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届浙江省初三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一、其他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对于人生,我们应当有长远的规划,但也应当脚tā(      )实地。这正如梁任公所言:“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dú(      )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zāo(      )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根据语境,为空格处分别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1)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   ▲   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2)他(杜雍和)觉得自己将这么小小年纪的一个孩子,拉进他这样一个计划里,未免有点残酷了。他觉得对不住儿子。但他现在除了用大手去   ▲   儿子的头,也别无他法。

(3)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   ▲   

A. 安抚        B. 安慰         C.抚慰

 

三、其他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浯段,按要求答题。(2分)

2011年5月8日,湖州市“走进美丽乡村,唱响经典红歌”大型基层活动启动。本次活动是推进《欢乐湖州》群众性公益活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力举措;是组织引导广大市民爱党、爱国、爱家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使全市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必要性

(1)划线句①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           

(2)划线句②存在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古诗文名句默写。(①~⑥题必做,⑦⑧两题任选一题)(8分)

①池上碧苔三四点,          ▲         。    (晏殊《破阵子》)

          ▲         ,日高人渴漫思茶。    (苏轼《浣溪沙》)

③已是黄昏独自愁,          ▲         。   (陆游《卜算子》)

          ▲         ,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⑤过尽千帆皆不是,          ▲         。    (温庭筠《望江南》)

⑥亲贤臣,远小人,          ▲         。    (《出师表》)

⑦辛弃疾在《破阵子》中表达自己立志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宏伟心愿的诗句是:

            ▲                      ▲          。”

⑧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出师表》中表意与其类似的句子是:       ▲                   ▲          

 

五、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名著阅读。(4分)

(1)西汉  ▲  (人名)编写的《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下面是摘自不同作品中的文字,请按耍求回答问题。

【甲】“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乙】“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丙】“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

② 甲】出自作品《  ▲  》,【丙】出自作品《  ▲  》。

②【乙】中的“他”是指  ▲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综合性学习。(2分)

“低碳”是2010年流行的热词。近几年,我市旅游业蓬勃发展,为响应“低碳”的号召,许多宾馆不再向游客提供一次性牙刷、梳子。下面是某客房内的一则针对旅客的提示语,请你帮助修改得更为温馨、委婉一些。

提示语:本宾馆一律不提供一次性牙刷、梳子。

修改为:             ▲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13分)

温暖的扑克  李丹崖

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巡回演唱会就要开始了,平日里冷清清的体育中心,今日也变得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举着各色旗帜和荧光棒的男男女女,大都是年轻人。当然,还有许多想趁机捞一笔的聪明小贩,他们借机兜售一些望远镜、文化衫、歌星的海报……

她就那样站在人群里,脚下是一摞摞本次巡回演唱会的纪念扑克。但她没有吆喝,只是安静地站在路边,头顶上面是一棵高高的白玉兰,已然含苞。

和其他穿着花哨的小贩不同,她穿了一袭白衣。看到我们上前,她略带娇羞地小声说:“买扑克不?演唱会纪念版的……”我一瞬间惊讶于扑克制造商的精明,他们把歌星的众多照片制成了一张张扑克牌。

我问了价格,她依旧小声地说:“10元两副。”那声音极低,仿佛是怕惊扰了她头顶的那树白玉兰。我正要掏钱,朋友先我一步跟她讲起了价格:“6元两副行不?”

我抬头看她,此时的她两颊绯红,面露难色地说:“真的不好意思,其实我也是替别人代卖的,价格是他们定好的。”

那就这样吧,我要了。”我毫不犹豫地说。因为,我想……

拿着女孩为我们包好的扑克,我和朋友顺着体育中心的林阴道向入口处走去。就在我们走到拐角的时候,一个六旬左右的老伯突然蹿出来拦住了我们。他满脸堆笑地说:“孩子,你们能帮我个忙吗?”

朋友几乎被吓了一跳,旋即拉着我就要躲。我明白朋友的意思,他是怕遇上以乞讨为借口的骗子。

“孩子,别怕,我不是你们想的那样。你手里拿的扑克就是我孙女卖的。这孩子喜欢唱歌,非要来看演唱会,又不忍心花我的钱,所以才替别人来卖扑克。”老伯急切地说。

“那您要我们怎么帮您呢?”朋友问。

“很简单,我这里有100块钱,我估摸一下,她脚下的扑克也就值这么多钱,我不方便出面,你们能代我去把那些扑克买过来吗?我想让我孙女赶快买票进场。入场晚了,我怕别人挤着她。”老伯看到检票口打开了,几近哀求地说。

我和朋友相互一望,旋即接下了老伯的钱。

女孩看我们又回来了,不解地问:“扑克有问题吗?”

我慌忙解释:“没有,我们回来是想买下你所有的扑克。”

“你们要这么多扑克做什么?”女孩并没有露出我们想象中的欣喜,而是有些迟疑。

朋友看马上要露出马脚,灵机一动说:“是这样,我俩开了一家小店,你这些扑克我们打算买回去,放在我们店里卖。”

女孩兴奋得几乎跳起来。“太好了!我正愁着入场后卖不掉了呢!”

一折合,我们不禁佩服那位老伯的眼力——总共还剩33副扑克,共99元。

我们和女孩的爷爷是看着她走向售票口的,买了票的她,立即跑进了检票口,一路小跑进了场。看到孙女如愿以偿,老伯一个劲地冲我们说“谢谢”。

老实说,这场巡回演唱会多少有些千篇一律,并没有给我留下多深的印象,而那个在白玉兰树下卖扑克的女孩,还有躲在灌木丛后欣慰、窃喜的爷爷却久久地留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我知道,那是种幸福的感觉。幸福,不为别的,而是因为我们帮助了两个浸泡在爱里的人实现了他们的甜美心愿。

(选自2009年5月4日《中国教育报》,有改动)

1.. 本文叙述了白衣女孩的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2.. “就在我们走到拐角的时候,一个六旬左右的老伯突然蹿出来拦住了我们。”句中加点的“蹿”字表达上有什么作用?(3分)

3.. 文中有一画线句子:“‘那就这样吧,我要了。’我毫不犹豫地说。因为,我想……”请结合上下文,发挥想象,用第一人称描述“我”此时的心理活动。(3分)

4.. 鉴赏和评价是阅读的重要能力。请你结合本文的思想内容,写一段叙评结合的赏析性文字,100字左右。(5分)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一14题。(12分)

“乐读”与“苦读”  李继安

⑴中国传统的读书法有两种:一曰“苦”,二曰“乐”。苦读的代表是孙敬和苏秦,一个头悬梁,一个锥刺股。乐读的倡导者是孔子,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两种方法本互为补充,不过现代人多认同后者而不愿效法前者。

⑵这种选择自有其道理,这道理用一句最流行的名言来说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读书,确会精神集中,心无杂念,所以感受深,记忆牢,联想也丰富,所谓“心骛八极,神游万仞”的情况多半是在对所读之书有浓厚的兴趣时发生的。既沉醉其中,也就不以为苦,自然会多用时间,并且乐此不疲,流连忘返。然而,这样读书好处虽多,但也有弊端。胡适“幼时酷嗜小说”,后来回忆说:“所得小说良莠不齐,中多淫书……害余不浅。”可见读书全凭兴趣、不加选择是不行的。但既经选择是否就万事大吉了呢?答曰:也不尽然。一个人兴趣广泛还好说,如果兴趣狭窄,读来读去就是那么几种书,这样偏食”的结果极有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呈畸形发展。欲除此病,当多吃“五谷杂粮”,即所读的书应驳杂些。对此,鲁迅早有论述:“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论、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弃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

⑶既然要读自己“厌恶”的书,当然不免觉得“苦”。但是如果不放弃,“苦”上一阵子,自然会有所收获。朱光潜谈及有志于做学问的人才时说:“也有些初年很枯燥的书他必须咬定牙关去硬啃,久了他还可以啃出滋味来。”有了滋味也便有了兴趣的萌芽,再“啃”下去发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也未可知。可见兴趣并非凭空而来,也是可以培养的。这培养的途径就是“硬啃”,先“苦”上一阵子。

(4)然而林语堂却极不赞成“苦读”,他在《论读书》中对苏秦锥刺股的做法批判道:“读书无兴味,昏昏欲睡,始拿锥子在股上刺一下,这是愚不可当。”接着指明利害:“不睡觉,只有读坏身体,不会读出书的精彩来。”林氏之言并非毫无道理,但他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这位“苦读”的代表苏秦最后并非一无所成,而是“终以酬壮志,功名传千古”了;“苦读”的另一位代表孙敬最终也学有所成。由此可见,“苦读”并非要不得。苏秦和孙敬的做法或不可取,但精神却值得学习。

(5)其实,对于一个有志于学的人来说,乐读固然好,苦读也没什么。“读书莫畏难”,只要不是冥顽透顶的人,他从“苦”中是一定可以读出快乐的。正如梁启超所说:“趣味总是慢慢地来,越引越多,像倒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处。”

1..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2..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子中“偏食”“营养不良”的含义分别是什么?(4分)

3..第③自然段中引用朱光潜的话有什么作用?(2分)

4..文末说“从‘苦’中是一定可以读出快乐的”,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简要阐述你的看法。(4分)

 

八、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一)(4 分)

吴门道中 (其一)

宋  孙觌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1..说说第四句诗中使用“湿”字的好处。(2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九、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19题。(8分)

【甲】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3分)

①由是先主遂亮   ②欲大义于天下   ③托付不效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刘备说自己“智术浅短”,你怎么看?结合两则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0—22题。(8分)

濠州定远县一弓手,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③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善于、擅长)用矛 

B.一举而(杀死)

C.适(刚好)偷在市饮酒 

D.弓手者忽(对……说)偷曰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3..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的决斗中取胜的原因。(3分)

 

十、作文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作文(50分)题目:收获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2)书写端正、清楚;(3)文中避免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人物可采用化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