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云南省个旧市北郊教育联合会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人类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表明,现代人类起源于(    )

A. 南方古猿    B. 类人猿    C. 黑猩猩    D. 森林古猿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2007•济宁)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

A. 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B.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C. 为了扩大领地    D. 为了躲避敌害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由猿进化到人的关键第一步是

A直立行走     B使用工具      C制造工具      D产生语言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动物界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 )

A. 鸭嘴兽    B. 金丝猴    C. 猕猴    D. 黑猩猩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男性、女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   )

A. 精囊腺、子宫    B. 附睾、卵巢    C. 睾丸、卵巢    D. 阴囊、子宫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人体发育的起点是 

A卵细胞    B受精卵    C婴儿    D胎儿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你认为,发生这种巨大变化的时间主要集中在( )

A. 婴儿期    B. 青年期    C. 青春期    D. 中年期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男子长胡须和声调变低对此起直接作用的是( )

A. 雄性激素    B. 雌性激素

C. 促性腺激素    D. 生长激素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月经的形成与下列哪些结构的周期性变化有密切关系?   

A卵巢和输卵管       B卵巢和子宫内膜

C卵细胞成熟         D子宫内膜和输卵管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后,学习、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问题.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经常与家长、老师交流思想,接受指导

B. 男女同学互相帮助,集中精力学习

C. “我长大了,不用你们操心,少管我

D.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又是组织细胞构成物质的一组是    (    )

①糖类   

②脂肪   

③蛋白质   

④水   

⑤无机盐   

⑥维生素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①⑤⑥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中午吃饭时,当我们细嚼米饭,口中就会感觉到有甜味,这种甜味物质是  

A蔗糖     B葡萄糖     C麦芽糖    D白砂糖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小明患了重感冒,不思饮食,发烧快一个星期了,体重明显下降.请问,他体内有机物消耗最大的是( )

A. 糖类    B. 蛋白质    C. 脂肪    D.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某同学在刷牙时经常发现牙龈出血,你建议该同学在饮食上应多吃(   )

A. 牛奶和鸡蛋    B. 肥肉和鲫鱼    C. 动物的肝脏    D.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维生素缺乏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    B. 缺乏维生素B1易患血友病

C. 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D. 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有些幼儿常服钙片,仍表现缺钙的症状,原因可能是(   )

A. 缺乏铁元素

B. 缺乏蛋白质

C. 缺乏维生素D

D. 缺乏维生素C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一位同学在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籽咽了下去,下列哪项是他的旅行路线是(    )

A. 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B. 口腔→咽→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C. 口腔→咽→大肠→胃→食道→小肠→肛门

D.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中与吸收营养物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有(    )

①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②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如胰液、肠液等

③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

④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某人正患肝炎,你认为此人目前不应该享受下列哪种美食        (    )

A. 香椿炒鸡蛋                  C.海米油菜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学生一日三餐为身体提供的热量早、中、晚餐的比例最好是      (    )

A. 1:6:3    B. 2:6:2

C. 3:4:3    D. 4:3:3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观察“平衡膳食宝塔”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们要均衡地吃这五类食物

②1中含有丰富的糖类,多吃可以补充能量

③5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它在人体中被消化成氨基酸

④青少年要多吃4,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备用供能物质。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现在人们喜爱吃的绿色食品主要是指( )

A. 颜色为绿色的食品    B. 无公害、无污染的食品

C. 转基因食品    D. 反季节蔬菜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下列哪项符合食品安全                                    (    )

A. 吃街头的烤羊肉串    B. 把发了芽的马铃薯去芽后煮熟吃

C. 把青菜用水浸泡后再冲洗    D. 发了芽的花生晒干吃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母亲节到了,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小泽为妈妈准备了一份午餐:米饭、红烧鱼、红焖肉。你认为还应该加上哪种食物,使之营养更均衡(    )

A. 素炒芹菜    B. 牛奶

C. 小米粥    D. 排骨汤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    (  )

①口腔   

②鼻   

③咽   

④喉

⑤气管   

⑥支气管   

⑦肺

A. ②③    B. ③④    C. ⑤⑥    D. ①⑦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    )

A. 口腔    B. 咽    C. 喉    D. 食道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人体呼吸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我们吐出的痰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形成的。

B. 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能保证气流通畅。

C. 北欧人的鼻子明显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大,这有利于预热冬天寒冷的空气。

D. 在患重感冒时,往往用嘴呼吸,这对吸入的空气起到了充分的预热和清洁作用。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一边吃东西一边说笑时,食物容易误入气管的原因是(   )

A气流冲击,喉腔扩大

B气流冲击,声门裂开幅度增大

C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喉的入口

D环状软骨扩大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2015 年6 月1 日晚,在长江湖北监利段,客轮“东方之星”因遭遇龙卷风翻船,轮船上多数乘客溺水身亡.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哪个环节

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 氧气在血液中的运

D.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肺泡数量很多         

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④肺泡分布广泛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人体肺泡内的氧气进出血液,要通过几层细胞(   )

A. 一层    B. 二层    C. 三层    D. 四层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冬天,教室若长时间不开窗,很多同学会感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因为教室里(    )

A. 二氧化碳浓度太高,缺氧    B. 温度太高

C. 氧的浓度太高    D. 病毒和细菌太多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人体血液的组成是                                         (    )

A. 血清和血细胞    B. 红细胞和血小板

C. 红细胞和白细胞    D. 血浆和血细胞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下列血细胞与其功能相对应中,正确的一组是(    )

A. 白细胞——止血和加速凝血

B. 血小板——吞噬病菌

C. 红细胞——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D. 红细胞——吞噬病菌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长期在平原地区生活的健康人,到西藏高原的最初几天里,血液中数量会明显增多的细胞是(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淋巴细胞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人体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会引起贫血,贫血时应该多吃的是(    )

A. 含糖量高的食物    B. 含铁的无机盐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C. 钙和鱼肝油    D. 水果和蔬菜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能力的大小取决于(  )。

A.氧的浓度

B.血红蛋白的含量

C.二氧化碳的浓度

D.红细胞的数目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毛细血管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特点是      (    )

A. 血流速度慢    B. 管径只有8~10微米

C. 数量大,分布广    D. 以上三者都是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用手触摸身体的某些部位可感受到血管的跳动,这种血管是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三种血管都有可能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下列各图中,箭头表示血管中血液流动的方向,能确定为动脉的是 (    )

A.     B.     C.     D. 以上三者都是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如图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    ] __________。除了产生卵细胞外,还能够分泌___________,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 

(2)精子和卵细胞在[    ] _________ 结合形成受精卵。

(3)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 _________。胎儿通过_________和脐带从母体内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怀孕到第38周时,胎儿发育成熟,由母体产出的过程叫____________

(4)随着“哇”的一声啼哭,呼吸系统开始工作了,其中的 _________是婴儿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5)婴儿长大,进入青春期,男孩会出现_______,女孩会出现________,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6)青春期最显著特征是 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消化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和消化腺组成。

(2)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 ___________,它能分泌的消化液___________不含消化酶,但它能促进___________的消化。

(3)消化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___,原因是它很长,内表面有环形_________和绒毛状突起,这样大大增加了吸收营养的面积。

(4)除肠液以外,由[     ]__________分泌的消化液中也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详细信息
43. 难度:困难

解读消化曲线图: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蛋白质、淀粉、脂肪被消化的程度,字母表示消化道各器官,请回答:

(1)据图推断各字母表示的器官: 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曲线 X 代表____________的消化过程;曲线 Y 代表____________的消化过程。

(3)由图可知:淀粉被消化的起始部位是_____________,最终被消化为_____________。蛋白质被消化的起始部位是___________,最终被消化为______________。脂肪被消化的起始部位是_____________,最终被消化为______________

 

三、探究题
详细信息
44. 难度:中等

下图模拟的是呼吸时膈肌的运动情况,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气球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用手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会变大, 这模拟_____________气的过程。在人体内,此过程进行时,橡皮膜代表的结构会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 ),其顶部下降,胸廓 __________(填“收缩”或“扩大” ),肺内的气体压力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于是气体进入肺。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45. 难度:中等

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活动中所做的实验设计。请回答:

(1)实验时,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浆糊,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ml__________,向2号试管中加入2ml的唾液;这样,1号管和2号管就构成了一组_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

(2)接着将两支试管放入温水中,温水的温度应为 ______℃,目的是模拟_________的温度。

(3)10分钟后再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碘液,结果发现_______号管不变蓝,而另一支试管变蓝,这一现象得出了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