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单元测试卷 第3章人体的呼吸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

A. 鼻腔和肺    B. 气管和肺

C. 呼吸道和肺    D. 呼吸道和气管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春节期间,由于烟花爆竹的燃放,全国多地PM2.5严重超标。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大气中的这些颗粒主要通过人体的哪个器官进入血液?

A.皮肤       B.口腔       C.肺    D.小肠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如图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 ③和④分别模拟胸廓和膈

B. ①模拟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

C. 图甲模拟吸气过程

D. 图乙模拟呼气过程,膈肌收缩,位置上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各部分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⑴空气  ⑵细胞 ⑶动脉血 ⑷静脉血  ⑸肺泡

A. ⑴⑵⑶⑷⑸    B. ⑴⑸⑶⑷⑵    C. ⑵⑷⑶⑸⑴    D. ⑵⑷⑶⑴⑸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对一溺水儿童进行人工呼吸,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清除口鼻内的污物

B不要病人的胸廓

C捏住溺水者的鼻子

D每分钟吹气次数20次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夏季,蚊虫较多,部分家庭通常会选用蚊香驱蚊,殊不知点一盘蚊香释放出的超细微粒和烧75~137支香烟的量相同,其释放的超细微粒可以进入并留在肺里,短期内可能引发哮喘,长期则可能引发癌症。请分析,当超细微粒进入肺内时膈肌所处的状态、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变化分别是(  )

A. 收缩、缩小、下降    B. 舒张、扩大、下降

C. 舒张、扩大、升高    D. 收缩、扩大、下降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某人平静时的胸围长度是85厘米,尽力吸气时的胸围长度是95厘米,尽力呼气时的胸围长度是83厘米,这个人的胸围差是   (  )

A. 2厘米    B. 8厘米    C. 10厘米    D. 12 厘米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生物是适应环境的,北欧人的鼻子较其他地方的人大,这种大鼻腔的作用是(  )

A. 使人漂亮    B. 使鼻孔较大    C. 减少冷气对肺的危害    D. 使鼻毛较长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对呼吸道叙述错误的是 (   )

A.呼吸道对空气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B.吸道有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

C.鼻腔中鼻毛有温暖空气的作用

D.气管和支气管部位产生痰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当肋间外肌和膈肌同时舒张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气体进入肺    B. 气体自肺内排出    C. 胸廓由大变小    D. 肺廓内气压瞬时增大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当膈肌收缩时(  )

A. 膈肌顶部上升    B. 胸廓容积缩小    C. 肺内气压增大    D. 气体进入肺内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适宜的体力劳动会使

A.肺泡的数目增多              B.呼吸肌的数目增多

C.呼吸的频率增多              D.参与呼吸的肺泡数目增多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呼吸道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鼻与气管的内表面有黏膜,可以粘住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使肺免遭病菌的伤害

B. 鼻腔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冷空气变得温暖,减少对呼吸道和肺的刺激

C. 由于呼吸道与口腔相通,所以可以用口腔代替鼻腔呼吸

D. 经过鼻腔吸入肺内的空气经过鼻毛的过滤变得清洁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在(  )

A. 肺和心脏    B. 肺部的毛细血管和气管

C. 肺泡和毛细血管    D. 肺泡和细胞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鼻在呼吸时对清洁空气有重要作用,其中鼻腔内鼻毛的作用是(  )

A. 灭菌    B. 温暖空气    C. 过滤空气    D. 湿润空气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如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该曲线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曲线ABC表示呼气过程

B. 曲线CDE表示吸气过程

C. 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下降

D. 曲线DE段表示肺内气压上升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是(       )

A. 肺泡数量多

B. 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 肺泡壁薄

D. 以上都是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人在剧烈运动后,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成分是(  )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氮气    D. 水蒸气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表表示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各成分的含量,对表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A. 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B. 从呼吸系统排出的代谢废物有二氧化碳、水和氮气等

C.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快速上升

D.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是因为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消耗了氧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根据下图,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曲线AB段表示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B. 在曲线BC段所示的变化过程中,胸廓的前后径变小

C. 坐标系中的B点表示本次呼吸结束

D. 坐标系中的C点表示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空气中的PM2.5因为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目前很多省、市均在积极采取措施降低PM2.5指数。下列属于降低空气污染的措施是

A. 大力新建化工厂,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B. 鼓励购买私家车,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C. 投资修建水电站,减少火力发电站

D. 直接焚烧生活垃圾,避免垃圾围城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气体经过的路线是(    )

A. 外界气体食管肺    B. 气管口腔外界

C. 外界气体气管肺    D. 气管鼻腔外界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鼻呼吸比口呼吸卫生,因为空气经过鼻腔会变的温暖、湿润、清洁。请将下列鼻腔内的结构与其相应功能进行匹配,并将对应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中。

(1)鼻黏膜 (    )            A.温暖

(2)鼻黏膜内的毛细血管(     )       B.湿润

(3)鼻毛(     )                C.清洁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图是呼吸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 ] ___ 

(2)痰是由[ ] __和[ ] __内表面的粘膜所分泌的粘液,以及被粘液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成。

(3)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是[ ] __,它的壁由 __上皮细胞构成,外面有 __围绕着 ,适于 __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4)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 __层细胞膜。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如图是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及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甲图表示吸气状态,此时膈肌       ,膈的位置下降,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体压力        ,气体被吸入.

2)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交替,实现了       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3)丙图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      细胞;气体交换后,血液变为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我们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外界空气经过进入肺,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a.肺泡壁________ ,由________ 层上皮细胞构成;b.肺泡外缠绕丰富的________ 。分析下表数据,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 的含量减少,________ 的含量增加。

气体

吸入的空气

呼出的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气体成分

环境中的气体(%)

呼出的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1)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

(2)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环境中的气体相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没有发生变化。

(3)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环境中的气体相比较,_________________含量减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增多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