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05-2006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去年冬季我地区气温最低达-7℃,正确的读法是( )
A.摄氏负7度
B.负摄氏7度
C.负7摄氏度
D.零下7度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要提高鼓声的响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用更大的力击鼓
B.击鼓击得快些
C.改用鼓面小一点的鼓来轻轻敲击
D.离击鼓处远一些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以下事例中,不是汽化现象的是( )
A.新鲜的蔬菜的叶子会慢慢蔫了
B.冰棒从冰箱中取出时冒“白气”
C.酒精擦在皮肤上会感到凉
D.一杯水打翻在地,过会就干了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传播方向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物理实验课中,老师拿着一把扇子对着一支干燥的温度计扇风,让同学们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烧杯内放入一装水的试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 )
manfen5.com 满分网
A.一定不能沸腾
B.一定能沸腾
C.可能会沸腾
D.改用大火烧,试管中的水就能沸腾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以下自然现象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春天到了,冰雪消融
B.初夏,林中白雾弥漫
C.清晨,草叶上露珠品莹
D.深秋,果实上挂满了白霜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
B.把5℃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
C.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能说明水正在沸腾的图象是( )
A.manfen5.com 满分网
B.manfen5.com 满分网
C.manfen5.com 满分网
D.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的产生伴随着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只有汽化
D.只有液化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灯泡用久了玻璃壳会发黑,这是由于( )
A.灯丝上的少量钨遇热熔解,变冷后凝固
B.灯丝蒸发和凝固形成的
C.灯丝的汽化和凝华形成的
D.灯丝的升华和凝华形成的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D四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实验材料是相同的胡萝卜),如下图所示,这四组实验中,研究方法不正确的是( )
A.manfen5.com 满分网
B.manfen5.com 满分网
C.manfen5.com 满分网
D.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的汽化的现象
C.衣柜中的樟脑丸越来越小是樟脑汽化的结果
D.只有达到100℃,水才能沸腾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使用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②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③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
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小红和小芳两位同学分别在家里学煮鸡蛋,都未盖锅盖,小红在水沸腾后继续用大火煮,小芳在水沸腾后,将火焰调小用微火煮,都把鸡蛋煮熟了,比较两位同学的做法( )
A.小红用时短些
B.两人用时相同
C.小红的做法节省燃料
D.小芳的做法节省燃料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两只相同的杯子置放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汽油,一段时间后,两杯中的液面如右图所示.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跟液体的( )
manfen5.com 满分网
A.表面积大小有关
B.温度高低有关
C.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D.种类有关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伟大领袖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色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人们听到声音的响度是( )
A.仅由声源的振幅决定的
B.仅由声源的频率决定的
C.仅由声源到人耳的距离决定的
D.由声源的振幅、声源到人耳的距离等因素决定的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某同学在探究声音传播速度的实验之前,提出以下假设,你认为他的假设合理的是( )
A.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一样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受到的阻碍小,因此传播快
C.响度大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快
D.声音传播的快慢与介质有关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如图中所示的洗衣机由于没有放稳产生了很大的振动噪声.如果请你来帮忙解决问题,最好的处理办法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调节洗衣机的脚旋钮,使其平稳着地
B.室内的人带上耳塞
C.把放置洗衣机的卫生间门窗关上
D.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
二、解答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水的三种状态是液态、固态、气态.雨、露、雾、霜、雹、水蒸气都是水的“化身”,属于固态的有     ,液态的有     ,气态的有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乙温度计的示数是    .温度计是根据    性质而制成的.分度值为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要使湿衣服干得快些,可以将衣服展开是利用    来加快液体蒸发;把衣服晾在阳光下是利用    来加快液体蒸发;把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是利用    来加快液体蒸发.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manfen5.com 满分网如图,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    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针对我国北方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的日益严重,专家们建议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裸地面积,这样可以使土壤的水分    显著减少.去年,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发生了罕见的干旱现象.为缓解旱情,我省曾多次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水蒸气气便凝华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    为雨点降落到地面上.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干湿泡温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    ,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    时吸热.在一定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湿度越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诗经•秦风》中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句写尽了人间缠绵悱恻的思念.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露”是    现象,形成“霜”的过程中要    (放出/吸收)热量.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从声音的特征看,我们平时说某个声音“震耳欲聋”,这说明说话声音    ;说某个声音很“刺耳”,这说明声音    ;我们说某个声音“悦耳动听”,这说明声音的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科学是美的.一位同学将生活中水的物态变化写成一首优美的小诗:“晶莹的冰/缥缈的雾/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点着我们生活的时空/物态可以变化/犹如生活多姿多彩”.小诗中含有许多科学知识,请填写表中空白.
文中句子形成原因吸放热情况
凝重的霜水蒸气凝华放热
晶莹的冰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用“[]”括起来的文字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从图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______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该晶体加热______min的时间后开始熔化.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小明和小芳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差别,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控制变量,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保持烧瓶相同、环境温度相同____________相同.
(2)小明和小芳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下列表格中.请你回答:
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______℃.经过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_____℃;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_____℃.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时间t/分10203040150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T1/℃80645550412120
棉絮组水温T2/℃80564332282020
(3)除了采用在相同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表数据,你还可以采用:______方法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放暑假了,小明希望农村的奶奶到他家来住几天,奶奶说:“你们城市那太热了,不如 我这凉快!还是你过来玩几天吧!”小明听了奶奶的话,这激发了他探究城乡温差的问题.在暑假的某一天,他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在中午同一时刻测出各测试点的气温,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
manfen5.com 满分网
(1)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最高的区域是 ______,这个现象就是 ______效应.
(2)请提出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有效办法一个:______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观察电冰箱你会发现很多现象.例如:打开冰箱上冷冻室的门,立即见到门口“冒出”一股“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雾状水珠.冷冻室内的鱼、肉等都变得硬梆梆的,冰格子里装着一些冰块,隔几星期后冰块变少了.除此之外,冷冻室的内壁上还附着一层白色的霜.再打开电冰箱下边冷藏室的门,见到里面的蔬菜、水果有的变得干瘪了,冷藏室的底部有少量的水,这些水正流到冰箱底部的容器内.请你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分析电冰箱内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并在表中记录下结果.
编号观察到的现象物态变化
1打开电冰箱上面冷冻室的门,立即见到门口“冒出”“白气” 
2冷冻室内的鱼、肉等都变得硬梆梆的,冰格子里装着一些冰 
3隔几星期后冰块变少了 
4冷冻室的内壁上还附着一层白色的霜 
5里面的蔬菜、水果有的变得干瘪了 
6冷藏室的底部有少量的水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小青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有下列温度计可供选择
A、体温计                             B、水银温度计(量程为-10℃~110℃)
C、家用寒暑表(量程为-20℃~60℃)    D、酒精温度计(量程为-80℃~50℃)
(1)根据这个实验的要求,应选用哪支温度计?答:______
(2)测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12345678910
温度/℃90929496989898989898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沸点是 ______;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水的温度将会 ______.(升高/不变/下降 )
(3)请你根据上表正确的数据在右面的方格纸中做出沸腾图象.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所有的气体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种气体都有一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压缩,气体都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临界温度是物质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最高温度,各种物质的临界温度不同,有的高于常温,如水是374℃,酒精是243℃,因此在常温下它们通常以液态出现;有的低于常温,如氧是-119℃,氢是-240℃,所以我们时常认为它们是气态的.由以上知识可知:
(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但对于某些气体,只使用 ______的方法是不行的,首先要 ______
(2)氧气和氢气的混合物,采用降温液化的方法分离,首先液化的是 ______
(3)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氦气的沸点是-269℃,采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升高时,液态空气汽化,首先分离出来的是 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