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度江西抚州临川一中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字形和划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狡(jié)      彷徨       面面相(qù)        与日俱增

B.啬(lìn)      缈茫       然贯通(huò)       精益求精

C.退(kuì)      瓦砾       富丽堂(huáng)     变幻莫测

D.奇(jì)       鞠躬       而不舍(qì)        不记其数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有个别学生上网成瘾,执迷不悟,浪费了大好年华。

B.全校同学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C.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D.人们常用谚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劝勉别人不要嫌弃行业不好,任何工作都能创造出超人的业绩。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这次旅游中,许多景点令我一辈子终生难忘。

B.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C.圆明园,其造园之术,可用“因水成景,借景西山”八字来概括。

D.为了避免公路改道不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政府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对策,采取措施。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杰克逊的丑闻与颓靡,让人看到光环背后的人性扭曲,以及盛名之下的不能承受之轻。 ②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人们目睹了一个传奇人物如何一步步被打扮、被娱乐、甚至  

被妖魔化的整个过程。

③杰克逊的音乐创造力少有人可及。

④多年来杰克逊一直负面新闻不断,整容、官司、怪论……既是商业炒作的受益者,也是受害者,杰克逊娱乐了世界,也被这个世界所娱乐。

⑤难怪有人说,杰克逊的去世,宣告这个喧哗与骚动时代的一个悲剧结束了。

⑥但杰克逊的负面新闻之多也难以胜数。

A.⑤⑥①④②③     B.⑤④②⑥①③    C. ③⑥①④②⑤   D. ③④②⑥①⑤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骆驼祥子》以祥子买车又卖车的三起三落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结构简单而缜密,情节安排得错落有致、丝丝人扣。

B.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为我们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家家自给自足、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C.《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作品不仅有对往事的回忆,也有对时弊的批判,表达出作者强烈的爱憎。

D.前苏联作家高尔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人物形象。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本报南昌电(记者高崇成 陈晓明)  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将于今日在江西南昌开幕,来自全国57个代表团的约7000名青少年体育健儿将展开友好、公平的竞赛。

在今晚的开幕式上,东道主将奉献《仙阁临风》、《红色记忆》、《绿色交响》、《超越辉煌》四个篇章的精彩文艺表演,着力展现江西的悠久历史以及红色摇篮与绿色家园的特色。开幕式主创者称,这次开幕式非常节俭,而点火仪式将是“南昌独有、不可复制”。

本届城运会从今天开始至25日结束,将产生300枚金牌,所设的25个大项有24个是奥运会项目。江西承办了21个大项的比赛,为节俭办赛,帆板、垒球、曲棍球、自行车等4个大项被安排在大连、南京等地进行。在开幕前,跳水、体操、帆板等项目的比赛已先期结束并决出44枚金牌。

 

 

 

 

 

 

 

 

 

 

 

 

 

 

 

 

 

 

三、其他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综合性学习(6分)

“爱”是这个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我校八年级(1)班准备举行一次“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说文解字】

其实,对于“爱”,我们的祖先早已有了自己的理解。繁体的“愛”是由“爪”(爫)、“秃宝盖”(冖)、“心”、“友”四部分组成。你认为古人对“爱”的解释是什么?

(2)【快乐练习】

请你以“爱心”为话题,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再写两个句子。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爱心是                                

(3)【歌声悠悠】

请你推荐爱你一首与本次实践活动主题有关的歌曲,并写出简要的推荐语。

我推荐的歌曲:《                 》

推荐语: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分,每空1分)

(1)乡泪客中尽 ,                 

 (2)                ,山山唯落晖。

(3)气蒸云梦泽,                 

(4)               ,芳草萋萋鹦鹉洲。

(5)《春望》中所见故都荒凉之景透着亡国之痛的一句是:

                   ,                    。 

(6)《桃花源记》中表现桃源人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的句子是:

                   ,                    。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9-10题。(4分)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第一句诗中的“白”表现了月色的               ,并让人联想起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                              ”。 (2分)

2..全诗流露出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分)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 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晒:微笑。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④升平:太平。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上 与 群 臣 论 止 盗

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或(        )    (2)自是(        )    (3)遗(        )

3..说说“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的意思(2分)

4..唐太宗“止盗” 的方法与群臣有何不同?请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5..从上面短文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个怎样的君主?请作出评价。(2分)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6分)

 

篱笆青青

宋长征

    ①篱笆青青,来自乡村的深处,青绿着,蜿蜒着,逶迤着,像一条绿色的丝带,拴住乡村的暖,拴住庄户人家的脚步,拴住千里万里之外游子的心房。你见过山的险峻,见过海的宽广,不一定就见过一围小小的篱笆,纤细,温柔,一如母亲慈爱的眼神。等你走得近了,等你放下手中的行囊,你禁不住要停下来,在这小小的篱笆旁,借着篱笆青青的思

绪,想起了远方的亲人。

    ②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段小小的竹林。青青的叶子,细细的竹节,繁密或稀疏的枝条,透过去,能看见鸡的逡巡,鸭的悠闲;或者还有一条狗戒备的眼神。忽而,篱笆深处闪过一位朴实的面孔,和蔼的女主人会用浓浓的方言问你:渴了?还是累了,要歇歇脚?庄户人家的日子散乱,不过水是甜甜的。没错,甜津津,凉丝丝,你不要介意隔着竹篱递过来的青瓷大碗,井拔的凉水混着竹的清新沁人心脾。

    ③竹篱内外,陌生也变得如此温馨。

    ④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棵棵紧密相连的花椒树。尖尖的针刺均匀分布在相互交错的枝桠间,不挡风,不挡雨,却可以忠实守护好自家的小院。院子里的枣树挂满了果儿,红的青的真好看,馋煞了几个调皮的乡下小子,商商量量围着花椒树篱笆转了好几圈儿,就是没找到一个可以下手的地方。这些,树篱都看见了,只是不想说,但等八月十五的当口,卸枣果儿,主人自会提了满满一篮子,东家西家,左邻右舍,哪个乡下的捣蛋鬼都能咀嚼上甜丝丝脆生生的大红枣。

    ⑤花椒树上已然挂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的小花椒,红红的,在秋风里飘着麻酥酥的香味儿。

    ⑥一丛篱笆可能是一串长长的豆角丝瓜架。父亲随便插了一圈小木棍,母亲在春天点上了种子。单等着春风吹,单等着夏雨下,长长的木篱笆上开满了花。有吊瓜花,有丝瓜花,有紫红如梅朵的梅豆花。要不人说乡下的母亲辛苦呢--见缝插针地打扮了一下,就给小小的农家小院牵来一篱笆美丽的花。蜜蜂嗡嗡飞,蝴蝶对对舞,偶尔有一只小虫子躲在花篱的深处,弹奏起柔柔的丝弦。

    ⑦繁花锦簇的木篱笆是母性乡村优雅的蕾丝花边,掩映间,羞怯不语。

    ⑧红红的朝阳升起来了,一声鸡啼啄破了黎明,一刹时乡村沐浴着七彩云霞,鸟儿们在篱笆上唱起了情歌,歌声婉转,流淌着多情的音符。我自散发着谷物香醇的梦里醒来,绕着青青的篱笆看了又看,像读一首诗,像在欣赏一幅画,像听到一曲古典的乡情乡韵。每一片叶子都是清新的,每一个花朵都飘散着清香;就连晶莹的露珠,一旦亲近上青青的篱笆,也会很久不舍得离去。自高处滑落,落在低处的叶面上,又跌落在篱笆下青青的草丛里。或许被几只早起的蚂蚁匆匆抢了去,分享着自然母亲赐予的芳醇。

    ⑨花墙,当我想起这词来,青青的篱笆把我包围在幸福的记忆中央。我知道,乡村是贫穷的,但乡村又是那样的质朴,每一个村庄有每一个村庄的气息,每一个村庄都会有几条青青柔柔的篱笆墙。在春天,推开料峭的春寒,跟墙角的爬山虎较着劲儿,和田野里的庄稼打个赌--一定要把乡村打扮成如花的儿女。在秋天,你怎能拒绝篱笆上面青青红红的果实,长长的丝瓜,爬一路结一路,点缀其间;紫红的梅豆,站在最高处,像一枚枚飘扬在风中的旗帜。母亲呢,正忙着招呼路过篱笆门前的大娘婶子:“多摘点,多摘点,你看这篱笆要压塌了呢!”

    ⑩平原的乡下,不见山不见水,惟独随处可见青青的篱笆。土墙呢,嫌太厚,嫌太重,让人感觉不到一丝轻松;砖墙呢,嫌太高,嫌太冷,有点不近人情。只有篱笆墙的影子,青青细细柔柔长长,像过也过不完的青葱岁月。我从乡下走来,深深懂得篱笆墙的弱德之美:不与人争辩,也不自惭形秽,只要心中永驻春天,生命的青绿会一直蔓延。

    ⑾轻轻的,当我的眼神再次抚摸青青的篱笆,刚好暮色渐浓。一弯新月升起在村庄的上空,皎洁的月光洒在屋檐上,流泻在安静的庭院中,穿过岁月那围篱笆青青,投影在我安静的思绪里。这一生,是不是我也会拥有自己的篱墙,一丛青青的竹,或一排密密的小树,抑或一条开满春天的花墙,清与浊,真与假,善与恶,都不会轻易逾越。

⑿只与一面清寂的篱笆,与乡村,相守到老。

(选自《散文》2010年第4期)

1..作者笔下的篱笆别有风味,文中描写了哪些篱笆?作者对它们各有什么印象?请完成下面表格。(3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 下列两个句子文字生动,富有表现力,有很好的表达效果。请加以赏析。(4分)

(1)你见过山的险峻,见过海的宽广,不一定就见过一围小小的篱笆,纤细,温柔,一如母亲慈爱的眼神。

(2)就连晶莹的露珠,一旦亲近上青青的篱笆,也会很久不舍得离去。

3..作者生长在农村,为什么既不喜欢土墙,也不喜欢砖墙,却对篱笆情有独钟呢?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3分)

4..文章最后一段说“只与一面清寂的篱笆,与乡村,相守到老。”请简要分析这句话含义。(3分)

5..有人说,这篇散文表面上写的是乡村优美的景色,实际上是一首乡民优秀品质的赞美诗。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3分)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6分)

 

人生的另一种财富

 

①我是在贫穷和耻辱中长大的。父亲是一位蹬三轮车的,他每天蹬车送我上学。这令我的同学羡慕不已,他们说你爸妈真疼你,天天雇车送你上学。同学的话提醒了我,如果他们知道送我上学的不是家里雇的,而是我的父亲,他们又该如何议论呢?我一下子被一种耻辱感击垮了。从此,我再也不让父亲送到校门口,在离校门口很远的地方就偷偷下了车。

    ②我的母亲四处打工,为我攒钱。她坚信,我能考上大学。从我上学开始,每次学校公布成绩的日子就成了我们约定的节日。那天我们会吃上一顿红烧肉,以示庆祝。在我的印象里,红烧肉是最好吃的东西。没想到大学里的一次红烧肉,却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耻辱记忆。

    ③到我上大学的时候,母亲被巨大的学费数额吓呆了,她拿出了全部的积蓄,也仅够我一个学期的费用。我只好向学校提出了特困助学申请。

    ④上学没几天,全班都知道了我是特困生,因为我被安排住在便宜而破旧的老楼里。与众不同的我成了他们着重注意的人。他们用好奇和怜悯的眼光看我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上学一年多,前后左右的惊异的目光,让我如万箭穿心。我经常找一个角落,狼吞虎咽地噎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我用读书来消解难熬的孤独。书是不挑人的,它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打开它的人们。但有一个奢侈的行为我却一直不肯放弃,就是每月一次和中学几个好朋友的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生活以极大的安慰。有一次我在网吧遇上了一个同班同学,他当时惊诧极了。再有就是我在大学里过第一个生日时,我奢侈地买了一份红烧肉……

    ⑤后来就到了让我终生难忘的那个耻辱的日子。那是一次社团活动,大家讨论帮助特

困学生的事。有同学当时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特困生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可我们班有的特困生还上网吧,吃红烧肉……我无地自容。我这才发现了贫穷不在于它本身,更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精神折磨。我无法忍受这种被打入另类的感觉。

    ⑥当帮助变成了一种施舍,我宁愿不要。我在忍受现实还是退学之间犹豫了很久。我想起了父亲的后背,我想起了母亲在我接到的录取通知书时四处奔走相告的情景,我想起了当时自己的决心……我忽然感到,我无权选择放弃。贫穷本身不是罪过,因贫穷而放弃了自己生存的尊严,这才是罪过。

    ⑦第二天是写作课,老师的作业是感受你生活中的爱。许多同学充满激情地念起了自己的作文,他们感激父母为他们带来的幸福,为他们创造的条件……老师不做一声,直到最后,才失望地问:“还有没有同学要说?”我举起了手,讲了父亲的后背,冬天落在上面的雪和夏天流着的汗;我讲了母亲为我攒钱的情景。我讲了小时候吃苹果,父母把苹果细细地削掉了皮,一口一口地喂我吃,而削下的苹果皮,他们却谦让着,谁也不肯吃,最后,母亲又用它给我煮了苹果水。我说我很庆幸,贫穷只让我生活更艰难些,但它却不能剥夺我爱的权利,我感谢父母的爱。我为小时候对父亲的伤害而忏悔……

    ⑧教室里响起一片抽泣的声音。

    ⑨下课时老师对我说,我非常感谢你,你比我更清楚地告诉了大家,什么是爱的真谛和尊严的意义。

    ⑩从这时起,我走出了耻辱,我用一种正常而不是自卑的心态与同学们相处了。我不再为只有一个馒头的午饭而难为情了,我能坦然地穿着陈旧的衣服走在青春靓丽时尚流行的校园里。在那一个假期到来的时候,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

 

1..阅读全文,回答“人生的另一种财富”是什么?(2分)

2..文中的我走出耻辱经历了哪些心路历程?(3分)

3..请写出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句话,并谈谈理由。(3分)

句子:                                                                               

理由:                                                                        

4.。文章第④段加点词“噎”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

5..仔细阅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会在给父母的信中写些什么内容? 请你帮“我”写一封信。(80字左右)(4分)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作文 (50分)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请以“不该丢失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600字左右。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