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湖北省黄冈市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古诗文名句填写(6分)

1、山际见来烟,                 。(吴均《山中杂诗》)

2、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3、                ,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4、《春夜洛城闻笛》是诗人在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诗中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曲调,引起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的一句是                                 

5、平时留心生活,积累素材,写起文章来就会灵活自如,朱熹《观书有感》有两句作证:

                               。”

6、《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确 凿(zuò)  人迹罕(hǎn)至    讪(shàn)笑  深恶痛极

B.人声鼎(dǐng) 沸 尴 尬(gān gà) 慷慨(kǎi)淋漓  心无旁鹜

C.倜 傥(tìdòng) 亘(gèn)古 目不窥(kuī)园   眼花瞭乱

D.端木蕻(hóng)良  睿(ruì)智  义愤填膺(yīng)  墨守成规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楔而不舍。

C.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D.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句(     )(2分)

A.截止4月17日,云南玉树地震已造成791人遇难,294人失踪,11486人受伤无家可归。

B.我们阅读名著不仅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而且能获得人生的启迪

C.5月1日早晨,上海的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大家望眼欲穿,期盼着世界博览会到来。

D.黄梅县实验中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发放寄宿贫困生补助,学校宣传栏里贴了一张启示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2分)

A.在“大运会”的筹备会上,各相关部门交换了广泛意见。

B.郎铮艰难地举起右手,向解放军叔叔敬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

C.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

D.沿线的拆迁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是深圳地铁3号线如期开通的条件之一。

 

 

三、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口语交际。红星中学七年级同学在学完本组课文后,开展了一场“季节与心情”的辩论赛。请耐心听完正方的观点和陈述,并以反方的身份发言。

正方的观点:季节的美丽与否决定心情的好坏

正方陈述:我方认为季节决定人的心情,姹紫嫣红的春天,天高云淡的秋日,会让人忘却烦恼,心情变得轻松,工作学习效率提高。相反,炎热的夏天,寒冷的冬天则让人心烦意乱,无法安心。

反方观点:                                                                (1分)

反方陈述:                                                                 (3分)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仿写句子。(3分)

例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仿写:秋天像                               ;秋天像                              

秋天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综合性学习(1+2+2=5分)

6ec8aac122bd4f6e

2007年12月8日,在新西兰的奥克兰,来自85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名环保人士组成“气候急救”的字样,向日前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传达他们要求保护环境的信息。 新华社/法新社

某学校七年级三班就此开展了一项语文“关注气候,关注季节”为主题的综合活动。请你协助完成以下的工作。 

    (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两项切实可行的子活动项目。

                                                                           

(2)上图中的350名环保人士来自世界各国,他们用自己的身体组成了“climate SOS”的字样,请你谈谈对这些人的这样的行动的看法和感悟。

                                                                                 

(3)如果要把这项活动推广到学校或你所在的社区,请你为此设计一条醒目的宣传标语。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最后一课》选段,回答段后问题。(5分)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象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是一个比喻句。请问“监狱大门”“ 钥匙”分别比喻什么?(1分)

2. 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是一个细节描写,他有什么作用?(2分)

3.文段中划线句子描写的对象是          ;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2分)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读《 乡土情结》一文,回答文后题目。(8分)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摩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鸦片战争期间被割弃的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沧桑世变,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何等的盛事!而一些生于斯、食于斯、惨淡经营于斯的香港人,却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移民计。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而消失。

1.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2分)

2.作者在第3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它使我们想起了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哪首诗?(2分)

3.“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是从文中抽出来的一句话,请你将它还到原处?(2分)

4.本文第4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称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2分)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文言文《伤仲永》,完成下列各题。(10分)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贤于材人远矣       

(3)不能前时之闻              (4)众人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 初极狭,才通人   B.未尝识书具   默而识之

  C.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渔人甚异之        D.忽啼求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译文: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译文:                                    

4.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2分)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深层阅读赏析(12分):

晒  月  亮      池  莉

常熟有一座山,叫做虞山。虞山有一座寺,叫做兴福寺。兴福寺有一把年纪了,大约一千五百岁。寺内山坡上有一片竹林。竹林的特点是竹林有一条曲径。曲径的特点是曲径被一位唐人写进了一首诗歌。诗歌的特点是到现在还非常流行。这首诗便是唐人常建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寺壁上拓刻着这首诗,字是宋人米芾写的。米芾湖北人,出名的任性和癫狂,有洁癖,好奇装异服。性情渗透了笔墨,字是又诡异又憨厚,出奇的漂亮。

四月的一天,我就住在这首美丽的诗歌里面。午睡醒来,推开房门就是竹林。走在竹林的曲径上,根根发丝都飘向远方:唐朝和宋朝。忽然发现,美丽的东西是横截面,一旦美丽便永远美丽,绝不随着时间线性消失。常建的诗是美丽的,愈看愈感心旌摇曳,如入清空;米芾的字是美丽的,诡异憨厚怎么也掩不住任性癫狂。美丽是不老的,唐诗不老,宋字不老,因而一千五百岁的兴福寺也永远不会老。

入夜,听慧云法师讲经。古老的寺庙,偏偏有年轻的小当家。二十来岁的慧云法师,相貌还没有彻底脱去男孩子的虎气,谈吐却已经非常圆熟老到,可以举重若轻地引领我们前行。南来北往,到过的寺庙不少,觉得哪座寺庙也没有兴福寺这么浓浓的“禅味”。密密竹林,苍苍古木,处处透着禅意。

夜深深,在寺内缓缓散步,看风中低语的古树,看树叶滑落潭水,看绿苔暗侵古阶,看夜鸟梦呓巢穴,看回廊结构出种种复杂的故事,看老藤椅凝思深夜的含蓄,看时间逝去滴答滴答的声音,看僧人们的睡眠呈现一种寺庙独有的静寂。一仰头,参天古柏的缝隙间晃出兴福寺的月亮,小小一弯冷月,朦朦胧胧。

兴福寺的月亮是世界上唯一的月亮,因为它有兴福寺,有兴福寺生长了千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兴福寺的月亮不是单纯的月亮,是成了精的月亮。我在新疆见过又大又圆清澈如水的月亮,可它的背景是荒漠。点了篝火,一夕狂欢,狼狈的是天明之后的灰烬残酒。我真的是喜欢兴福寺的月亮。从离开兴福寺的那一刻起,我就在等待再一次的缘分,能够再去兴福寺住几日。到了晚上,就出来晒月亮。

1.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题“晒月亮”的理解。(3分)     

2.作者笔下的兴福寺令人神往,请结合全文,概括兴福寺的特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3分)(1)幽寂的自然环境 (2)           ;(3)               ;(4)               。  

3.文章的标题是“晒月亮”,可一、二自然段既没有写月夜,也没有写月亮,跟文题似乎没有多大关系,能谈谈你的看法吗?(3分)

4.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围绕最后一自然段为汤老师命最后一个阅读题 ,并且请你写出你的解答。(3分)

命题:                                                                        

解答: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作文(50分):近两年来,黄梅县教育局积极倡导阳光体育运动,要求全县各学校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并且规定了不同年级体育活动的时间及方式。黄梅县实验中学严格按照黄梅县教育局要求,开展了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其中大课间活动的开展给所有阳光少年带了许多快乐,也逐渐成为一大亮点。

请以“快乐大课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书写要工整;②内容要充实;③语言要生动;④感情要真挚;⑤字数600字以上;⑥凡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一律用英文大写字母ABC等代替。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