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届湖北省九年级九月调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2分)选出下列划线字字形和读音都没有错误的一项。

A.妖(ráo)风(sāo)一代天(jiāo)鸿之志(hú)

B.田(pǔ)褓(qiáng)温声细(yǔ)免冠徒(xiǎn)

C.望(níng)柔(ruǎn)朦胧胧(móng)术浅短(zhì)

D.树(lí)欢(rǎng)银波微(yàng)日而待(jì)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2分)读下面的文段,指出划线处没有错误的一项。

生生不息的沂水养育了勤劳智慧的世代楚人,也孕育了无与伦比的荆楚文明;[A]见证了水乡泽国的沧桑巨变,也见证了荆楚名城的数度辉煌。离乡大概有20几年了,[B] 虽然呼吸不到那熟悉的荆风楚雨,[C] 心中却从未放下那方水土深深的眷恋![D]

 

二、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4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毛泽东《沁国春雪》

①描绘雪后初晴壮美景象的句子是                        

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三、其他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16分)综合性学习

班上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诵诗歌

1..(8分)在我国历史长河中,风流名人灿如群星,英雄人物各领风骚:

结识古仁人,我佩服温庭筠“过尽千帆皆不是,   。②  ”的闺中愁绪;我赞美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的思乡忧国;我喜欢辛弃疾“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⑥  ”的的理想抱负;我欣赏李清照“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 ⑧  ”的真挚情怀。

活动二:读名著

2..(2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每一个名人必流传着一段故事,每一个故事往往造就一部古典名著。请说出你印象最深的一部古典名著,以及其中有名的一个名人故事。

[示例]《西游记》   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名著:《     》  故事:              

活动三:拟对联

3..(2分)无数英雄人物不仅闪耀在文化典籍中,也熔铸成了中华民族的不朽精神和高贵品格。为此,老师拟了一副对联,但只给出了上联,请根据前面你的品味对出下联。

上联:陶渊明安贫乐道东篱采菊

下联:           

活动四:评人物

4..(4分)请你介绍一位历史文化名人,写出最能代表其地位的别称。然后写一段评论,要求内容符合人物特点,并运用修辞手法。

[示例]人物:一代书圣王羲之

评论:狼毫一挥是生命的舞动,砚纸是他的舞台,满载生命的厚重。楷如泰山稳立,行如清冽之风,草如龙凤舞动。他让人们真正了解什么是书法,他让世界了解中国书法的伟博。

人物:             

评论:                                    

 

四、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2分)指出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以”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以伤先帝之明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2分)指出下面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发少年狂(姑且) 

B.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C.耕于南阳(身体弯曲)

D.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3..(2分)请自选角度,对“千骑卷平冈”作点简单赏析。

4..(2分)诵读下面句子,请分别用“/”把句中一处主要停顿标示出来。

①会挽雕弓如满月                 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5..(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6..(2分)请你用成语或俗语写出《出师表》中隐含的典故(写一个即可)。词人苏轼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唐睢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2分)下列“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B.此庸夫之怒也

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D.皆布衣之士也

2..(2分)下列各组词意相同的一项是(   )

A.谓:谓唐睢曰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B.刺:夫专诸之刺王僚也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C.若:若士必怒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D.尝: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3.. (2分)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②怀怒未发,休祲降天天。

4..(2分)文中描写秦王从“怫然怒”到“色挠”的脸色变化有何作用?

5..(2分)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请揣摩文中画线句子,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五、作文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50分)作文

生活中,总会碰上形形色色的人,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某一天或者某一刻,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次意外的相遇都会在不经意间荡起你心中的涟漪,激起你生命的震撼。那可能是一种温暖绵软的感觉,你可能会舌尖甜甜,嘴角翘翘,忍不住,想笑;也可能是一种略微潮湿的感觉,伴着一丝酸涩或刺痛,难以自抑地,想哭。那正是生命拔节的声音,你长大了!

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或“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

②贴近生活,关注内心,言之有物。

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姓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