳,他的谦虚好学,他的表里如一,他的待人以礼。甚至看来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比如他的守时,他的节俭,他的整洁,以及他麻烦了别人从不忘记说声谢谢……这些好的品格,好的行为,好的习惯,时时在感染着你,使你感到所获良多。 ——这样的人,不就是一朵携带着美丽贝壳的海浪吗! 是啊,如果一个人是携带着美丽贝壳的海浪,他的人生该是多么的美好和充盈。 我想,要是生活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如同一个风景旖旎的海滩,彩色的贝壳将会俯拾皆是…… 1.贯串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文中表现作者思路转折与深化的是哪一个句子?(4分) (1)文章的线索: 。 (2)转折与深化的句子: 。 2.文中说,人们捡到小贝壳后会“感激大海慷慨的赠予,感激那迎面而来的洁白浪花”。这是为什么?(3分) 3.请概括这篇文章的主题和写法。(4分) (1)主题: 。 (2)写法: 。 4.展开联想,以“彩贝”或“海浪”为话题(自选一处)写一句富有哲理的 话。(3分)
|
9. 难度:中等 | |
诗歌鉴赏。(4分)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诗的最后两句语言平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其中最具表现力的是 A 、 B 两个字。 (2分) 2.这是一首写暮春之景的诗,抒发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情感?(2分)
|
10. 难度:中等 | |
文言文阅读。(11分) 马 说 韩 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4分) (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2) 一食或尽粟一石( ) (3) 其真不知马也( ) (4) 执策而临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11. 难度:中等 | |
文言文阅读。(12分)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①,乳母求救东方朔②。朔曰:“此非唇舌所争,尔必望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此或可万一冀耳。”乳母既至,朔亦侍侧,因谓曰:“汝痴耳!帝岂复忆汝乳哺时恩邪!”帝虽才雄心忍③,亦深有情恋,乃凄然④愍⑤之,即敕免罪。(选自《世说新语·规箴第十》) 【注释】①申宪:申明法令,指执行法令。②东方朔:汉武帝时任侍中。③心忍:心狠。④凄然:形容悲伤。⑤愍(mǐn):同悯,怜悯。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标一处)(3分) 汉 武 帝 乳 母 尝 于 外 犯 事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3分) ①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 ) ① 当屡顾帝( ) ② 母既至 (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帝岂复忆汝乳哺时恩邪! 4.从上文看,东方朔的“智慧”表现在哪里?(3分)
|
12. 难度:中等 | |
写作(60分) 题目: 的爱 生活中,爱似阳光,爱似雨露,无声的爱,时时与我们相伴。父母的关爱呵护,老师的理解教诲,同学的互助友爱……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