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声现象(综合型)(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人们用声呐来探测潜艇、鱼群的位置,主要是利用声呐发出的( )
A.电磁波
B.微波
C.超声波
D.次声波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B.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C.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D.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能穿透玻璃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鼓浪屿因其西南面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所得名.“擂鼓”一词生动描述了声音的两种特性,分别是( )
A.响度与音色
B.响度与音调
C.乐音与噪声
D.超声与次声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旗手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因为军徽是光源
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的折射来判断的
C.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D.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耳内的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用易于观察的科学现象来显示不易观察的科学事实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不属于这种方法的是( )
A.将枝条插入红墨水中来显示水在茎中的运输
B.用轻质小球接触音叉来显示音叉的振动
C.在经过褪色处理的叶片上滴加碘液来显示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D.用磁感线箭头表示的方向来显示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
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音调逐渐变高
B.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C.人们使用手机接听电话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
D.医院B超仪发出的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小何自制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关于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哨声是由于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B.在月球上也能听到该哨声
C.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声的响度
D.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声的音调会更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将甲手机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能听到甲手机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这个实验说明( )
manfen5.com 满分网
A.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光不能
D.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清晨,小鸟清脆的叫声让我们心情舒畅.关于小鸟的叫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的叫声是由它的发声器官振动产生的
B.小鸟的叫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口技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小鸟叫声的响度
D.推开窗户后听到小鸟的叫声变大,是因为音调变高了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自然界中有许多奥妙的声,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
B.用超声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利用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
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体不能发声
B.声音是一种波
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快
B.声音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低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音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决定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
A.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C.传播声音的介质
D.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关于如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
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
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特种兵脚穿消音靴接受检阅.消音靴可以在执行特种任务时,发出很小的声音,防止暴露目标,这属于在    处减弱噪声.消音靴的质量大约是1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的单位).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六月的潜山森林公园,到处都是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1)我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我们还能分辨出黄鹂的歌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小鸟发出声音的     (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2)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这是花粉分子的     现象.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世博会历来是各国展示最新发明、最新科技成果的盛会.在本次上海世博会上,我国相关单位实施了太阳能、新能源汽车、LED照明工程等项目的应用,如图是投入园区内使用的一种以燃料电池为电源的电动车,请列举出使用该燃料电动车的一条优点: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首先登场的是宋祖英和成龙,一曲《邀世界共享》向全世界人民发出邀请,歌声是由于演员声带的    而产生的,现场观众能听到歌声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观众能区分宋祖英和成龙的声音,是由于他们声音的    不同,这状观的场面由同步通讯卫星通过    波传播到世界各地.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manfen5.com 满分网小明同学通过电视看到了上海世博会开幕的盛况,小明听到从电视机里传来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同时他看到了主席台的中央有一把金色钥匙在磁悬浮作用下凌空悬在启动装置中,钥匙是受到了    (填“磁力”、“重力”、“浮力”)悬在空中的.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很多动物是“应用物理高手”,它们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知识的身体部位.蝙蝠的眼睛功能虽已退化,但可利用其头部发出的    发现和捕捉昆虫.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     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     .请说出一种你知道或者你设想的太空测距仪器或方法: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世博会开幕式上,演员们在放声歌唱,有多种乐器同时为他们伴奏,观众依据听到伴奏声的    能判断出是哪种乐器在演奏.他们的声音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    效应.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如图,将一块正在发声的小音乐芯片放在注射器中,再将活塞推到底端,用橡胶帽封闭注射口,然后用力往外拉活塞,这时听到注射器中音乐芯片的声音会变    ;其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如图是小岩自制的小乐器,他将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缠到一个小盒上,又在小盒的两端各放一支笔,用来拉紧橡皮筋,弹拨橡皮筋,橡皮筋就会     发出声音,如果用相同的力拨动这些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由于橡皮筋的振动     不同,所发出声音的     也不同.
manfen5.com 满分网
三、解答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______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