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届广东省珠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一、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             ,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分)

(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2分)

(3)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子是                                    。(2分)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1分)

(5)把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默写完整。(4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人不寐,

                   

 

二、其他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4分)

(1)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huái gǔ shāng jīn(   )了,——却也是事实。

(2)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xiè dú(       )职业之神圣。

(3)等待久了的tián pǔ(       )跟牧场/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

(4)在他mí liú zhī jì(       ),一边有同时代人和后代的欢呼和赞美,另一边有对他怀有深仇大恨的旧时代洋洋得意的嘘叫和仇恨。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经过精心筛选和广泛征集,广州亚组会最终确定“乐羊羊”为广州亚运会的吉祥物。

B.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C.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D.为了防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四、其他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用下面词语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并采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轻而易举  睿智 开卷有益  无与伦比 旁骛  恪尽职守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4分)

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某中学初三(1)班开展了“关注社区”的调查活动。走进社区,同学们发现了社区有下面一些现象:

(1)社区内,很多中老年人在搓麻将。稀里哗啦之声不绝,有的人还在为打麻将大吵大闹。

(2)小区的狭小绿化带里,一些小孩在追逐嬉闹,把花草树木弄得惨不忍睹。

(3)地上随处可见乱扔的垃圾,甚至有的窗子的防盗网上也挂着塑料袋。

(4)墙上张贴着许多“牛皮癣”,弄得墙壁面目全非。

(5)几乎家家户户的窗子、阳台上都安装着防盗网,门装的是防盗门。

你从上面的现象,发现了在哪些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一)(12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而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1.、下面划线词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全性命于乱世且偷生

B.三臣于草庐之中野有麦场

C.咨臣以世主事 立者乃公子扶苏

D.以伤先帝之至若春和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        ,临危委重任和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        (4分)                                                                 

4.、选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二)(11分)

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信息像潮水一样涌来,我们难得像过去一样耐心地阅读。这是一个迅速的、并且是一再提速度的时代。许多东西正在泡沫化,像泡沫那样飞扬,转瞬即逝。在这个时代里,一个人要记住什么,比如牢牢记住有意义的东西,将是十分困难的。

  所以,一些很优秀的人就走在相反的道路上:回到一些古老的阅读与记忆的方法上来。比如读书,不光是看,还要朗读。古文,好的小说,诗,应该朗读。这是个美好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引起进一步的感动、联想和回忆。对理想的追求,对境界的领会,都在同一时间里得到加强。字里行间有一种鼓舞的力量,需要声音去传递和强化。

回想一下,现在人们朗读的兴趣和欲望是大大降低了。记得在二三十年前,那时候的人是很愿意朗读的。古今中外,我们身边,都有一些朗读的好例子。你会记得中学时代,那时候写出一篇东西来会有怎样的冲动——远方总是有一个朋友,总是有一个知音,总是有一个文学的耳朵;而你总是恨不能立刻把一切呈现到他的面前——不是从视觉上,而是从听觉上,越快越好。我们是否拥有这样的记忆:天正下雨,你把刚刚写好的东西用塑料布包好,走几十里路,只为了去找一个人——为了说不清的热爱,为了赢回那一小会儿的骄傲和陶醉。

如果我们发现了一本好书,也会带上它走很远的路,翻山过河——只因为山的那一边有一个人,只为了让他与自己一起感动。可见,谁发现了一本好书,这本书首先感动了谁,都会成为一桩可资记忆的快事。

  传递好书可能是人的一种义务。那些真正优秀的人,往往一生都保持了这种对艺术和思想奔走相告的劲头。

  现在我们偶尔还能遇到这种人:他们时刻准备着去朗读,以分享幸福——可是当这个人正处于激动不已的时刻,山那边还会有一个倾听者吗?

  山那边的人正转向了其他的兴趣,在看电视连续剧,在酒吧里,在网上。人们变得口味粗疏。结果这个人再也找不到一个喜欢倾听朗读的人。

  你可以找到一本好书,由于它好得不得了,忍不住就要找人共享——四下里遥望,到处都没有你所要找的人。于是你就像站在了漠漠荒野里一样。

  这个时代是朗读的荒野。

  有人写了一个得意的片断,很想像当年那样用塑料纸包好,冒着雨雪翻山越岭、过河,去读给一个人听。很可惜,山与河俱在,听他朗读的人却没有了。虽然这个时代的文学人士比过去翻了几倍,可是他们都不愿朗读了,也不愿听别人朗读。

  那个寻找朗读的人可能心怀了一种古老的情绪。情绪也可以古老,这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听说的。但这是真的。

朗读,这不仅是一种对待文字和语言的形式,不仅是一种状态,而是孕含了一种生命的质量。

(选自《张炜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有改动)

1.、作者为什么提出“朗读”这个话题?请根据文中信息进行概括。(4分)

2.、为什么说“这个时代是朗读的荒野”?(3分)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三)(15分)

⑴从雪山下来,已是傍晚时分,阳光依然炽烈,亮得晃眼。从很远的地方就望见了那一大片向日葵海洋,像是天边扑腾着一群金色羽毛的大鸟。

⑵车渐渐驶近,你喜欢你兴奋,大家都想起了梵高,朋友说停车照相吧,这么美丽这么灿烂的向日葵,我们也该作一回向阳花儿了。

⑶秘密就是在那一刻被突然揭开的。

⑷太阳西下,阳光已在公路的西侧停留了整整一个下午,它给了那一大片向日葵足够的时间改换方向,如果向日葵确实有围着太阳旋转的天性,应该是完全来得及付诸行动的。

⑸然而,那一大片向日葵花,却依然无动于衷,纹丝不动,固执地颔首朝东,只将一圈圈绿色的蒂盘对着西斜的太阳。它的姿势同上午相比,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它甚至没有一丁点儿想要跟着阳光旋转的那种意思,一株株粗壮的葵干笔挺地伫立着,用那个沉甸甸的花盘后脑勺,拒绝了阳光的亲吻。

⑹夕阳逼近,金黄色的花瓣背面被阳光照得通体透亮,发出纯金般的光泽。像是无数面迎风招展的小黄旗,将那整片向日葵地的上空都辉映出一片升腾的金光。

⑺它宁可迎着风,也不愿迎着阳光么?

⑻呵,这是一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

⑼那众所周知的向阳花儿,莫非竟是一个弥天大谎么?

⑽究竟是天下的向日葵,根本从来就没有随着太阳旋转的习性,还是这雪山脚下的向日葵,忽然改变了它的遗传基因,成为一个叛逆的例外?

⑾或许是阳光的亮度和吸引力不够么?可在阳光下你明明睁不开眼。

⑿难道是土地贫瘠使得它心有余而力不足么?可它们一棵棵都健壮如树。

⒀也许是那些成熟的向日葵种子太沉重了;它的花盘,也即脑子里装了太多的东西,它们就不愿再盲从了么?可它们似乎还年轻,新鲜活泼的花瓣一朵朵一片片抖擞着,正轻轻松松地翘首顾盼,那么欣欣向荣,快快活活的样子。它们背对着太阳的时候,仍是高傲地扬着脑袋,没有丝毫谄媚的谦卑。

⒁那么,它们一定是一些从异域引进的特殊品种,被雪山的雪水滋养,变成了向日葵种群中的异类?可当你咀嚼那些并无异味的香喷喷的葵花籽,你还能区分它们么?

⒂于是你胡乱猜测:也许以往所见那些一株单立的向日葵,它需要竭力迎合阳光,来驱赶孤独,权作它的伙伴或是信仰;那么若是一群向日葵呢?当它们形成了向日葵群体之时,便互相手拉着手,一齐勇敢地抬起头来了。

⒃它们是一个不再低头的集体。当你再次凝视它们的时候,你发现那偌大一片向日葵林子的边边角角,竟然没有一株,哪怕是一株瘦弱或是低矮的向日葵,悄悄地迎着阳光凑上脸去。它们始终保持这样挺拔的站姿,一直到明天太阳再度升起,一直到它们的帽檐纷纷干枯飘落,一直到最后被镰刀砍倒。

⒄当它们的后脑勺终于沉重坠地,那是花盘里的种子真正熟透的日子。

⒅然而你却不得不也背对着它们,在夕阳里重新上路。

⒆雪山脚下那一大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就这样逆着光亮,在你的影册里留下了一株株直立而模糊的背景。                         

(选自《散文鉴赏词典》,有改动。)

1.、“秘密就是在那一刻被突然揭开的”一句中“秘密”一词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4分)

2.、作者在⑩—⒁段中,对雪山向日葵特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一系列的猜想和否定,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3.、对作者的写作意图的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通过对雪山向日葵的描写,告诫人们不要盲从,无须谦卑。

B.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借雪山向日葵颂扬了具有特立独行、敢于坚持自我精神的人。

C.作者想通过本文揭示:“那众所周知的向阳花儿”,“竟是一个弥天大谎”。

D.作者向读者介绍雪山下种植了大片“不向日”的向日葵的异域风情。

4.、认真揣摩第⒃自然段,并结合全文,说说作者通过对雪山向日葵的描写颂扬了什么精神?(4分)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四)(8分)

我走进了另一间屋子,但是马上就要退出来,差点儿被一种可怕的臭气熏倒。我的向导催促我走进去,悄悄地告诉我:不要得罪他们,他们会恨你入骨。因此吓得我连鼻子都不敢堵。这个房间里的设计家是学院里资格最老的学者,他的面孔和下巴都是淡黄色的;手上、衣服上都涂满了污秽。我被介绍给他的时候,他紧紧地拥抱了我,当时我多么想找一个借口谢绝他这种亲热的礼仪啊。他自从到科学院工作以来,就是研究怎样把人的粪便还原为食物。他把粪便分成几部分,去掉从胆汁里得来的颜色,让臭气蒸发,再把浮着的唾液除去。每星期人们供给他一桶粪便,那种桶大约有一个布利斯脱酒桶那么大。

1.、这里的科学家搞什么实验?这个实验有科学根据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4分)

2..在文段中,作者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4分)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作文(50分)

平时温文尔雅,危急时却挺身而出;往常大大方方,如今却扭扭捏捏;一直默默无闻,后来一鸣惊人……生活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太多了。

以“真没想到,你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八、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初,燕人攻安平,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轊①。及城溃,人争门而出,皆以轊折车败,为燕所擒;独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免,遂奔即墨。是时齐地皆属燕,独莒、即墨未下,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即墨大夫出战而死。即墨人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是多智习兵。”因共立以为将以拒燕。乐毅围二邑,期年不克,乃令解围,各去城九里而为垒。三年而犹未下。或谗之于燕昭王曰:“乐毅智谋过人,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南面而王耳。”昭王于是置酒大会,引言者而让之曰:“今乐君亲为寡人破齐,乐君若能有齐,与燕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燕国之福,寡人之愿也。汝何敢言若此!”乃斩之。立乐毅为齐王。乐毅惶恐不受,拜书,以死自誓。

注:①车轊(wèi):车轴头。

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2分)

①以轊折车(       )        ②期年不 (         )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

乐毅智谋过人,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南面而王耳。

3.、用自己的话概括田单等人用什么办法保全性命的?(3分)

4.、文中的燕昭王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文章作简要概括。(3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