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探索型试题的特征与典型试题例析(解析版)
一、填空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为了探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不同的圆柱体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 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ρ=8.9×103千克/米) 表二(ρ=7.9×103千克/米) 表三(ρ=8.9×103千克/米)
序号材料高度
(厘米)
底面积
(厘米3
序号材料高度(厘米)底面积
(厘米3
 序号材料高度
(厘米)
底面积
(厘米3
120104201071010
220205202081020
32030620309103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材料的密度和高度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底面积    (选填“有关”或“无关”).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的高度相同时,材料的密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请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7(或2与8,或3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小明和小芳为了研究泡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她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稳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    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和小芳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与温度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
时间t/min10203040150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T1/℃80645550412120
棉絮组水温T2/℃80564332282020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    ℃.经过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烧瓶降低了    ℃;而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除了采用相同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表数据你还可以采用    方法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如图示,在量热器中注入适量的煤油,将电阻值为R和2R的两根电阻丝按图a所示,接在带有三个接线柱的量热器盖板上,并浸入煤油中,按图b连接好电路,闭合电键,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选择合适的电流,对煤油加热,利用温度计测量煤油温度变化的大小,用秒表测量通电时间,表一、表二、表三是一位同学进行实验的数据记录,已知:煤油温度的变化与电阻丝上放出的热量成正比.
表一
次序电阻电流/A通电时间/s温度变化/℃
1R0.202001.2
2R0.203001.8
3R0.204002.4
表二
次序电阻电流/A通电时间/s温度变化/℃
4R0.204002.4
5R0.304005.4
6R0.404009.6
表三
次序电阻电流/A通电时间/s温度变化/℃
7R0.204002.4
82R0.204004.8
93R0.205009.0
103R0.204007.2
(1)根据表中数据,可找出电阻丝放出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规律,例如由表一可知:在电阻和电流一定时,电阻放出的热量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请观察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将结论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由表二可知:   
由表三可知:   
(2)从实验的一般方法看,实验中该同学在第9次测量数据时的不妥之处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