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都能进行呼吸                  D.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 缺少生产者    B. 没有消费者

C. 分解者很少    D.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用低倍物镜观察印有“F”字样的薄纸片,视野中的字样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组成应是(      )

A. 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B.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 非生物和食物网    D. 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一片农田    B. 一块草地    C. 生物圈    D. 一条河中所有的鱼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描述的情境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微山湖    B. 微山湖的所有植物

C. 微山湖的所有动物    D. 微山湖的所有生物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有一种鸟类的生活习性是白天休息、夜晚觅食,到秋天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影响这两种习性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

A. 温度、阳光    B. 阳光、温度    C. 温度、水分    D. 水分、温度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要控制的变量是(    )

A. 鼠妇的数量    B. 土壤的干湿度

C. 温度的高低    D. 光线的明暗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哪种方法能够加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

A. 减少捕食者的数量    B. 使消费者和生产者数量相等

C. 增加各种生物的种类    D. 减少分解者的数量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日本水俣湾鱼体内甲基汞(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的含量高达50PPm,比周围海水中的含量高3000倍,甲基汞进入鱼体的主要途径是(     )

A.通过饮水  B.通过食物链积累

C.通过皮肤吸收    D.通过鳃气体交换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烤乳猪    B. 蘑菇    C. 珊瑚    D. 木马病毒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块农田中的所有生物;    B. 一个养有金鱼和水草的小鱼缸;

C. 一条河流;    D. 一个植物园。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列属于生物间合作关系的是(   )

A. 七星瓢虫捕食蚜生    B. 一群麻雀一块去觅食

C. 两只狗为争骨头而争斗    D. 小鸟为占巢穴而在周围鸣叫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森林生态系统    B. 生物圈    C. 海洋生态系统    D. 农田生态系统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为了使显微镜视野右下方的细胞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该把装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

A. 右下方    B. 右上方    C. 左上方    D. 左下方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水藻小鱼大鱼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A. 水藻    B. 虾    C. 小鱼    D. 大鱼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

C. 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少

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应该选择(    )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

A. 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 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 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 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在草原上,夏季雨量充沛时草很茂盛,野兔数量会增加,草多被吃掉,但过一段时间,野兔的数量又会下降,草又多了起来。这是因为(     )

A. 草太少,野兔跑掉了

B. 草大量减少,野兔被饿死

C. 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 草比原来长得快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嫩江中所有的鱼    B. 一片草原

C. 龙沙公园里的所有植物    D. 森林里所有的蘑菇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荒漠地区动植物种类稀少,是因为那儿缺少(   )

A. 水    B. 温度    C. 阳光    D. 空气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有(  )

A. 捕食关系    B. 合作关系    C. 竞争关系    D. 分工关系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在海面150米以下的水层中,几乎找不到藻类植物,其主要的环境因素是(    )

A.     B. 温度    C.     D. 空气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 森林生态系统    B. 湿地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用显微镜观察根尖装片时,为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下列哪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    )

A. 目镜10×,物镜40×    B. 目镜5×,物镜10×

C. 目镜5×,物镜40×    D. 目镜10×,物镜10×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下列能正确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因捕食关系形成食物链的是(  )

A. 昆虫→青蛙→蛇    B. 草→昆虫→青蛙→蛇

C. 草→兔→狼→细菌    D. 阳光→草→兔→狼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是(  )

A. 骆驼刺根非常长    B. 候鸟迁徙

C. 大树底下好乘凉    D. 骆驼生活在缺水的荒漠中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B. 调节反光镜对光,光线较强时用凹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平面镜

C. 观察微小结构时,应先使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

D. 物像的放大倍数 = 物镜的放大倍数 + 目镜的放大倍数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生物种类

 

A

 

B

 

C

 

D

 

E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

 

0.045

 

0.024

 

0.003

 

0.145

 

0.009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你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A. A→B→C→D→E

B. E→D→C→B→A

C. D→A→B→C→E

D. C→E→B→A→D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如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数量(n)随时间(t)推移而发生的变化,那么甲、乙、丙表示的物种间关系依次是

A. 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B. 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C. 竞争、互利共生、捕食

D. 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如图是由浮游植物、人、浮游动物和鲈鱼所构成的能量金字塔,正确的是(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狼吃羊,羊吃草这一事实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

A. 光    B. 草    C. 羊    D.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 丙、丁的数量下降,甲的数量增加

B. 甲、丁的数量下降,丙的数量增加

C. 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 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图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只表示出了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此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__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图丙中, B图表示________关系,C图表示________关系。图甲中的________两种生物间的关系既可以体现B图又可以体现C图。

(3)图乙中,在一段时间内a生物的数量减少,那么c生物的数量________,d生物的数量________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根据表格,完成下列题目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1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半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二天上午死亡2条,第二天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1)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_,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池水、沙子中的_____________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1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少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_______。由生态瓶5号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_________,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1-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该是动物数量一般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1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_________,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______________能力比较差。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__________,兔、狐等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________

(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

(4)如果受到DDT污染,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该生态系统除了上述生物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写出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图中动物身上的黑点表示难以被生物分解和排出的某些有毒构质(DDT)。表中A-D表示图中的几种不同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DDT)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所示的一条食物链(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写出A---D代表的生物名称: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是___________者,水蚤是_________者。

(4)该池塘被有毒物质(DDT)污染,从图中看出___________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说明有毒物质(DDT) 会沿着__________不断积累,因而营养级越高,DDT的积累量也越________

(5)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一段时间内小鱼的数量减少,那么大鱼的数量_________,水蚤的数量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某同学对鼠妇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某小组同学推断鼠妇应该比较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真是这样的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将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一个对照实验中,变量应该有______个。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中央放1只鼠妇______(填: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干燥

0只

1只

2只

0只

1只

潮湿

10只

9只

8只

10只

9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应将鼠妇这样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